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1. 熱電偶溫度計原理 相關

    廣告
  2. 溫度傳送器、溫度感測器等,多年口碑經營,品質值得信賴! 壓力感測器、壓力錶等各式量測儀器,價格合理,品質保證滿意!

  3. Post-Synthesis accessory. Enhance chemical reactions that require heat, pressure/cooling. The Heated Pressure Chamber Delivers Consistent, Accurate Heat and Pressure Every Time.

搜尋結果

  1. 熱電偶 (thermocouple, TC)」是由兩條不同材質的金屬線所組合而成,而在溫度量測端則必須要焊接在一起且 要避免兩條金屬裸線纏絞在一起 ,以避免在高溫或振動環境下鬆脫、接觸不良,造成溫度量測失準之問題。 將熱電偶的另外一頭(通常被製作成插頭狀)插到測溫儀上, 注意正負極不可插反 ,這樣子兩種不同的金屬線就會構成一個迴路。 當熱電偶的焊點 (溫度量測點)端接收到溫度變化時(金屬線的兩個端點有溫差),熱勢差就會在迴路內轉換成電壓差並產生電流,這種現象就被稱之為「熱電效應」或「Seebeck效應」,而這個電壓差則被稱之為「熱電位」。 其實,在同一種金屬絲上的兩端只要有溫度差就會產生熱電差,但為何熱電偶都是由兩根不同材質的金屬線組合而成,而不是單一條材質的金屬線呢?

    • 概觀
    • 基本介紹
    • 簡介
    • 工作原理
    • 測溫條件
    • 主要特點
    • 結構要求
    • 常見種類
    • 安裝
    • 測量方法

    熱電偶(thermocouple)是溫度測量儀表中常用的測溫元件,它直接測量溫度,並把溫度信號轉換成熱電動勢信號,通過電氣儀表(二次儀表)轉換成被測介質的溫度。各種熱電偶的外形常因需要而極不相同,但是它們的基本結構卻大致相同,通常由熱電極、絕緣套保護管和接線盒等主要部分組成,通常和顯示儀表、記錄儀表及電子調節器配套使用。

    •中文名:熱電偶

    •外文名:thermocouple

    •所屬:溫度測量儀表中常用的測溫元件

    •常見種類:標準熱電偶和非標準熱電偶

    在工業生產過程中,溫度是需要測量和控制的重要參數之一。在溫度測量中,熱電偶的套用極為廣泛,它具有結構簡單、製造方便、測量範圍廣、精度高、慣性小和輸出信號便於遠傳等許多優點。另外,由於熱電偶是一種有源感測器,測量時不需外加電源,使用十分方便,所以常被用作測量爐子、管道內的氣體或液體的溫度及固體的表面溫度。

    當有兩種不同的導體或半導體A和B組成一個迴路,其兩端相互連線時,只要兩結點處的溫度不同,一端溫度為T,稱為工作端或熱端,另一端溫度為T0 ,稱為自由端(也稱參考端)或冷端,迴路中將產生一個電動勢,該電動勢的方向和大小與導體的材料及兩接點的溫度有關。這種現象稱為“熱電效應”,兩種導體組成的迴路稱為“熱電偶”,這兩種導體稱為“熱電極”,產生的電動勢則稱為“熱電動勢”。

    熱電動勢由兩部分電動勢組成,一部分是兩種導體的接觸電動勢,另一部分是單一導體的溫差電動勢。

    熱電偶迴路中熱電動勢的大小,只與組成熱電偶的導體材料和兩接點的溫度有關,而與熱電偶的形狀尺寸無關。當熱電偶兩電極材料固定後,熱電動勢便是兩接點溫度t和t0。的函式差。即

    這一關係式在實際測溫中得到了廣泛套用。因為冷端t0恆定,熱電偶產生的熱電動勢只隨熱端(測量端)溫度的變化而變化,即一定的熱電動勢對應著一定的溫度。我們只要用測量熱電動勢的方法就可達到測溫的目的。

    熱電偶測溫的基本原理是兩種不同成份的材質導體組成閉合迴路,當兩端存在溫度梯度時,迴路中就會有電流通過,此時兩端之間就存在電動勢——熱電動勢,這就是所謂的塞貝克效應(Seebeck effect)。兩種不同成份的均質導體為熱電極,溫度較高的一端為工作端,溫度較低的一端為自由端,自由端通常處於某個恆定的溫度下。根據熱電動勢與溫度的函式關係,製成熱電偶分度表;分度表是自由端溫度在0℃時的條件下得到的,不同的熱電偶具有不同的分度表。熱電偶(圖1)

