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0年4月10日 · 台灣1月20日成立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1月21日出現首例病例這支新型冠狀病毒侵台83天至今4月11日) 已有385例確診、6人不幸死亡 。 不只台灣,全球疫情都迅速進入大噴發期。 台灣的病例也從一開始境外移入個案以中國、港澳為主,轉變到近期主要來自歐美返台留學生、旅遊團,確診症狀、臨床表現都有所不同。 因應疫情變化,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政策不斷更新,有些甚至翻轉了前期防疫措施,例如,到底口罩能不能用電鍋乾蒸後重複使用? 除了咳嗽、流鼻水,還有哪些症狀需注意? 《報導者》整理出3大類、共6項指揮中心政策改變及說明,並由專家學者一一解析,釐清政策轉變前後的考量和疑慮。 一、社區感染威脅增,防疫政策翻轉. 4月4日,指揮中心宣布搭乘大眾運輸工具應全面戴口罩。 (攝影/楊子磊)

  2. 2023年1月17日 ·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發言人疾病管制署副署長莊人祥表示重複感染者中約有十分之一即1萬多人從來沒有接種過疫苗這類民眾若為高風險族群重複感染的重症風險依舊很高。 相較歐美等多數國家,在2020年疫情初就面臨大量感染,台灣撐到了2022年才出現疫情高峰,且在一年內就有900萬人次感染。 目前台灣的感染率為39.2%,計算英國約為35.9%、美國30.4%、日本25%,以及韓國57.7%。

  3. 2021年9月14日 · 2021年9月3日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 宣布 兩名完整接種AZ疫苗的長榮機師遭突破性感染」,其中一名機師在桃園就讀高中的兒子也確診之後基因定序出爐確定這兩位機師都是感染COVID-19 Delta變異株指揮中心同時宣布原訂針對國籍航空機組員返台檢疫措施加嚴長程航班的完整接種者從入境PCR7天加強版自主健康管理提升至5天居家檢疫9天加強版自主健康管理」。 近一年來,機組人員感染事件每每成為社區防疫的壓力源,更常成為防疫破口的眾矢之的,但他們有時也是航空公司營運至上及檢疫偷開小門下的代罪者。 被遺漏的防疫「小門」怎麼來的? 桃園機場設置的PCR篩檢站。 (攝影/楊子磊)

  4. 對此陳時中解釋公布醫院的原則是指揮中心對該地疫情的掌握度。「指揮中心已經掌握了平鎮某醫院的相關接觸者只要可以掌握就不會公布,」其他如老街觀光地等確診者足跡公布的主要原因則是提醒去過該地的一般民眾隨時注意身體狀況

  5. 2021年6月16日 · 5月22日疫情指揮中心首度因通報程序塞車」,自此每日疫情補登數百例的校正回歸展開一路校正到6月7日補登2,907例為解決病例通報塞車問題指揮中心除簡化報告登打項目鼓勵實驗室添購高通量PCR核酸檢測設備擴增量能也默默在疫情非熱區中將快篩列確診工具快篩陰性即可結案讓PCR實驗室降載」。 然而,5月29日指揮中心公布的PCR篩檢量能全開每日可達5萬多件,但在雙北疫情最嚴峻時,送檢也僅2萬多件,檢驗量理論上並未不足,為何仍「校正」了足足17天之久?

  6. 2022年1月27日 ·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宣布, 長程班機落地即採檢 ,結果陽性率曾高達9.28%。 在境外、內的雙重夾擊之下,就要迎接過年連假,這是一年當中家人們團聚、四處走春,南北人口流動、大量群聚的關鍵時刻,我們要怎麼做,才能確保自己與家人安全、避免年長者與高風險者染疫呢? Q1:未來疫情可能發展? A:「小群聚擴散」、「本土多點爆發」,年後將是本土疫情的關鍵時刻。 春節年關將近,高雄市1月21日再新增10人確診染疫,其中包含與高雄港新光輪相關者7例,市府在高雄港34號碼頭設置快篩站,醫護團隊進駐進行PCR擴大篩檢作業。 (攝影/中央社/董俊志) 目前每天除了雙位數的境外移入確診個案之外,長庚大學副校長、台灣流行病學醫學會理事長許光宏分析,本土個案恐將處於「小群聚擴散」、「多點爆發」的狀態。

  7. 過去一年多來全台灣防疫焦點都集中在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身上由指揮中心從上到下發出指令基層衛生局衛生所被動配合防疫中心指示基層民眾則主要以勤洗手戴口罩及保持社交距離來被動配合指揮中心之令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