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 Image courtesy of storyboardthat.com

      圖片: storyboardthat.com

      • 溫室效應(greenhouse effect)是大氣層中某些氣體,將太陽熱輻射保留在地表的現象。 正常的溫室效應能夠保護地球上的物種,但當溫室氣體濃度過高、溫室效應現象超過正常值,則會導致全球暖化與極端氣候現象。 溫室效應是什麼? 溫室效應主要發生在地球表面和大氣中的對流層。 當大氣層中聚積過多太陽輻射的熱能,就會造成地球均溫上升。 大氣層像個「溫室」一樣,把熱能保留在玻璃罩下,形成較高溫、適合物種居住的環境,同時也具有調節地表溫度的功能。 溫室效應對地球至關重要,地球之所以能孕育生命,有一部分就要拜溫室效應所賜 ...
  1. 其他人也問了

  2. 溫室效應的影響全球暖化與極端氣候. 減緩全球暖化的辦法與因應措施. 結語. 《綠色生活行動指南》,環保其實很簡單! 地球是怎麼調節溫度的? 在瞭解為什麼全球暖化與升溫之前,我們先來認識有哪些因素可以控制地球氣溫高低: 1. 太陽. 當日照比較強的時候,地球的氣溫就會隨之上升;當地球繞日軌道的離心率、轉軸傾角和軸向進動隨著時間變化的時候,地球的氣候也會隨之改變。 地球繞日軌道會隨著時間從圓形變成橢圓形再變成圓形,這種變化會影響到地球的近日點和遠日點的距離,讓夏秋季節時間長度增長或縮短。

  3. 2018年10月12日 · 為了對抗氣候變遷首要處理的便是減少溫室氣體的排放」,例如提高再生能源的使用量增加能源使用效率減少森林濫伐抑制超級汙染物氫氟碳化合物的排放等。 但這樣做真的夠嗎? 聯合國環境規劃署 (UNEP)在2017年發布的 報告 顯示,即便我們盡力執行這些減排作為,仍無法遏止氣候變遷持續惡化。 除了減少排放之外,我們還必須「 移除在大氣中的二氧化碳 」,也就是產生「負的碳排放量」。 根據UNEP的預測模型,到2100年以前須移除大氣中8,100億噸的二氧化碳(相當於20年的全球碳排放量),才有辦法阻止整體氣溫上升超過2°C的臨界值。 有許多新的科學方法及土地管理方式能夠移除大氣中的二氧化碳,而每種方法都有其優劣;最重要的是,這些方法能否達到我們迫切所需要的規模?

  4. 專題報導. 4 mins 2022 年 1 月 4 日. 氣候變遷節能減碳...2021年備受關注的10篇環境議題文章. 作者: Greenpeace 綠色和平. 2021 年有哪些事情讓您印象深刻? 新冠疫苗? 東京奧運? 魷魚遊戲? 元宇宙? 除了這些熱門關鍵字,在過去一年環境許多大小事也反映在綠色和平的文章流量上。 為您整理在 2021 年綠色和平官網上最受歡迎的 10 篇文章,您都有看過嗎? 環保從日常開始 免費索取綠色生活行動指南. 過去一年,全球環境挑戰不停歇,包括氣候變遷、海洋危機、森林大火、塑膠氾濫,讓身在臺灣的您我必須一同關心,也在生活中做出改變。 2021 年綠色和平官方網站有哪些文章與環境議題最受關注呢? 以下整理出 10 篇文章,與您一起溫故知新。 文章目錄.

    • 溫室效應專題1
    • 溫室效應專題2
    • 溫室效應專題3
    • 溫室效應專題4
    • 溫室效應專題5
  5. 2021年10月7日 · IPCC在 1992 年發布第一次氣候科學評估報告First Assessment Report, FAR啟動研究循環機制每隔幾年便會發布一次氣候評估報告並將每一次報告稱為一循環cycle),在每次評估報告發布後就啟動下一循環的科研結果統整並於適當時機發布特別報告。 第六循環於 2015 年啟動,最終成果為 AR6。 而在 2015 到 2021 年間,IPCC 還發布了 1.5°C 全球暖化特別報告(Global Warming of 1.5°C, 2018)、氣候與陸地特別報告(Climate and Land, 2019),以及變遷氣候中的海洋與冰雪圈特別報告(The Ocean and Cryosphere in a Changing Climate, 2019)。

    • 溫室效應專題1
    • 溫室效應專題2
    • 溫室效應專題3
    • 溫室效應專題4
    • 溫室效應專題5
  6. 2020年12月29日 · 溫室效應 當太陽的光照射到地球表面時溫室氣體會將部份熱量保存不反射回太空就像溫室的玻璃牆一樣這種溫室效應使地球保持溫暖足以維持生命科學家表示如果沒有溫室效應地球的平均溫度將從14˚C降至-18˚C

  7. 2018年10月19日 · 自前工業革命時期至今因人為排放溫室氣體所造成的暖化現象將會持續好幾個世紀甚至千年以上且將繼續造成氣候系統進一步長期的改變海平面上升及其相關影響高信心水準),但單就這些排放量是不太可能造成地球暖化至1.5°C中信心水準)。 A2.1. 到目前為止人為排放包括溫室氣體氣溶膠及其前驅物),不太可能在未來二十至三十年間高信心水準),或於一個世紀期間內中等信度),造成超過 0.5°C 的進一步暖化幅度。 A2.2. 達到並維持全球人為二氧化碳淨零排放,和減少非二氧化碳之輻射強迫作用量,能在幾十年之間,遏止人為的地球暖化(高信心水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