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3年6月14日 · 兒童健康手冊有「生長曲線百分位圖」,依照各階段兒童的身高體重及頭圍檢查成長狀況,提供計算機自動算出百分位,判斷生長曲線 3個指標是否正常。

    • Babylike
  2. 2020年9月29日 · 爸爸媽媽可以對照寶寶手冊後面的成長曲線,將頭圍、身高體重的數值換算成百分位,就可以得知寶寶在媽媽肚子裡成長的情況。 對稱性發展遲緩: 如果寶寶的頭圍、身長及體重三個參數都偏小,表示胎兒整體發育皆不好。

    • 嬰兒生長曲線是什麼?呈現嬰兒成長趨勢,掌握嬰兒成長重要指標
    • 嬰兒生長曲線怎麼看?三大指標一次搞懂!身高、體重、頭圍看出嬰兒成長過程
    • 3步驟看懂嬰兒生長曲線 醫師解惑嬰兒生長曲線常見問題
    • 均衡營養、睡眠品質好!維持正常嬰兒生長曲線 選擇成分含有銜接母乳活性因子的幼兒配方,協助寶寶健康發展
    • 持續關注嬰兒生長曲線,搭配適當營養、睡眠好

    想追蹤嬰兒成長發展的過程,平常最簡單的方式可根據從醫院領到的《兒童健康手冊》的「成長曲線圖」進行評估,由國民健康署98年根據台灣嬰幼兒生長標準,與世界衛生組織公布的適用全球0-5歲兒童生長曲線標準圖結合。 陳慧文醫師說明,嬰兒生長曲線圖表所呈現的雖然是統計平均值,不能代表嬰兒的個別差異,但仍是爸媽追蹤嬰兒發展評估的重要嬰兒成長指標。透過成長曲線也能看出嬰兒發展過程的趨勢,讓爸媽全面掌握新生兒成長過程。 而關於寶寶成長的趨勢,陳醫師則說明:嬰兒成長在0~1歲前曲線爬升幅度較大,因為這段期間是嬰兒成長的快速發展期,過了1歲後成長曲線會逐漸拉平,以穩定小幅度持續爬升。

    嬰兒生長曲線能讓爸媽每個月針對寶寶的身高、體重、頭圍來觀察嬰兒成長的進度是否在正常區間,由5條連續曲線組成,代表不同百分比(3 %、15%、50%、85%與97%)。 寶寶生長曲線落在3%~97%都是屬於正常範圍。一般來說新生兒每2個月回醫院接種預防針時,醫生也會檢視嬰兒成長進度是否有落在嬰兒生長曲線上,因此爸媽不必太過惶恐。 那麼寶寶生長曲線怎麼評估?可以從身高、體重、頭圍分別說明三個指標,並對應到嬰兒生長曲線,來評估寶寶的生長: ●嬰兒身高成長評估:新生兒剛出生時平均落在50公分左右,前六個月平均會長2.5公分,一歲時大約會是出生時的1.5倍(70-75公分)。一歲後每年會長高約5-6公分,若小於4公分就需要注意,最好請專業兒科醫生評估檢查。 ●嬰兒體重成長評估:寶寶的體重最主要反映消化...

    嬰兒生長曲線常見問題1:怎樣算是正常成長?

    依照男女分別的嬰兒生長曲線,橫軸是年齡,縱軸分為身高、體重、頭圍三個成長指標,小兒科醫師陳慧文解釋,一般會以這三項指標,來衡量寶寶的營養健康和大腦發育的狀況。 而寶寶生長曲線旁的百分位則是在統計母群體中寶寶和其他人相比落在的區間,例如第50百分位(50th)表示在100個同齡寶寶中,寶寶落在平均第50名。 一般而言,寶寶生長曲線落在 3% ~97% 都是屬於正常範圍,若其中有兩個生長曲線低於3% 或高於97%,觀察一陣子後若還是沒有回到正常區間,可能就需要詢問醫師。 ●寶寶生長曲線線上計算工具:衛福部國民健康署 – 新版兒童生長曲線

    嬰兒生長曲線常見問題2:若寶寶生長曲線落後怎麼辦?

    陳慧文醫師提醒,「嬰兒生長曲線」是一個大數據後的統計平均,若以個別個體來細看其實可能會是鋸齒狀上上下下在成長的曲線,但基本上可以看出寶寶生長趨勢,一歲前因寶寶容易亂動不易測量,建議趁著每2個月打預防針時一併檢查。 而通常如果寶寶成長數值落生長曲線的百分比 3%~97% 之間,就不用太擔心,也毋須因為其中有一個數值偏離了嬰兒生長曲線的正常百分比,就手足無措或是有得失心,可以先觀察1-2個月看看,若有回到正常範圍內,爸媽就盡量按照寶寶自己的成長進度去正常發展即可。 (延伸閱讀:每個孩子成長進度不同,家長應平常心看待,應避免羞辱式的比較)

    嬰兒生長曲線常見問題3:身高、體重、頭圍,應該如何測量?

