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自己看電影可隨時倒帶重播,仔細研究片中細節,韓國懸疑片《哭聲》就是一部值得多看兩次的精巧作。故事描述一座小村莊自從搬來了一位日本人,發生一連串命案,刑警的女兒疑似中邪,還有神祕白衣女子出現……。

  2. 20180106. 內容提供/ 衛城出版社 文/ 林書帆、諶淑婷、陳泳翰、邱彥瑜、莊瑞琳、王梵、雷翔宇 攝影/ 許震唐、黃世澤. 我推薦這本書,因為—— 陸客不來了以後,野柳因畫在珍貴地質上的「紅線」再度博得媒體版面,一時間,文明的暴力與人命的安危喧囂爭騰。 只是回首野柳的發展歷程,無人不同意伴隨紅線而來的觀光財,的確大大改變了野柳人的一生。 本文節選自全書第三章,自地質學出發跨越億萬年的自然造物,再到縮影百年的漁村興衰,一段交織自然與人文的旅程,重構後陸客時代的可能,可說是全書的縮影。 蕈狀岩要精心來雕刻,大自然是米開朗基羅. 若從海面遠眺野柳岬,它就像隻烏龜般俯臥在海中,所以也稱為「野柳龜」。

  3. 海洋大學環境生物與漁業科學學系教授蔣國平表示在馬祖沿岸坑道的海面上發出夢幻的藍光讓觀光客為之瘋狂的藍眼淚現象過去一直以來被認為可能是介形蟲或夜光蟲所造成經過研究團隊去 (2016)年4月在馬祖介壽澳口利用單離培養發現螢光生物為夜光蟲同時在7月份在馬祖福澳港與介壽澳口周遭海域利用浮游生物網進行大規模樣本採集並萃取所有微生物 (>20 µm) RNA,利用次世代定序技術將不同螢光素氧化酶 (luciferase)RNA定序出來,發現85.1%-97.2%的序列為夜光蟲所有,再次證實馬祖藍眼淚現象確實為夜光蟲所造成。 海大研究團隊從2016年4月14日開始在馬祖介壽澳口進行每日採樣,發現「藍眼淚」的出現可能與環境因子有關。

  4. 而這首〈雞肉飯〉是他為紀念在嘉義文化局的日子與朋友作品。. 《野蓮出庄》是生祥樂隊繼《圍庄》之後,暌違4年發行的專輯,也是《我庄》系列的第三部作品,2013年至今,從農村社會的呼喚到社會需要農村來救贖,這張專輯深化了鄉村的意涵,從植物的名 ...

  5. 阿祖當年從水崛頭(今臺中西屯)搬來霧峰開墾的時候,找員林的師傅來嫁接,把小顆又沒肉的野生種,改良成大粒又甜的扁粉殼種。 」做出優質果乾的張丹鳳,家族與霧峰龍眼淵源極深,阿祖將龍眼品種改良並規模化種植後,村人也紛紛前來取芽條回家嫁接,靠山的霧峰地勢高,通風、採光良好,龍眼長得漂亮,根莖用力抓緊了山坪地,就成了大片大片的龍眼林。 生得多不如生得好 父祖輩先見之明. 品種改良、種植由粗轉精,父祖輩持續在栽培管理上下功夫。 1970年代,張丹鳳還在念國小,記憶裡的龍眼樹都超過一層樓高,採收時得把兩把竹梯綁在一起才搆得到,不時耳聞採收工人不慎墜落,傷勢嚴重。 當時叔叔剛退伍,開始種龍眼,三番兩次看到這種狀況,便想為什麼不乾脆把樹矮化,降低風險呢? 「現在看來,早期我爸爸和叔叔是對的。

  6. 主編魏曉恩是臺大生物產業傳播暨發展學研究所二年級學生,今年8月,她成為新南向農業青年大使,到印度進行農業交流8天,回臺後,她說,未來不排除到第一線服務,「當個農夫」。 聲音細柔、面色皎白的魏曉恩談起擔任新南向農業青年大使的參訪旅,語氣中仍難掩興奮,在同行青農眼中,她是代表團裡「辦不會賺錢的雜誌,畢業後會吃土」的學生;2017年魏曉恩與國內數名文字工作者響應日本食通信聯盟,辦了《旅人食通信》,讓無農務經驗的大學生進入農村與農友一起生活,嘗試以旅人及多元的視角呈現臺灣農業,但因經費來源無固定,目前僅出刊兩期。 談起到印度的發現,魏曉恩說,她雖不是實際從農者,但她對農產品的感受特別深刻,「新德里傳統市場的水果都比臺灣小很多,有些品種的木瓜甚至只有手掌大」、「臺灣的農業技術真的很厲害! 」。

  7. 20240301. 奧萬大奼紫嫣紅的滿山楓林。 文字 何立翔/攝影 吳尚鴻. 多年前,我曾在一個青澀蒙昧的春夏之際,到訪過奧萬大。 彼時不太識草木鳥獸名,腦中片段至今已模糊不清,只有五顏六色、奼紫嫣紅開遍山林的印象深刻依舊,特別是深邃與靜謐的微涼夜裡,空氣中瀰漫的陣陣甜美氣息。 奧萬大國家森林遊樂區,位於南投縣仁愛鄉親愛村,一處緊鄰濁水溪上游支流,萬大溪的東西向河谷地。 從高鐵臺中站驅車前往,單程約二小時。 此地年均溫約十九℃,整體氣候偏乾燥少雨,環境舒爽怡人,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山川林相與動植物皆豐富多姿。 春天是賞櫻時節,山櫻花盛開濃烈奔放。 停車坐看楓林晚,楓為此地一絕。 清晨起行,汽車行國道三號再接六號,臺中盆地寬闊入眼。 夾道逐漸浮出山影,空中雲嵐緩慢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