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法鼓山 (英語: Dharma Drum Mountain ,縮寫 DDM ;或 Fagushan ),為創立於 臺灣 的 大乘佛教 團體,創辦人為 釋聖嚴 法師,被民間歸類為 台灣佛教四大山頭 之一。 總本山 位於 新北市 金山區 三界村的法鼓山世界佛教教育園區。 在全台灣各地設有道場分支,在 香港 、 東南亞 、 北美地區 也設有海外道場。 法鼓山由 釋東初 禪師創建的「中華佛教文化館」與「農禪寺」發展而來。 1955年,東初老人於北投興建中華佛教文化館,推動佛教文化、開辦冬令救濟。 1971年帶領弟子於 關渡平原 整地開墾,落成啟用後東初老人以「 禪修 為主,務農為生」的理念將此處命名為「農禪寺」。

  2. 1985年親受法鼓山創辦人 聖嚴法師傳授禪宗法脈,成為聖嚴法師的第一位法子。 2022年4月8日於法鼓文理學院15週年校慶典禮,受頒發「名譽博士學位」。 作品 法師以從筆名有摩提、塵僧、茶僧、閒僧等事佛教文學創作,著作包括散文、論文、講記 ...

  3. 釋證嚴(1937年5月4日—),俗名王錦雲,法名證嚴,字慧璋,出家前自號靜思,生於臺灣臺中州大甲郡清水街(今臺中市清水區),臺灣佛教著名人物,為慈濟基金會創辦人,1963年於印順導師門下出家,後返回花蓮縣秀林鄉佳民村的普明寺苦修[2]。 1966年於 ...

  4. 法鼓山 (英語: Dharma Drum Mountain ,縮寫 DDM ;或 Fagushan ),為創立於 臺灣 的 大乘佛教 團體,創辦人為 釋聖嚴 法師,被民間歸類為 台灣佛教四大山頭 之一。 總本山 位於 新北市 金山區 三界村的法鼓山世界佛教教育園區。 在全台灣各地設有道場分支,在 香港 、 東南亞 、 北美地區 也設有海外道場。 法鼓山由 釋東初 禪師創建的「中華佛教文化館」與「農禪寺」發展而來。 1955年,東初老人於北投興建中華佛教文化館,推動佛教文化、開辦冬令救濟。 1971年帶領弟子於 關渡平原 整地開墾,落成啟用後東初老人以「 禪修 為主,務農為生」的理念將此處命名為「農禪寺」。

  5. 參考資料 [ 編輯] ^ 1.0 1.1 作者專區 繼程法師. 法鼓文化心靈網路書店. [2014-02-10]. ( 原始內容 存檔於2014-02-22) (中文(臺灣)). ^ 2.0 2.1 繼程法師小檔(修訂於2011年). Master Cheng. 2014-01-09 [2014-02-11]. (原始內容 存檔 於2020-02-07) (中文). 引用錯誤:在 ...

  6. 方丈簡介 [編輯] 祖師禪林方丈果如法師,是法鼓山創辦人聖嚴法師的第一位出家弟子,也是聖嚴法師的傳法弟子,曾擔任法鼓山 禪堂板首,以指導話頭禪最為著稱。 [2] 果如法師1951年生於台灣,12歲即依止師公東初老人於中華佛教文化館。曾就讀東方佛學院(現佛光山佛學院),為台灣 師範大學 ...

  7. 法鼓宗是台灣大乘佛教新興宗派之一,宗祖是聖嚴法師,總本法鼓山(台灣 新北市 金山區)。 沿革 [ 編輯 ] 釋聖嚴法師爲 漢傳佛教 禪宗 分支 曹洞宗 和 臨濟宗 的傳人,他融合曹、臨二宗,並參考 日本 、 韓國 、 越南 的禪法、 西藏 的次第修法、 南傳 的 內觀 法門,自立一派,以總本 ...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