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2年10月11日 · 孩子不擅交友、人際受挫?. 名師傳授4心法,養出「好人緣體質」. 日期:2022 年 10 月 11 日 作者: 未來Family. 擔心孩子人緣不夠好不擅長交朋友?. 害怕孩子被孤立、排擠,甚至被霸凌?. 資深教師分享,其實,人際互動也是需要學習跟練習的,父母與其擔憂 ...

  2. 2021年2月25日 · 日期:2021 年 2 月 25 日 作者: 莊 筱彤. 聽到失症總會出現心疼的感覺,年紀大了,身體的部位都退化了,卻連心都沒辦法健康,不僅病人自己很辛苦,照顧者也需要付出難以想像的辛勞。. 根據 2018 年內政部統計處的調查報告,2018 年 4 月底台灣的 ...

  3. 2018年8月16日 · 失能失智的長輩需要恢復的功能 全台灣目前有76萬失能失智身心障礙的家庭而隨著老年人口越來越多,「高齡化社會已經不稀奇更要擔心的是高齡社會有沒有充足的支持可以幫助這些失能失智的長者還有他們的照顧者

    • 選定一個固定說話的時間
    • 多問細節
    • 引導孩子「談談自己跟別人」
    • 不要建議,只是傾聽

    國泰醫院精神科臨床心理師薛媛云說,選定一個固定說話的時間,可以建立親子關係的「儀式感」,讓小孩知道,無論爸媽多忙,每天都會有一個固定的時間可以談話、說出自己的想法或遇到的問題。 而在漸漸習慣之後,親子之間在平常時,自然而然也會有話聊,不會覺得尷尬或是不知道講什麼,彼此也會知道什麼時候想說話。

    而比起問「空泛」的話,不如直接問孩子細節。例如爸媽們可以問,「今天在學校上了哪些課?」當孩子回答之後,就可以再問,「那你喜歡哪一堂課?」「老師今天教了什麼?」「同學們上課狀況怎麼樣?」等問題,就可以隨著孩子的回答輕鬆聊下去了。

    除了上課的過程之外,也可以問問孩子班上其他人的狀況,藉此了解孩子跟哪些人相處比較好、班上的風氣、老師的教學風格等;像是可以在孩子回答自己喜歡/討厭的科目之後,可以問說,「那你們班誰最討厭/喜歡某某科目?」讓孩子認識自己與他人的不同。 而從這些對話中,也能了解孩子在學校裡的形象、是怎麼跟別人相處的,又是怎麼對待其他人的,這些都可以記下來,在之後找個適當的時機,教導孩子跟他人相處的方式。

    這個部分最重要,因為爸媽有時候會不知道「聊天」跟「說教」之間的差別。當親子在聊天的時候,如果一說教,孩子很快就會關閉自己的心房,因為「說了也只是會被念、被罵」;但如果能建立良好的聊天關係,之後孩子在需要的時候,也會比較願意聽從爸媽的建議。 薛媛云說,有時候父母會「太熱心」,孩子跟父母講學校的事情,可能只是單純的「想抱怨」,像是抱怨同學都不認真上課、不寫作業還要抄別人的,但父母如果反應很激烈,想要去學校跟老師投訴,或是劈頭就罵孩子「為什麼不去告訴老師」,孩子就會覺得「下次不要說了」。 「如果不確定孩子是否需要協助,可以詢問,那你需要爸媽怎麼幫你嗎?讓孩子來回答,同時也可以教育孩子,要『知道自己想要什麼、需要什麼』。而除了抒發情緒之外,如果遇到哪些事情,比如霸凌、性騷擾,這一類比較重大的事情,一...

  4. 2020年10月21日 · 家長協助的技巧:這時期的孩子還不懂複雜的概念,建議當孩子試圖想表達情緒、或是與他人交流時,可以在旁邊協助孩子說明,讓孩子學習如何更完整的表達。 3~4 歲. 理解能力:除了具體生活情境,也開始掌握一些抽象概念,像是時間、方位並出現「時間先後」的概念;也開始出現「所有權」的概念。 表達能力:大部分事情都可以正確描述,但還是會有語意不清的時候。 常見狀況:講話過於簡短,認為其他人都懂自己的意思,開始有「交朋友」行為。 家長協助的技巧:這時候的孩子多半已經開始理解「自己」與「他人」的不同,可以藉由「角色扮演」的技巧,讓孩子思考當自己變成他人時,會有什麼感受,讓孩子建立換位思考的能力,幫助社交更順暢。 4 歲. 理解能力:可以理解「真實」與「故事」之間的區別,有邏輯思考能力。

  5. 2018年12月13日 · 日期:2018 年 12 月 13 日 作者: 林以璿. 近日前衛生署署長葉金川指出朋友的父親因為失智症併發嚴重精神症狀醫院都不願收治家屬甚至有錢都換不到一個喘息的機會顯見台灣的失智照護缺乏亞東醫院精神醫學部一般神經科主任台北市認知功能促進協會理事長甄瑞興表示國外的蒙特梭利認知悠能法行之有年具有參考價值。 「台灣也有一些養護機構在嘗試如藝術治療等非藥物的治療方式,但是並沒有一個系統式的訓練方式,教照護者如何更好的照顧失智者,」甄瑞興表示,雖然目前失智症目前沒有藥物可根治,但 初期罹患病症者,只要透過持續性的多運動、多動腦,使腦部海馬迴體積會增厚,多存腦本,可以有效地延緩病症惡化,維持住病情。

  6. 2019年4月13日 · 在職場上,你一定遇到過一些渾身充滿莫名的自信心、甚至到達自戀程度的同事或是主管,跟這些人相處,難免會被他們沒來由的自信心搞得心煩氣躁。台大醫院精神部醫師林煜軒在新書《職場冷暴力》裡,便詳細介紹了該如何跟自戀型的同事或主管相處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