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1. 相關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4年3月11日 · 信貸評級是金融機構評核消費者風險的重要指標在取得免費貸報告時消費者可留意以下三類資料對自己的信貸紀錄有基礎了解︰. 1. 逾期還款紀錄會保留長達5年. 信貸評分的目的是反映消費者對借貸的態度及其還款能力,因此只要準時還款,即使是大額貸款亦未必會影響信貸評分;相反若逾期還款,即使金額不多,亦有機會為信貸評分帶來負面影響。 此外,由於逾期還款屬負面信貸紀錄,即使消費者清還欠款後,該紀錄仍然會被保留於信貸報告中長達5年(由欠款金額全數償還日期起開始計算),消費者實應多加注意,保持良好還款紀錄。 另一方面,消費者也需確保還款記錄準確。 若已償還欠款,並發現該紀錄未有及時更新,應及早提出更正資料的要求。 2. 申請太多貸款會影響評級.

  2. 2022年4月28日 · 1. 點解醫療保險好難Claim? 第一個常見理由是投保時,客戶未有主動披露「重要事實」(Material facts),例如漏報過往病歷,因而令保單失效或索償被拒。 值得一提,若客戶經保險顧問投保,該顧問亦有責任提醒客戶披露重要事實,以及不披露可能造成的嚴重後果。 第二是相關醫療費用涉及不保事項,例如因服用過量藥物、故意自殘身體、參與非法活動、性病而產生的醫療服務費用。 此外,一些較舊款的醫保計劃或不保障日間醫院或門診手術。 另外,醫療保險只賠償因醫療需要(Medically necessary)而所產生的醫療費用,但該項目是否屬醫療需要由保險公司決定。 例如乳房切除後重建手術,也並非每間保險公司都直接表示屬醫療需要。

  3. 2021年12月24日 · 1. 保障+儲蓄: 要建立穩健的風險管理,可藉人壽、醫療及危疾等的保障計劃,將風險轉嫁給承保的保險公司。 雖然危疾是港人健康的一大威脅,然而根據香港政府統計處2019年11月發表的數據顯示,平均每7個人僅約1人同時享有醫療及危疾保障。 危疾保障的滲透率偏低,主要因為不少人認為於投保後,若然身體健康無恙,便會感到所繳的保費等同一項「消耗性開支」,付不得其所。 現時市場有些危疾保障計劃同時提供危疾保障及儲蓄功能,若不幸患上危疾,便可獲一筆過賠償;若然健康一直無恙,便可藉計劃累積財富的功能,當選擇退保時或於保單期滿時,獲得現金價值回奉,誠然是「進可攻,退可守」的風險保障規劃;既可為健康建立安全網,亦可為財富增值。 【港人太長命? 怎樣確保退而無憂? : 按此 】 2. 儲蓄+傳承:

  4. 2024年2月20日 · 強積金|平均成本法「跌市時輸少好多」 基金公會研究︰近8成基金類別 跑贏一次性投資. 強積金. 發布時間: 2024/02/20 08:30. 最後更新: 2024/02/20 10:18. 分享:. 強積金|平均成本法月供MPF抗跌力較佳 26款基金中有20隻 3年表現跑嬴一次性投資. 月供制的強積 ...

  5. 2023年12月20日 · 1. 建立應急基金. 擁有充足的應急基金是建立財務安全和信心的第一步。 從盡可能多的金額開始,積累6到9個月,以便在失業、意外患病或家庭緊急情況時可以提供保障。 高收益儲蓄賬户是存放這筆資金的好地方,既能賺取利息,又能保持流動性。 靠薪水過活是引發財務焦慮的首要原因。 對於大多數人來說,面臨某種財務困難的可能性相當高,因此優先考慮緊急儲蓄至關重要。 2.

  6. 2023年4月2日 · 為儲蓄保險平反 「有長遠目標才需要」 滙豐張家俊:客戶投保金額高達7.8億 開關刺激內地客需求. 保險. 發布時間: 2023/04/02 10:30. 最後更新: 2023/04/06 11:04. 分享:. 隨港人對理財的意識提高,不少人都會選擇儲蓄保險累積財富,卻往往有評論稱「儲蓄 ...

  7. 2024年2月5日 · 博客. 發布時間: 2024/02/05 08:00. 最後更新: 2024/02/05 12:30. 分享: 消費者若使用先進的暗網監察工具,他們能及早發現潛在的詐騙風險,採取適當措施加以應對。 近年,數碼詐騙和個人資料外洩事件持續威脅香港消費者。 不少消費者擔心,一旦個人資料落入不法分子手中,騙徒即可盜用其身份作借貸或其他用途,帶來重大損失。 保安局最新數據顯示,自2023年初至十月,香港詐騙案件數量增長驚人,高達33,923宗,較2022年同期大增52.1% [1]。 全球資訊公司及香港信貸資料服務機構環聯的調查亦顯示,約四份三香港消費者曾為詐騙目標,當中13%更成為受害人 [2]。 數碼詐騙的潛在禍害甚深,消費者非但不宜掉以輕心,更應主動管控風險,減輕詐騙可能帶來的損失。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