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9年8月6日 · 步驟一:覺察自我的想法、用字遣詞(關鍵字)及感受。 當你的感受是擔憂、挫折、有壓力或生氣,代表你專注的點是你不能控制、無能為力的部分。 這時內心的OS會是:為什麼發生這種事? 這不是我的錯啊! 這表示,你正專注的是問題本身。 步驟二:覺察自己專注負面情緒時,可問三個問題轉換情緒: • 我的目標是什麼? (例:業績達成、完成報告、獲得肯定。 • 什麼是我可以控制與掌控的?

  2. 2017年7月18日 · 拜訪 5000 位客戶後我才懂的事:頂尖業務 vs. 平凡業務,就在這 5 個差異!. 回顧過去,我還在日本 IBM 擔任業務員的這段期間,我前後拜訪超過 5000 家企業客戶,發現許多頂尖業務在這 5 個常見的情境中,他們的做法常與旁人不同:. 1. 業務銷售:一流的業務員 ...

  3. 2018年6月16日 · 對此,Acceleration Partners 創始人 Robert Glazer 指出 3 種平庸員工的表現方式,以助領導者判斷。. 1. 不承認自己有所不足. 好員工會不斷尋找讓自己可以改善、進步的機會,但平庸員工則會一直自我感覺良好。. 好的員工一定要有自覺,如果沒有,他可能就會成為拖垮 ...

  4. 2009年12月29日 · 首先發揮醫療整合特色在病患病情需要時做到立即召集跨科室醫生一同諮商討論的服務張景年解釋一般大醫院因為科室多反應較慢當病人病情複雜需要照會跨科室醫師討論病情時往往相當費時但是像新竹醫院這樣醫師完備 ...

    • 特質 1. 主動積極
    • 特質 2. 同理心
    • 特質 3. 正向思考
    • 特質 4. 守紀律
    • 特質5. 聽多於說
    • 特質 6. 說實話

    一件銷售案的成功,50%取決於業務員態度的積極與否,其次才是言辭和書面溝通技巧,也就是說,只要你擁有主動積極的熱情,就等於成功了一半。 也因此,不論個性多麼害羞內向、商品多麼平庸難賣、客戶的脾氣有多麼難以操控,主動積極的業務員都不會選擇受制於人,他們會主動出擊,透過改變自己、控制情緒和不同的解決途徑,不斷尋找其他的可能性,改變現實、也改變成功的機率。 要徹底消除內心的悲觀情緒、消極心態並不容易,但是真心喜歡產品、希望和更多人分享的那份熱情,可以為你撐腰。

    同理心是社交的雷達,不僅代表「察覺他人的情緒」,還必須「了解他人情緒背後的原因」,甚至「對他人未說出的情緒做反應」。 具備同理心的超級業務員,會將私人情緒擺在一旁、聚焦在顧客身上,好讓自己凝神觀察、聆聽對方的想法與需求,進而主動表示關心,並且發現顧客心中所想、所需要的一切,再以適當的產品或服務,滿足他的需求。 將同理心發揮到最高境界的業務員,甚至會勸退客戶取消不合適的交易、違背企業當下的利益考量、為客戶做出最好的選擇。

    面對客戶的過程中,蠢事難免會發生,關鍵就在於你是否擁有能將負面經驗轉為正面情緒的「回復力」。 當挫折發生時,多數人會因恐懼、憤怒和困惑等情緒,失去行動力;但少數人的心態,卻能迅速從「尋找出錯原因」,轉化到「擬定因應之道」,他們不往後追悔,只往前看。這正是超級業務員與普通業務員的最大差異:後者駕馭情緒,前者只能被情緒駕馭。 而要讓心情止跌回升,行動,是最好的強心劑。只要有足夠的決心與行動,老天都會給你反敗為勝的機會。

