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世稱“杜工部”、“杜少陵”等,漢族,河南府鞏縣(今河南省鞏義市)人,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杜甫被世人尊為“詩聖”,其詩被稱為“詩史”。

  2. ⑴詩題一作《九日登高》。古代農歷九月九日有登高習俗。選自《杜詩詳注》。作于唐代宗大歷二年(767)秋天的重陽節。⑵嘯哀:指猿的叫聲凄厲。⑶渚(zhǔ):水中的小洲;水中的小塊陸地。鳥飛回:鳥在急風中飛舞盤旋。回:回旋。

  3. 登高唐代诗人杜甫的诗作。 此诗作于大历二年(767)作者在夔州之时。 前四句写景,述登高见闻,紧扣秋天的季节特色,描绘了江边空旷寂寥的景致。

  4. 登高. 朝代: 唐代 作者: 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参考翻译. 《登高》译文及注释. 译文风急天高猿猴啼叫显得十分悲哀,水清沙白的河洲上有鸟儿在盘旋。 无边无际的树木萧萧地飘下落叶,望不到头的长江水滚滚奔腾而来。 悲对秋景感慨万里漂泊常年为客,一生当中疾病缠身今日独上高台。 历尽了艰难苦恨白发长满了双鬓,衰颓满心偏又暂停了浇愁的酒杯。 注释⑴诗题一作《九日登高》。 古代农历九月九日有登高习俗。 选自《杜诗详注》。 作于唐代宗大历二年(767)秋天的重阳节。 ⑵啸哀:指猿的叫声凄厉。 ⑶渚 (zhǔ):水中的小洲;水中的小块陆地。 鸟飞回:鸟在急风中飞舞盘旋。 回:回旋。

  5. 大曆二年(西元767年),56歲的杜甫流亡到了夔州(今中國重慶奉節)。 詩成之時正是重陽節,杜甫登上 白帝城 附近的高台,此時他患有疾病,至交也相繼去世,而唐朝也正處於風雨之中,於是杜甫有感而發,寫下了此詩。

  6. 登高》是唐代偉大詩人杜甫於大曆二年(767)秋天在夔州所作的一首七律。 前四句寫景,述 登高 見聞,緊扣秋天的季節特色,描繪了江邊空曠寂寥的景致。

  7.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

  8. 登高 是一首 七言律詩 , 唐代 詩人 杜甫 於 大曆 二年(西元767年)在 夔州 (今中國重慶 奉節 )所寫,被譽爲「古今 七言律詩 之冠」。 [1] 背景. 白帝城. 大曆 二年(西元767年),56岁的 杜甫 流亡到了 夔州 (今中國重慶 奉節 )。 诗成之时正是重阳节,杜甫登上 白帝城 附近的高台,此时他患有疾病,至交也相继去世,而唐朝也正处于风雨之中,于是杜甫有感而发,写下了此诗。 作品原文. 登高. 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迴。 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 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 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 評析. 宋 劉克莊 《 後村詩話 》:「『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 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 』二聯不用故事,自然高妙。

  9.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世稱“杜工部”、“杜少陵”等,漢族,河南府鞏縣(今河南省鞏義市)人,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杜甫被世人尊為“詩聖”,其詩被稱為“詩史”。

  10. 登高作者杜甫 . 本作品收錄於:《 唐詩三百首 》 姊妹計劃: 百科 · 數據項. 登高. 杜甫. 風急天高猿嘯哀. 渚清沙白鳥飛回. 無邊落木蕭蕭下. 不盡長江滾滾來. 萬里悲秋常作客. 百年多病獨登臺. 艱難苦恨繁霜鬢. 潦倒新停濁酒杯. 風急天高猿嘯哀 渚清沙白鳥飛回 無邊落木蕭蕭下 不盡長江滾滾來 萬里悲秋常作客 百年多病獨登臺 艱難苦恨繁霜鬢 潦倒新停濁酒杯. 網友朗讀. 本唐朝作品在全世界都屬於 公有領域 ,因為作者逝世已經遠遠超過100年。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取自「 」 分類 : . 唐朝. 杜甫. 唐詩. 七言律詩.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