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1年12月28日 · 龔雅欣醫師說:「過去白內障合併散光問題患者如果想要矯正散光可採用三種方法一是術後繼續配戴散光眼鏡二是在手術過程中進行角膜切口手術三是於術後一至二個月後再進行雷射屈光手術。 矯正散光人工水晶體,擺脫眼鏡糾纏還能濾藍光. 梁章敏醫師指出隨著醫療進步現今已有矯正散光人工水晶體」,能讓患有散光問題的白內障患者在白內障手術之後能完全擺脫眼鏡束縛也無需多花雷射手術費用一次手術就可同時解決白內障與散光問題。 目前新型的矯正散光人工水晶體,加入日本精密工藝的非球面設計,不但能矯正散光更能減少球面像差,能大幅提升視力品質;並能減少球面像差,提升夜間視力,提供較好的對比靈敏度,獲得更好的視覺品質,讓生活更便利。

  2. 2019年6月20日 · 白內障手術後如果眼睛出現閃光畏光或是視力模糊看不清楚不要覺得只是暫時性的其實很可能是白內障手術的併發症不早點處理還可能失明白內障的併發症. 白內障是50歲以上的通行病,書田診所眼科主任醫師廖昶斌說,50歲以上幾乎都有 白內障 ,只是輕重程度的不同而已。 奧斯卡眼科院長、也是三軍總醫院眼科兼任指導教授張正忠更直言,「白內障總有一天等到你! 所以我們可以知道白內障的患者大部分都是老年人,眼球的構造有一定程度的老化,不只是煮熟的水晶體,包括視網膜、視神經、角膜都可能有病變。 尤其白內障手術畢竟還是在精細的眼睛中動刀,可能會對眼球結構有一定的影響,導致各種病變的發生。

  3. 2023年7月25日 · 晶體材質是關鍵. 白內障手術後仍可能有二次白內障的風險四季眼科院長黃富誠醫師指出二次白內障並不是真的白內障而是支撐人工水晶體的囊袋後囊部分發生纖維化細胞增生使得視力逐漸模糊稱為後發性白內障」。 此時只要使用雷射治療來清除膜狀纖維化增生即可恢復視力不需要再次開刀。 他提到:「後發性白內障與細胞增生有關,無法預期那些人是高風險族群,但可藉由慎選人工水晶體來預防」。 黃富誠醫師表示,可選擇具有 360 度環繞方邊設計的人工水晶體,材質經過特殊處理與設計,進而預防纖維化細胞增生,減少二次白內障的發生。 延焦散光人工水晶體,同時解決白內障與散光. 除此之外,挑選人工水晶體時,醫師還會依據患者的眼睛狀況、用眼需求、術後期待等條件來進行建議。

  4. 其他人也問了

  5. 2019年6月4日 · 大學眼科中壢院長林鴻源說有些人一聽到白內障手術就很害怕也有人不願意裝上人工水晶體問說能不能把水晶體拿掉就好了?」但是這樣的手術方式就像是回到30年前手術後必須要戴上1000度的遠視眼鏡因為失去水晶體的調節

    • 白內障非老人專屬,高度近視也是危險因子
    • 別忽視!白內障症狀
    • 注意白內障併發症,恐造成視神經損傷
    • 那些人需要飛秒雷射輔助白內障手術
    • 飛秒雷射輔助白內障手術 5 大優點

    過往國人白內障平均年齡落在 65 歲,但隨著高度近視人口比例逐年上升,早發型白內障發生率亦年年提升,近 10 年來,年輕型白內障患者逐漸增加,據統計,35~55 歲的病患增加了三成。奧斯卡眼科診所院長張正忠醫師表示,除了年齡,高度近視也是危險因子,導致白內障提前發生。 張正忠醫師指出,白內障分為先天型、外傷型、續發型。其中,續發型與併發症息息相關,可能是糖尿病、慢性虹彩炎、青光眼、異位性皮膚炎等原因造成;此外,一旦近視達 800~1000 度以上,白內障的機率也隨之增高。

