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武漢肺炎紓困條例三讀!勞動部祭10億補貼無薪假,每人月領最高1.1萬 武漢肺炎(COVID-19)疫情持續延燒,不少人都被公司放了「無薪假」,願意出門逛街的人也大大減少,疫情可能會造成接下來...

    • 問題一:什麼是「防疫隔離假」?
    • 問題二:老闆叫我們別來上班、自主隔離,可以申請防疫隔離假嗎?
    • 問題五:「防疫隔離假」、「防疫照顧假」有什麼不同?
    • 問題六:「防疫隔離假」可以算全勤嗎?

    根據《紓困條例》規定,當受雇者符合以下2個條件中的任一項,雇主「應該」要給「防疫隔離假」。 1. 本人經衛生主管機關認定應居家隔離/檢疫、集中隔離/檢疫,因而無法出勤。 2. 家人受隔離/檢疫者而無法自理生活,自己必須請假或無法從事工作。

    由於必須要符合上述的2個條件,才算「防疫隔離假」,所以老闆自己規定「別來上班、自主隔離」,其實等同是老闆自己的命令,因此不得扣除勞工的假,同時還要照付薪水。 不過事實上,許多勞工是被放「無薪假」的狀況,也是因為產業受到疫情影響在衰退,所以勞動部也規劃,將補貼無薪假期間的勞工薪水;預計是「被縮減薪水的一半」,詳細規則將在3月公布。 比如原本一個月有4萬元的薪水,被放無薪假之後只剩3萬元,勞動部會補償「被扣除的1萬元的一半」,也就是5千元的補貼;紓困補償最高可以領到一個月1.1萬元、能領滿3個月,預計有3萬人能受惠。

    防疫隔離假:依據《紓困條例》來實施的假別,衛生主管機關認定需要隔離/檢疫、或是必須照顧生活不能自理的人之後,可以請的假別。
    防疫照顧假: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依據《災害防救法》的臨時應變,如果家長需要照顧12歲以下學童、幼兒園幼兒,或是身心障礙學生因為停課、延後開學。

    《紓困條例》中強調,在「防疫隔離假」中的員工,雇主不得視為曠職、不能扣全勤獎金、不能解雇或給予其他不利的處分,也不能強迫勞工改請事假、或其他假別處理。 如有違反,雇主會被處以 5 萬元以上到 100 萬元以下罰鍰。 文、圖/盧映慈 延伸閱讀 武漢肺炎專區不斷更新 武漢肺炎/出國旅遊後,回國要隔離嗎?一次看懂各國旅遊警示 半數武漢肺炎患者不會發燒!台大學者推「自評表」1分鐘篩檢

  2. 2023年8月1日 · 有鑒於目前新冠疫情趨緩,疾管署今天預告,原本定調的「支持性給假」,即各類對象從快篩日當天和隔天起五天內之病假,不得列入全年度病假(不得扣除全勤獎金等對確診者不利處分),8 / 15(以篩檢陽性日為準) 全面取消。 8 / 15 支持性給假全面取消. 疾病管制署發言人曾淑慧表示,根據監測資料與研究,台灣人口曾經感染近 7 成,完整接種疫苗近 8 成,評估群體免疫力超過 8 成,加上近期疫情趨緩,評估國內外疫情狀況、病毒變異情形等等。 為使民眾回歸日常,減少感染對生活的影響,經諮詢專家意見, 8 / 15 後全面取消「支持性給假」。 「支持性給假」原措施受惠族群有軍職人員、公務人員、教師、學生等對象, 8 / 15 後只要確診新冠請假,流程皆依各目的事業主管機關規定辦理。

  3. 2023年4月15日 · 不過針對懷孕未滿 3 個月而流產的準媽媽,請產假時,勞基法中就沒有相關的給保障,顧主可以不給薪。 勞動部勞動條件及就業平等司長黃維琛指出,因此有些女性勞工會選擇請普通傷病假,只要 1 年內病假天數不超過 30 天,請假期間至少能獲得給付半薪。

  4. 2021年5月6日 · 根據行政院公布的法案內容,在「國家跟你一起養」的方案中,為鼓勵雙薪家庭父母,能夠共同陪伴子女成長,並給予經濟支持,取得工作與家庭生活之平衡,勞動部將修正性別工作平等法、就業保險法及相關辦法,推動以下措施: 配合衛福部規劃產檢次數增加為 14 次,產檢假由 5 日修正為 7 日,增加 2 日之薪資由政府補助。 育嬰留職停薪(津貼)可彈性申請: 育兒父母可同時申請育嬰留職停薪。 育兒父母可同時請領育嬰留職停薪津貼(含補助),留職停薪津貼,從補助 6 成薪,調高到 8 成薪,軍公教勞一體適用。 配偶未就業,受僱者也可以申請育嬰留職停薪及津貼 (含補助)。 育嬰留職停薪申請期間可以少於 6 個月(不低於 30 日),以 2 次為限。 考量雇主人力調配,以「應提前預告雇主」為配套措施。

  5. 2023年4月24日 · 3 種狀況家長、小孩放假不同調. 日期:2023 年 4 月 24 日 作者: 陳 韋彤. 今年一共有 7 個超過 3 天以上的連休,連假對於大部分的人來說,的確能夠喘口氣,但對家有兒女的爸爸媽媽們而言,假日依然不能好好放鬆,碰到難得長假可能也得帶著孩子出門 ...

  6. 2023年6月7日 · 日期:2023 年 6 月 7 日 by 陳筠臻 營養師. 為了增肌 減脂 、改善體態,許多人趁著下班和休息時間前往健身房鍛鍊,不過能擠出來的時間有限,該如何安排訓練順序是運動新手必經的難題。 重訓和有氧能在同一天嗎? 該怎麼動和吃最有效? 廣告 - 內文未完請往下繼續閱讀. 重訓可以搭配有氧嗎? 在健身房裡充斥著不少議論紛紛的話題,俗話說「魚與熊掌不能兼得」,若有人又是跑步又舉啞鈴,一個是 有氧運動 、一個是重量訓練,兩者會不會互相影響成效,跑步跑掉肌肉? 臺安醫院復健科醫師康鈞尉解釋,會有這樣的迷思可能和以前提的「干擾效應」有關。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