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憑證正面記載的項目依序有:民國紀元的該發票開立期限月份(如中華民國95年3-4月份)、統一發票種類(如:收銀機統一發票)、聯別(如:收執聯)、發票流水號(如MD99999999,此流水號即為「對獎」憑據)、開立商店資料(開立商店的商店名,商店的、

  2. 臺灣正體. 工具. 1987年12月27日最後一期(1171期)發售的愛國獎券。 邱創煥 任 臺灣省政府 主席期間,為遏阻 大家樂 的賭博歪風,毅然停辦愛國獎券。 愛國獎券 是1950年代至1980年代在 台灣 ,由 中華民國 臺灣省政府 為緩解財政困難而發行的獎券,其發行單位為 臺灣銀行 。 愛國獎券在臺灣存在37年,共發行1171期。 1980年代中期後,由於一種名叫「 大家樂 」的賭博方式盛行,嚴重影響社會秩序與愛國獎券的正常發行;終致在1987年12月27日,臺灣省政府宣布暫停發行愛國獎券,愛國獎券從此成為歷史名詞。 歷史 [ 編輯] 民國39年(1950年),適逢 國民政府遷臺 ,為安置大量來自 中國大陸 各地的軍民,財政窘迫下,政府尋找開拓新財源的可能性。

  3. 歷史與簡介. 第一期統一發票. 中華民國統一發票制度創始於1950年,構想來自於時任 臺灣省政府財政廳 廳長 任顯群 。 1950年12月12日,臺灣省政府財政廳頒布《臺灣省營利事業統一發貨票辦法》及《臺灣省統一發票給獎暫行辦法》,並在1951年 元旦 開始實施。 藉由民眾中獎預期,要求開立發票,達到防止 商家 逃稅 、增加 國庫 稅收 的功能。 統一發票制度實施後,逐漸成為 中華民國政府 主要稅收來源之一。 另外,為了確保稅源,1982年5月28日, 中華民國財政部 訂定發布《統一發票給獎辦法》。 從1988年至今,統一發票開立且將每個月開獎一次的制度改成每兩個月開獎一次制度,仍於臺灣境內持續施行,而開獎時間為單數月的25日。

  4. 為了維護納稅人合法權益,鼓勵消費者索取發票,規範發票開具和使用,自2019年7月1日起,山東省(不含青島)開展有獎發票活動。[19] 青島市 [編輯]

  5. 「政府舉辦之獎券中獎獎金統一發票和公益彩券,免扣繳稅款門檻於108年12月1日提高至5,000元。 於給付獎金時扣繳20%稅款,不必併入個人綜合所得稅計算。

  6. 發票,是指經濟活動中,由出售方向購買方簽發的文本,內容包括向購買者提供產品或服務的名稱、品質、協議價格。 除了預付款以外,發票必須具備的要素是根據議定條件由購買方向出售方付款,必須包含日期和數量,是 會計 帳務的重要憑證。

  7. 49樂合彩係以「大樂透」開出獎號為中獎號碼,但是其中獎號碼不含特別號。其玩法分為二合、三合、四合3種,每注售價為新台幣25元。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