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2年9月14日 · 大腸癌依據期別和發生的部位而採取不同的治療策略。 早期 (第一至第三期)大腸癌: 以手術根除性治療為主. 手術切除癌變組織才能根治大腸癌治療時也會一併將可能局部擴散的地方如淋巴結血管等都清除乾淨以降低復發風險結腸癌且沒有擴散出去的腫瘤都會以手術治療為優先考量。 直腸癌:通常會先以影像評估腫瘤侵犯深度、是否有淋巴結轉移來決定治療策略。 若侵犯深度較深或疑似有淋巴結轉移,會建議先做化療和放射治療縮小腫瘤,再進行手術治療。 此外,也會儘量選擇保留肛門的術式。 目前大腸癌的手術治療已可使用微創手術,傷口從傳統開腹手術 20 公分縮小到僅剩 3 ~ 5 公分,病人的恢復期也縮短到 2 ~ 3 天,出血量也顯著降低。

  2. 本網站使用 Cookies 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選下方「我知道了」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代表您同意我們的 Cookies 政策,欲暸解更多資訊請見 隱私權政策 。

    • 放射線治療。對於中低位直腸癌的患者,若臨床評估有侵犯到腸壁漿膜層以上或局部淋巴結有轉移情況,會建議先安排術前放射治療並配合化學治療,以期降低術後局部復發的機會,更有大部份的患者可以達到縮小腫瘤體積的效果,而對於許多低位直腸癌的患者,更可藉由腫瘤體積縮小,增加手術安全距離,而做到肛門保留手術。
    • 化學治療。近20年來化療藥物以及標靶藥物的進步,臨床上許多第四期的病患經化療合併標靶藥物治療後,轉移的病灶被治療控制穩定,而且如果腫瘤明顯縮小,更可進一步接受手術將原發及轉移病灶完整地切除。
    • 標靶藥物。會循著特有生物特徵直接進行攻擊癌細胞,具有高度的對象選擇性。
    • 微創手術。大腸直腸癌手術隨著科技的進步與手術器械的發展更新,已進入了內視鏡微創手術的時代,藉由高科技微創手術室設備器械,透過腹腔內視鏡高解析度的鏡頭,可以清楚的將大腸直腸腫瘤以及周圍局部的淋巴結定位並完整的切除,此外還可清楚的看到神經血管或其他重要器官(甚至是局部骨盆腔神經),可以在術中避免被傷害並予以保留。
  3. 2023年12月15日 · 健康新知. 大腸癌成因各期症狀如何治療與照護一篇幫你全面了解. 根據衛福部的統計在臺灣每31分14秒就有1人被診斷為大腸癌而大腸癌發生除了跟遺傳有關外其他的危險因子還包含不健康飲食缺乏身體活動肥胖菸酒及老化等且在早期並無明顯症狀故需要藉由定期接受篩檢才能早期發現早期治療。 不想要讓大腸癌成為對你最無聲的抗議? 那就先一起來了解大腸癌是什麼,透過完整的認識提早對抗預防吧! 大腸癌是什麼? 有哪些分類? 結腸,是消化系統中最低的部份。 而在結腸的最後 6 吋位置又稱「直腸」,是由食物消化後,殘渣通過結腸直腸(俗稱大腸)而排出體外。 故當癌細胞生長在此部位的癌症,就稱之為「大腸癌」。 癌細胞生長部位,可分為2大類:

  4. 2023年2月20日 · 大腸癌初期症狀及預防方法治療方式及費用包括排便習慣改變糞便潛血檢查TNM分期手術治療化療標靶藥物生活習慣飲食習慣營養素補充等內容

  5. 其他人也問了

  6. 認識大腸癌原因症狀分期治療. 大腸直腸癌又稱大腸癌這種癌症通常都是從原本無害的良性息肉」,或稱腺瘤性息肉癌變而造成的。. 大腸癌其實泛指結腸癌而直腸癌因為與結腸癌有許多共同特徵所以才習慣統稱為大腸癌大腸癌通常都是從原本 ...

  7. 息肉變大腸癌的治療與控制. 如何控制結直腸癌? 當癌細胞影響直腸或結腸時,就會引起結直腸癌 (Colorectal Cancer),也被稱為是大腸癌。 結腸也稱作大腸,當食物從胃經過小腸、進入結腸消化時,結腸會吸收所需營養素,將廢棄物 (糞便)從人體移除。 直腸則是大腸的最後一段,也是移除廢棄物的地方。 當結腸或直腸內壁長出息肉時,可能就會引發結直腸癌。 結直腸癌是全球第3大癌症之一,每年有將近140萬新病例。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