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4年9月23日 · 果醒法師以其一貫幽默巧喻的風格,生動活潑地為大眾解說佛法教理中無我和緣起性空的觀念,深入闡述性與相的分別,以及真心和現象的關係,並從觀念的解析落實到實際生活上的操作運用,帶領著大家一起探索體驗一個全新的無我人生觀。 波浪起,波浪滅,波浪起起滅滅,卻從來離不開海水。 雲朵來,雲朵去,雲朵來來去去,背後的天空卻永遠常在。 果醒法師提到,我們所感受到的外境、感覺、念頭和想法,就如同波浪或雲朵一般,皆是有生滅、有來去的現象,而背後那個真心自性就如同海水或天空,從來不曾因為現象的來去起滅而有所變動。 這個具有見聞覺知功能,不動不生滅的自性亙古恆在,只有被感知的現象不斷地在改變。

  2. 2019年10月1日 · 三代佛教學者齊聚論壇,展現漢傳佛教研究的豐沛活力。 (王育發 攝) 【江胤芝/金山報導】 九月二十至二十一日,中華佛學研究所舉辦「漢傳佛教研究和教育的實務開展圓桌論壇」,集結兩屆「青年學者論壇」的優秀青年學者、佛研所畢業校友及僧團法師等數十位,聚焦於漢傳佛教教育及學術,共發表十九篇論文及一場主題演講。 在聖嚴師父圓寂十週年之際,期許承續師父復興漢傳佛教的薪火,開展學術、教育實務和修行上的新視野。 開幕致詞時,退居方丈果東法師以中華佛研所所訓勉勵青年學者一同奉獻並承擔正法。 主題演講中,榮譽所長李志夫教授分享師父推動漢傳佛教教育的悲願及平生重要貢獻,並認為「聖嚴法師是從謙虛學習中,創造出新的視野,並帶著成事的願心。

  3. 9/20 農禪寺剃度典禮. 十九位菩薩發心出家. 【張翠娟/台北報導】. 九月二十日上午,農禪寺舉辦了一年一度的剃度大典,典禮由聖嚴師父擔任戒和尚,今能長老擔任教授阿闍黎。. 這天是農曆七月三十日,也是大願地藏王菩薩的聖誕日,共有十九位菩薩發心出家 ...

  4. 2014年8月22日 · 2014-08-22 海外. 人生不如意的事十常八九,這不免讓人難受,甚至埋怨為何問題總是找上自己,但若能做到「定心」並轉念,眼前的難題不但解決,而且可將負能量化為能量。. 法鼓山馬來西亞道場監院常藻法師指出,人面對困境時,難免會心慌,但 ...

  5. 【本刊訊】九月九日,農禪寺特別選在農曆七月三十日,地藏王菩薩聖誕日的這一天,舉辦了一年一度的剃度典禮,典禮由聖嚴師父擔任戒和尚,今能長老擔任教授阿闍黎,共有十六位發心出家的菩薩,其中七位求受沙彌(尼)戒,九位求受行同沙彌(尼)戒。 典禮中,聖嚴師父勉勵受戒的菩薩們,要抱著堅定的信願,才能承擔起如來家業,更要以盡形壽獻生命的態度,做上求佛道,下化眾生的志業。 當天發心出家求受法彌(尼)戒的七位菩薩有:果覺正道(黃瑩琳,男,健行工專)、果霽曙(陳德中,男,政治大學)、果乘載(盧惠英,女,底特律大學碩士)、果啟正示(楊愛玲,女,約翰霍浦金斯大學碩士)、果旭昶(廖良玉,女,銘傳商專)、果澔越(黃麗香,女,逢甲大學)、果幸運(崔宇珍,女,淡江大學碩士)。

  6. 禪定(中)──使智慧不漏失. 四空處定、三等至、三摩地、七加行位、見道位. 聖嚴師父. 四禪具四支為:非苦非樂(中受,非為五受中的捨受);行捨(捨第三禪之喜樂,非憂悔也,住平等心所,非苦非樂);念(念下地之過,自己之功德長養之,念清淨即為 ...

  7. 【陳威儐/台北報導】 法鼓山農禪寺特別選在農曆七月三十日--地藏菩薩聖誕紀念日這一天,為十九位發心出家的菩薩,舉行隆重而莊嚴的剃度典禮,其中八位落髮出家,十一位求受形同沙彌(尼)戒,典禮由聖嚴師父擔任教授阿闍黎。 典禮當天陽光普照,一早,即有多位即將落髮菩薩的俗家親屬,以及眾多觀禮者來到寺中,準備參加這場殊勝的典禮,整個農禪寺充滿了莊嚴而歡喜的氣氛。 聖嚴師父在開示時表示,一般人錯誤以為出家是逃避或是在俗世沒有用了,才來到佛門苟延殘喘,這是絕對的誤解,出家是「不為自己求安樂,但為眾生得安樂」,是大丈夫,非英雄宰相所能為。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