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治諸疔毒紅腫熱痛或有寒熱者。 十味敗毒散 袪表裏邪,解百瘡毒。 治癰疽及諸瘡腫初期憎寒發熱疼痛,蕁麻疹,濕疹,癰疽瘡癤,及化膿性疾患。 黃連解毒湯 清熱解毒。 口燥咽乾、小便赤澀、大便秘結、治一切火熱之症。 荊風敗毒散 目前尚無相關資料

  2. 治諸疔毒,紅腫 熱痛或有寒熱者。 托裡消毒飲 甘草,桔梗,芍藥,當歸,人參,皂角刺,白朮,白芷,茯苓,銀花,川芎,黃耆 一切癰疽經數日未消,服之膿未成者即消;能壯氣血,固脾胃,使毒氣不能內攻。本方係以發癰數日後,使病毒消散,補益 ...

  3. Dr. Yang 楊麗姝中醫網路醫院

  4. 2009年3月9日 · 症狀: 過敏性鼻炎是指突然和反覆發作的鼻癢、噴嚏、流清涕、鼻塞等為特徵的一種常見多發性鼻病。 又稱鼽嚏。 相當於西醫的過敏性鼻炎。 鼻鼽最早見於《素問‧脈解篇》:“……頭痛、鼻鼽、腹腫者,陽明並於上,上者則其孫絡太陰也,故頭痛、鼻鼽、腹腫也。 ”後世醫家對此病的論述也較多,如金代《劉河間醫學六書》中說:“鼽者,鼻出清涕也。 ”對鼻鼽的病因,明代《證治要訣》說:“清涕者,腦冷肺寒所致。 病因: 鼻鼽的原因主要是:肺氣虛弱,衛表不固,風寒乘虛而入;犯及鼻竅,邪正相搏,肺氣不得通調,津液停聚,鼻竅壅塞,遂致噴嚏流清涕;此外,脾虛則脾氣不能輸佈於肺,肺氣也虛,而肺氣之根在腎,腎虛則攝納無權,氣不歸元,風邪得以內侵。 故鼻鼽的病變在肺,但其病理變化與脾腎有一定關係。

  5. 溫中散寒止痛。. (5) 主治:. 脾胃寒凝氣滯、脘腹疼痛、口吐酸水、停積不消、脹滿不適。. (6) 參考連結:. 【安中散】-衛生署中醫藥資訊網. (7)備註:. 本方為治血氣刺痛之要劑,以脾胃虛寒,氣鬱血滯,而引起胃 痛與腹痛者為目標、患者多為體質虛弱,並伴有 ...

  6. 健康醫療館 中醫不孕症科 懷孕生殖醫學 男性不孕症篇 女性不孕症篇 送子鳥成功案例及基礎體溫 好孕糖分享與寶貝合照

  7. 443【十六味流氣飲】 - Dr. Yang 楊麗姝中醫網路醫院. 文章回覆 (0) 443【十六味流氣飲】. 十七、癰瘍劑. 撰文/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中醫院區楊麗姝醫師. 功效:益氣養血,清熱解毒。. Dr.Yang複方科學中藥. 十六味流氣飲. (1) 出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