    初期:會出現視力模糊、單眼複視、畏光、眩光、色彩失去鮮明度,以及近視增加需更換眼鏡等。
    中後期:水晶體因膨脹而增厚,此時雖然近視度數加深,但近距離閱讀書報,反而較以往清晰,稱為「第二春視力」。
    嚴重期:更換眼鏡度數已無法改善視力,此時,瞳孔會呈現出白色或淡黃色。

    張正忠醫師補充,臨床上,許多忽視白內障的患者容易因為視力及視覺的改變,而發生嚴重車禍、走路跌倒、樓梯失足等,非常危險;此外,更可能因為白內障過熟,誘發續發性青光眼,造成視神經不可逆的損傷。 目前,治療白內障以手術為主。張醫師語重心長地說:「絕對不能錯過治療白內障的最佳時機!」因為只要白內障熟透、過熟,就會增加白內障手術施做的困難度,也會影響術後的滿意度。 梁章敏醫師說明,白內障手術已經相當成熟,主要以超音波晶體乳化術為主,現在更可以利用「飛秒雷射」輔助進行手術,大大的提升白內障手術的安全性與精確度;如果能再搭配功能性的人工水晶體,更能提升術後的視覺品質。 白內障手術的施作流程有四步驟。一是先在角膜上開個洞,二將白內障水晶體震碎,三用探針將震碎的白內障吸出,最後,再將人工水晶體置入,即完成手術...

    白內障過熟者
    高度近視者
    眼睛曾受過外傷
    合併其他眼疾者,如青光眼、黃斑部病變、視網膜疾病等
    角膜切口:利用飛秒雷射以隔山打牛的方式,做出微細而精確的無刀切口,術後傷口較小,有助於降低感染風險。
    前囊膜切開:運用飛秒雷射製作囊袋,能做出如圓規畫圓般的環狀切口,有助於植入人工水晶體置中擺放,降低發生偏移情況。
    水晶體碎裂:透過雷射精準分割水晶體,能保留更多內皮細胞,降低後續超音波能量使用,減少眼部周圍組織傷害,減輕術後角膜水腫。
    即時電腦斷層掃描:術中能進行 360 度眼睛掃描,模擬出眼部前房的剖面圖,清楚了解前房內所有重要結構,協助規劃白內障手術程序,提升安全性。
  6. 2021年9月17日 · 新技術不怕眩光光暈. 張正忠坦言:「白內障的患者年齡降低以後99%需求都是需要多功能藉由手術後讓患者大部分的時間讓都不用戴眼鏡從過往患者的回饋中雖然多數術後都不用戴眼鏡但是最怕夜間有眩光問題林丕容形容:「這次是非常突破的設計大幅改善光暈的問題且除了神經病變黃斑部病變患者以外絕大多數患者可使用包含適用於做過近視雷射近視角膜屈光手術等特殊挑戰的患者。 非繞射型延伸焦距的人工水晶體,其實在手術技術、植入技術跟過往都一樣,只是差在晶體的不同,患者術後適應性更快。 術後也能揮別厚重眼鏡! 白內障開刀不再是惡夢.

  7. 2023年6月6日 · 隨著年齡的增加水晶體會開始變得混濁硬化形成退化型 白內障需要透過手術來治療然而卻有人發現即使手術後視力仍舊模糊透過進一步檢查竟然真兇是玻璃體黃斑部牽扯症」,故醫師也特別澄清兩病的差異輔仁大學附設醫院眼科醫師張耘嘉指出玻璃體黃斑部牽扯症是造成黃斑部病變的原因之一此病症是因為眼睛內玻璃體退化所引起不完全的後玻璃體分離拉扯黃斑部導致黃斑部牽扯症產生進而讓視力下降。 黃斑部病變常與白內障有關. 白內障、黃斑部病變雖然是完全不同的眼疾,但共同的致病風險,如老化、高度近視、家族史、糖尿病等慢性病。 若是其中一個控制不好,後續也可能加重其他眼疾發生的風險。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