    在熱電偶迴路中接入第三種金屬材料時,只要該材料兩個接點的溫度相同,熱電偶所產生的熱電勢將保持不變,即不受第三種金屬接入迴路中的影響。因此,在熱電偶測溫時,可接入測量儀表,測得熱電動勢後,即可知道被測介質的溫度。熱電偶測量溫度時要求其冷端(測量端為熱端,通過引線與測量電路連線的端稱為冷端)的溫度保持不變,其熱電勢大小才與測量溫度呈一定的比例關係。若測量時,冷端的(環境)溫度變化,將嚴重影響測量的準確性。在冷端採取一定措施補償由於冷端溫度變化造成的影響稱為熱電偶的冷端補償正常。與測量儀表連線用專用補償導線。

    是一種感溫元件,是一種一次儀表,熱電偶直接丈量溫度。由2種不同成分材質的導體組成的閉合迴路,由於材質不同,不同的電子密度產生電子擴散,穩定均衡後就產生 了電勢。當兩端存在梯度溫度時,迴路中就會有電流產生,產生熱電動勢,溫度差越大,電流就會越大。測得熱電動勢之後即可曉得溫度值。熱電偶實際上是一種能量轉換器,可將熱能轉換成電能。

    熱電偶的技術優勢:熱電偶測溫範圍寬,性能比擬穩定;丈量精度高,熱電偶與被測對象直接接觸,不受中間介質的影響;熱回響時間快,熱電偶對溫度變化反響靈活;丈量範圍 大,熱電偶從-40~+ 1600℃ 均可連續測溫;熱電偶性能牢靠, 機械強度好。運用壽命長,裝置便當。

    電偶必需是由兩種性質不同但契合一定要求的導體(或半導體)材料構成迴路。熱電偶丈量端和參考端之間必需有溫差。

    將兩種不同資料的導體或半導體A和B焊接起來,構成一個閉合迴路。當導體A和B的兩個執著點1和2之間存在溫差時,兩者之間便產生電動勢,因此在迴路中構成一個大小的電流,這 種現象稱為熱電效應。熱電偶就是套用這一效應來工作的。

    1、裝配簡單,更換方便;

    2、壓簧式感溫元件,抗震性能好;

    3、測量精度高;

    4、測量範圍大(-200℃~1300℃,特殊情況下-270℃~2800℃);

    5、熱回響時間快;

    6、機械強度高,耐壓性能好;

    熱電偶的結構形式為了保證熱電偶可靠、穩定地工作,對它的結構要求如下:

    1、組成熱電偶的兩個熱電極的焊接必須牢固;

    2、兩個熱電極彼此之間應很好地絕緣,以防短路;

    3、補償導線與熱電偶自由端的連線要方便可靠;

    常用熱電偶可分為標準熱電偶和非標準熱電偶兩大類。所謂標準熱電偶是指國家標準規定了其熱電勢與溫度的關係、允許誤差、並有統一的標準分度表的熱電偶,它有與其配套的顯示儀表可供選用。非標準化熱電偶在使用範圍或數量級上均不及標準化熱電偶,一般也沒有統一的分度表,主要用於某些特殊場合的測量。標準化熱電偶中國從1988年1月1日起,熱電偶和熱電阻全部按IEC國際標準生產,並指定S、B、E、K、R、J、T七種標準化熱電偶為中國統一設計型熱電偶。

    從理論上講,任何兩種不同導體(或半導體)都可以配製成熱電偶,但是作為實用的測溫元件,對它的要求是多方面的。為了保證工程技術中的可靠性,以及足夠的測量精度,並不是所有材料都能組成熱電偶,一般對熱電偶的電極材料,基本要求是:

    1、在測溫範圍內,熱電性質穩定,不隨時間而變化,有足夠的物理化學穩定性,不易氧化或腐蝕;

    2、電阻溫度係數小,導電率高,比熱小;

    3、測溫中產生熱電勢要大,並且熱電勢與溫度之間呈線性或接近線性的單值函式關係;

    4、材料複製性好,機械強度高,製造工藝簡單,價格便宜。

    在生產中由於被測對象不同,環境條件不同,測量要求不同,和熱電阻的安裝方法及採取的措施也不同,需要考慮的問題比較多,但原則上可以從測溫的準確性、安全性、維修方便三個方面來考慮。

    為避免測溫元件損壞,應保證其有足夠的機械強度,為保護感溫元件不受磨損應加保護屏或保護管等,為確保全全、可靠,測溫元件的安裝方法應視具體情況(如待測介質的溫度、壓力、測溫元件的長度及其安裝位置、形式等)而定。下面僅舉幾例以引起注意:

