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1. 相關搜尋:

搜尋結果

  1. 學詩指出,韌性農業計畫裡把所有植物材料全部拿出來研究,找出到底特性在哪裡,從世界蒐集來的種原包括東南亞、巴基斯坦等,放在倉庫裡的種子必須種在田裡,看生長表現,「種原要種下去,才知道它長成什麼樣子。 國家作物種原庫保存的種子已超過10萬筆,但作物品系特性不落地生長難以預測,研究起來是大工程。 (攝影/張家瑋) 以農試所的 國家作物種原庫 有10萬筆種原來說,假設水稻有1萬筆種原,怎麼知道這1萬筆種原的特性? 「例如我們拿1,000個種原種在田裡,然後調查性狀和開花結果。 做完調查後,可能會有耐旱、抗病,抗蟲品系,種原研究人員將這些基本資料報告交給育種人員,育種人員再開始選擇,從雜交到育成一個新品種,具有原來特色又有新特性的品種誕生,差不多要花上10年時間。

  2. 羅山社區發展協會林益誠理事長承接家業規劃農家體驗活動。 「雖然體驗活動的農家變少,但當地有機農業的面積卻增加了。 」羅山社區地理環境優異相當適合從事有機農業但當地有機米最好的產量只有慣行米的8成左右售價若不提高農家將難以生存。 幸好有富里鄉農會及農糧署協助,一方面輔導農民強化技術,另一方面提高有機米價值,使許多農民紛紛投入種植,全臺灣將近十分之一的有機米來自富里,而羅山更是其中重要的產區之一,成果優異。 逐戶檢測 落實有機米品質把關. 為了鼓勵當地農友轉作有機米富里鄉農會總幹事張素華帶著農會員工一一造訪鄉里,協助規劃栽種有機米的專業區域,包括確立獨立水源、隔離帶,且社區有自己的汙水處理設施、汙水下水道,再三確保無鄰田汙染問題,更嚴格落實稻米品質的把關。

  3. 20240201. 田間導覽員 香草野園主理人 林詹梃、藍家友善農場場主 藍毅綸. 文字 沈眠/攝影 林育全. 臺灣北部最大的韭菜產地在桃園大溪。 韭菜田常給人氣味濃厚的印象,指的不是本身的香料氣味,而是生雞糞肥帶來的。 為扭轉印象,「香草野園」主理人林詹梃,與「藍家友善農場」場主藍毅綸相繼投入韭菜種植。 林詹梃目標明確,一開始便朝著「有機」前進,從前期種植到採收後的農廢處理,皆著手研究;而本業為工程師的藍毅綸善用手邊資源,使用科技種植,從土質調整改善到精準施肥,所有數據皆記錄管理,與改良場、臺大等單位合作,把自己種成了百大青農。 儘管從不同的起點出發,但他們不約而同走上對環境友善的種植之路。

  4. 其他人也問了

    • 有機村復興,留住年輕人
    • 竹產業復興,循環經濟、傳統技藝融入社區
    • 從下而上凝聚當地人共識

    「你看這個斗笠軟軟的,不耐用,我們都編得很紮實,可以用很久。」80歲的林運枝拿著兩頂斗笠在手上比劃,跌進小時候的回憶裡,每逢放假,都要跟長輩一起到山上剖竹子、撿筍殼、竹葉,「編斗笠很辛苦,以前我們這邊大家都在編,後來大多從國外進口,很少人做了,我也好幾年沒做囉。」 大多數人對羅山村的印象都是有機村,其實70年代,羅山是全臺數一數二的斗笠出產地,解說員劉益久表示,羅山村地名一說是從境內螺仔坑溪的「螺」演變而來,也有人認為來自斗笠臺語「瓜笠仔」中的「笠」發音。可以想見滿山遍野桂竹筍,為這個夾在海岸山脈和中央山脈的小村落,帶來務農之外的豐碩收入。 然而手工編織不敵中國、東南亞廉價人力和機器,隨著全球化貿易,羅山的斗笠技藝和桂竹林一樣,面臨荒廢的命運,現在編織斗笠的老師傅,一隻手數得出來。 不過老天...