    「拖延」是業務員的頭號敵人。成為超級業務員的眾多挑戰中,最難做到的就是持續進行每日例行性的工作堅持。 職場心理諮詢專家茱蒂斯‧西爾斯(Judith Sills)指出,紀律的關鍵特徵,是由內而外、控制偷懶、放棄的衝動,並不是「啊~我怎麼又沒做到」的罪惡感,而是「我不想落後,所以要提早準備」的心理狀態。 因此要想戰勝偷懶的惡魔,必須依靠明確的目標和規則,它讓我們清楚完成事項及完成程度。一開始堅持時非常吃力,但只要經年累月、有紀律地進行並成為慣性作用時,客戶也會如潮水般湧進來。

    業務成功的核心,「說」絕對不是重點,「聽」才是真正關鍵。一個懂得聆聽顧客聲音的業務員,才有機會去了解對方的思考模式和決策方向,也才有辦法針對對方需求提出建議。 但專心傾聽,並非默不作聲地期待對方自動侃侃而談,而是必須「問出對的問題」,透過問與答引導顧客說出內心想法,才能蒐集到重要的情報。 只要根據時間場合臨機應變,巧妙交叉運用「人」「現況」和「問題」3種詢問技巧,就一定能引出客戶的話題,進而讓對方暢談己見。

    「要成功地向別人推銷自己,就永遠不能違背你的諾言。」金氏世界紀錄汽車銷售員喬‧吉拉德(Joe Girard)說。業務員獲得別人敬重的方式很多,可以是你豐富的知識經驗,你彬彬有禮的態度,甚至是你高額年薪帶來的地位,「但只要有那麼一次,別人發現你說謊,就會立即抹煞你所有優秀的特質。」 許多業務員說話誇張,往往不是因為本性虛偽,而是對自己所銷售的產品不夠了解。也因此,想避免吹噓誇大的毛病,最好把所有關於產品的事情都研究清楚,同時嚴禁對競爭對手的產品口出惡言。 喜歡這篇文章嗎? 快按讚加入《經理人》粉絲團,可以看更多! 更多更深入的管理內容, 歡迎長期訂購《經理人月刊》,最好康的訂閱方案都在這裡! 圖片來源 / Banjo Brownvia Flickr, CC Licensed

  5. 2015年8月13日 · 才加入部門沒多久的小,面試時的意氣風發幾乎消失殆盡;曾經在全公司會議、向所有同事介紹新產品,眼神閃閃發光的小李,最近在茶水間遇到,發現他眼神渙散、面無表情,連招呼都沒打就從身邊走過…… 怎麼會這樣呢? 為什麼原本充滿抱負的人,過了一段時間就像靈魂被抽離般,變得行屍走肉? 環視身邊的工作者,要找到對工作總是充滿熱情的人,彷彿很難。 對此,《誰說辦公室不能跳舞》作者丹‧柏秉斯基(Dan Bobinski)認為, 「微管理」和「不傾聽」是阻礙團隊成員擁有熱情的部分原因 ,導致無法創造出一個衝勁十足的團隊。 杜絕微管理. 柏秉斯基首先提到,許多主管明明授權了,卻還是不放心或不信任部屬,習慣插手處理,成為名符其實的「微管理者」,久而久之,造成軍心渙散。

  6. 2017年3月1日 · 經理人熱門 八分生活熱門. 分享. 收藏. 這是一則很有情緒但卻值得省思的批判。 我日前與一位年輕優秀、傳統觀念下,「極端反骨」的基層主管談話(他總是扮演組織異議者的角色)。 新年度剛開工,他就憤慨地談起公司的目標管理和訂定KPI制度: · 目標管理(Management By Objective, MBO)和制訂KPI(Key Performance Indicators,關鍵績效指標)這件事,就是個「讓上級能坐享其成、壓榨部屬、落實控制」的把戲。 · 你想想,公司高層定了一個策略目標,接著透過目標管理的系統,逐層分解、下發到各部門,讓我們這群帶兵的基層主管來幹活和做事。 我們的成績加總,就是他們的(高階主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