    陳醫師說明:寶寶的身高、體重、頭圍方面,建議1歲以內的寶寶可以1-2個月測量1次,並且記錄在嬰兒生長曲線上,透過寶寶的生長曲線,可以清楚地看出寶寶的增長趨勢,方便做為日後成長健康與否的指標。 ●寶寶身高測量:測量嬰兒身高時,建議由兩個人來一起進行。一個人先用手將寶寶的膝關節、髖關節和頭部固定,再來由另一人用皮尺測量,從寶寶頭頂的最高點,至足部的最高點,測量出的數值即為寶寶的身高。 ●寶寶體重測量:陳醫師建議,每次測量前先讓寶寶空腹,並且排去大小便,否則容易與寶寶的淨重體重出現誤差。為避免寶寶受涼,測試時可以連衣物和尿布等一同秤重;不過,測試完後要減去衣物和尿布的重量,這樣才能夠得到寶寶的淨重。 ●寶寶頭圍測量:寶寶頭圍是指頭部一圈的最大長度,因此醫師建議新手爸媽們使用軟尺來測量寶寶頭圍。將軟尺圍繞寶寶的頭部,前面經過眉毛正中,後面經過後腦勺最突出的一點,這樣繞過寶寶頭部一圈所得到的數值就是寶寶的頭圍大小。

    想讓嬰兒維持在正常的生長曲線,陳慧文醫師:「嬰兒成長過程把握兩件事:均衡營養,睡得好!」1歲前建議持續哺餵母乳,因為母乳中含有許多專為新生兒成長過程所需量身打造的母乳活性因子,能提供寶寶成長發展所需營養,維持消化道機能,全面調節體質,提供寶寶天然的保護力。 陳慧文醫師說明,寶寶要營養充足,足夠的熱量是必須的,一天的基本總奶量大概就是寶寶體重乘以120-150 cc毫升數之間;若是親餵母乳難以估計奶量,可以觀察換尿布的頻率,一天至少有6次以上的換尿布次數,也就是至少每4小時要換一次吸飽有份量的尿布才是理想狀態。 此外,寶寶睡眠環境良好,睡眠品質也會跟著提升穩定,對於嬰兒成長過程有很大的幫助。 陳慧文醫師補充,有些媽媽無法哺餵母乳,或是1歲後斷奶需要銜接配方,在挑選奶類營養補充時,建議可諮詢專業...

    當然嬰兒生長曲線上的身高、體重、頭圍3大成長指標,還是會因為寶寶個別發展有不同表現,因此平常持續關注生長曲線,定期為新生兒做紀錄對照,若發現有長期偏離生長曲線正常範圍時,可以諮詢小兒科醫師。 陳慧文醫師也提醒爸媽,寶寶生長曲線不是標準答案,也不要跟別的孩子比較,最重要的是提供給寶寶適當的營養,讓寶寶吃得好、睡得好,定期追蹤寶寶的生長曲線,就能安心讓寶寶頭好壯壯的健康長大!

  3. 2020年10月28日 · 詢問之下發現,小文這半年都沒長高幾公分,身高150公分、體重40公斤,外表看起來的確很小隻。 跟著家長聊了後,發現原來孩子三餐外食較多,因為父母都在工作,只有假日偶爾有空才會在家裡煮飯。

  4. 2022年2月7日 · 一、生長狀況的評估指標. 所謂「生長狀況的評估指標」,就是許多爸媽所熟悉的 身高體重 以及 頭圍。 當我們綜合身高體重與頭圍等3項指標,來製作嬰兒的成長曲線圖,就能評估寶寶身體的成長狀況 。 在這三個面向中,身高能反應寶寶的骨骼發展跟身體發展狀況;體重能反應寶寶的營養吸收狀況;而頭圍的部分,由於嬰兒在0~3歲是腦部發育的黃金時期,頭圍的成長速度太快、或太慢,都需要家長特別留意。 家長也能利用衛福部「 新版兒童生長曲線 」,輸入寶貝的生長狀況資訊,來看看自己寶貝的生長狀況是否需要特別關注。 郭醫生也建議家長能每月紀錄寶寶的三項指標,再透過網路上的相關工具去製作自己寶寶的生長曲線,透過圖表來觀察寶寶的成長狀況;倘若需要跟醫生諮詢討論時,也能讓醫生更了解家裡寶貝的身體情況。

  5. 2019年12月11日 · 一、首選男女寶,右看橫座標. 男女大不同標準也不同,選擇性別後,向右對照表上的寶寶足月/年齡,EX:三歲六個月,就往右找三歲六個月的位置. 二、量體重,記身高. 翻開兒童健康手冊,往上的縱 (直)座標,往上身找對照表上的長/身高 (公分)、體重 (公斤)與頭圍 (公分)EX:100公分、16公斤的位置。 另外,因為二歲前是躺著量的,滿二歲後是站著量所以對照表上有落差。 三、上下一夾攻,發現交叉點. 剛剛找到兩條線的交叉點,就是孩子當下的生長落點,可比對寶寶在同年齡層中所佔的百分位。 EX:上述是落在50%以滿三歲六個月女孩身長100公分為例,其身長百分位圖大約座落於第50百分位,就表示在100個三歲大的孩子中,這個女孩的身長超越50人,排在中間位置。 四、將點連成線,賓果後解答.

  6. 2023年10月19日 · 當然,不同孩子的身高生長速度也不一樣,通常正常足月出生的新生兒,身長約為49至50公分,出生後第一年約會長高25公分,第二年約長11公分,到了2至4歲間,每年約長7公分,而從4歲到青春期開始前,平均一年約會長4公分,若孩子有正常生長速率即能沿著生長曲線成長。 因此,若發現孩子生長偏離生長曲線,或是孩子4歲之後平均一年長不到4公分時,代表孩子的生長可能出了問題,最好要請小兒內分泌科醫師進一步評估。 父母都會好奇孩子未來到底會長多高? 國外曾研究發展出一套計算兒童的目標高度的方式: 1.男孩為父母的身高和,先加上13公分,再除以2。 2.女孩則是父母的身高和,先減去13公分,再除以2。 其中的13公分是男與女的平均身高差。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