    的熱回響時間比較複雜,不同的試驗條件會有不同的測量結果,這是因為它受熱電偶與周圍介質的換熱率影響,換熱率高,則熱回響時間就短。為了使熱電偶產品的熱回響 時間具有可比性,國家標準規定:熱回響時間應在專用水流試驗裝置上進行。該裝置的水流速度應保持0.4±0.05m/s,初始溫度在5-45℃的範圍內,溫度階躍值為40-50℃。在試驗 過程中,水的溫度變化應不大於溫度階躍值的±1%。被試熱電偶的置入深度為150mm或設計的置入深度(選其中較小值並在試驗報告中註明)。

    由於該裝置比較複雜,目前只有極少數單位有這套設備,故國家標準中規定允許生產廠與用戶協商,可採用其他試驗方法,但所給數據必須註明試驗條件。

    由於B型熱電偶在室溫附近熱電勢很小,熱回響時間不容易測出,因此國家標準規定可採用同規格的S型熱電偶的熱電極組件替換其自身的熱電極組件,然後進行試驗。

    試驗時應記錄 熱電偶 的輸出變化至相當於溫度階躍變化50%的時間T0.5,必要時可記錄變化10%的熱回響時間T0.1和變化90%的熱回響時間T0.9。所記錄的熱回響時間,應是同一 試驗至少三次測試結果的平均值,每次測量結果對於平均值的偏離應在±10%以內。此外,形成溫度階躍變化所需的時間不應超過被測試 熱電偶 的T0.5的十分之一。記錄儀器或儀 表的回響時間不應超過被試熱電偶的T0.5的十分之一。

  2. 熱電偶 (英語: thermocouple )又稱 溫差電偶 ,是一種被廣泛應用的 溫度傳感器 ,也被用來將 熱勢差 [1] 轉換為 電勢差 ,作為「電溫計」 [2] [3] (electrical thermometer) [4] [5] 。. 熱電偶價格低廉、易於更換,測量時不需要外加電源,有標準接口,且具有很大的 ...

  3. 本文主要介紹熱電偶溫度計的原理、種類、溫度使用範圍與校正方法,並說明比較校正與定點校正之差異。 同時,介紹鉑/ 鈀(Pt/Pd)純金屬型熱電偶溫度計、金屬-碳共晶點鈷碳合金(Co-C; 1324 °C)與鈀碳合金(Pd-C; 1492 °C)高溫校正技術,讓使用者能快速並正確地針對其需要選擇適當的熱電偶溫度計與校正方法。 關鍵字: 熱電偶溫度計、校正方法、比較校正、定點校正、金屬-碳共晶點. 一、前言. 一般而言,溫度量測的方法主要可以分為兩類:接觸式與非接觸式溫度計。 接觸式溫度計主要透過與待測物接觸,利用熱傳導與熱對流方式達到能量平衡來量測其溫度,如熱電偶溫度計與. 電阻溫度計;非接觸式溫度計的溫度量測係利用光輻射能量透過普朗克定律計算得到溫度,如輻射溫度計或熱像儀。

  4. 熱電偶溫度計是以熱電效應為基礎的測溫儀表。. 它的結構簡單、測量範圍寬、使用方便、測溫準確可靠,信號便於遠傳、自動記錄和集中控制,因而在工業生產中套用極為普遍。. 熱電偶溫度計由三部分組成:熱電偶(感溫元件);測量儀表(動圈儀表或電位差 ...

  5. 其他人也問了

  6. 熱電偶式溫度計(器)係利用熱電效應所設計的溫度感測器,其因體積 小、可偵測的溫度範圍寬廣、準確度高及價位低廉等優點,故廣泛地使用於日 常生活中、實驗及工業上。

  7. 測溫原理. 熱電偶測溫必須由熱電偶、連線導線及顯示儀表三部分組成。 下圖是最簡單的熱電偶測溫示意圖。 按右圖組成的熱電偶蕊及測溫電偶絲1 ,如果將熱電偶的熱端加熱,使得冷、熱兩端的溫度不同,則在該熱電偶迴路中就會產生熱電勢,這種物理現象就稱為熱電現象 (即 熱電效應 )。 在熱電偶迴路中產生的電勢由溫差電勢和接觸電勢兩部分組成。 接觸電勢:它是兩種電子密度不同的導體相互接觸時產生的一種熱電勢。 當兩種不同的導體A和B相接觸時,假設導體A和B的電子密度分別為Na和Nb並且Na>Nb,則在兩導體的接觸面上,電子在兩個方向的擴散率就不相同,由導體A擴散到導體B的電子數比從B擴散到A的電子數要多。 導體A失去電子而顯正電,導體B獲得電子而顯負電。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