    「里山」(Satoyama)概念來自日本,原意是指結合淺山樹林如竹林等,以及周遭濕地、草地、聚落,建立複合式的生態系,尋求人與動物、大自然的平衡。 對羅山居民來說,推動里山第一個注意到的就是桂竹筍,手編斗笠沒落後,除了居民日常行進路線,羅山村大片桂竹筍林多半廢棄,雖是保育類動物山羌、環頸雉天堂,卻苦了當地居民,水果、黃豆等各式農作物,不斷遭受侵害。 「山羌就在我家門口,羅山每個人都見過山羌」,羅山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林益誠指著竹林邊坡的山羌腳印,無奈地說,這裡的野生動物不怕人,放鞭炮也沒用,已經多到很困擾了。 早期公部門曾投入經費,在竹林間鋪設觀看羅山瀑布和當地泥火山、大埤塘的步道,但長期以來沒人管理,居民討論後,決定重新規劃現有步道,整理沿途竹林,培育解說員,重新吸引遊客。 林益誠表示,並非...

    從前推動羅山有機村時,公部門投入許多經費,幫當地居民蓋步道、涼亭、水泥溝渠,但居民坦言,實際使用率不高,「老的忙著種田,年輕的在外工作,沒人可以維護經營」。凸顯出早期由上而下思考、缺乏在地思維的困境。 這些經驗讓羅山居民認知,發展社區必須從下而上,找出家鄉共同願景。林益誠說,這一年來居民已經坐下來開過好幾次會,調查現有的生態資源、基礎工程,「現在大家知道自己擁有什麼了,才能將社區推廣出來。」 富里鄉農會近年也積極推動農村旅遊,和羅山想法不謀而合,因此大力引介公部門資源,串聯周遭社區農事體驗行程。林務局也支持羅山村發展里山倡議,保育組組長夏榮生曾走訪羅山村,他認為當地居民很有想法,且是少數有農會協助的里山案例,「農會體系進來,讓居民推動起來更有力。」 但夏榮生也提醒,不論是政府或農會,都只是陪...

  5. 去年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公約締約方會議COP15通過30×30目標要在2030年之前保護全球30%區域生物多樣性農委會林務局針對陸地區域提出具體推動期程及方向目標讓臺灣陸域受保護區域占比在2025年可達35%。. 林務局預計目標明年底前讓國有林全面 ...

  6. 小徑木也能立大功. 六年前,永在林業試種第一批苗木,時值臺灣林業的最谷底,大家都看不到未來,根本不敢踏出腳步。 家鼎不諱言,林業存在著一個很大的問題,就是所投入的資本不可能在短時間回收,但是一家公司能有多少資本可以等待? 「光是造林就要1,000萬的開銷,買地蓋木屑廠又花了7,000萬左右,前前後後花了五年時間準備,才終於可以開機生產。 」可想而知,初期根本無法預見成效,家鼎簡直被罵得狗血淋頭,而他只好硬著頭皮繼續運轉了半年,直到感覺資金好像有回流的趨勢,大家才終於相信他不是詐騙集團了! 彼時,家鼎也同步與農業試驗所、臺中香菇農展開密切合作,研究太空包的調配、滅菌、介質差異,並混合不同樹種的木屑,找出培育特級品的最佳混合比例。

  7. 談到咖啡聯盟成立的契機林哲豪說一定要提到這個人中都農業生產合作社執行長林宗富。 」林宗富是臺灣大豆雜糧的重要推手長期協助農糧署執行相關計畫林哲豪因為林宗富的介紹發現農糧署政策中臺灣有產業策略聯盟的框架,「我們認為這個 ...

  1. 相關搜尋

    林益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