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0年7月9日 · 皮屑芽孢菌毛囊炎最常見的型態是看起來相對一致的病灶,但仍有許多例外。 當治療效果不佳, 與細菌性毛囊炎難以分辨時,甚至要到大醫院做進一步的皮膚切片檢查。

  2. 皮屑芽孢菌毛囊炎多好發於前胸、後背與肩膀,甚至擴散至頸部、下巴,有時在臉部的週邊處也常發生,一顆顆丘疹,外觀大小類似,從數十顆到上百顆都很常見,較常有癢感,也較少見粉刺。 這樣的病灶表現與一般痤瘡桿菌青春痘常發生在臉頰上,且常呈現大小不一,或發炎紅腫或角質化白頭粉刺,是不一樣的呈現。 什麼情況下容易誘發皮屑芽孢菌毛囊炎? 悶熱 潮濕的環境與溼熱,容易流汗的體質,廚師、運動員、健身愛好者、無塵室工作者. 若將皮屑芽孢菌毛囊炎當成痘痘,用抗生素治療,會反而加重皮屑芽孢菌的滋生. 若類固醇的服用不當,或感冒藥物服用過久,反而激發了皮屑芽孢菌的滋生與發炎. 身體過度勞累,免疫功能降低,或身體服用抗癌藥物,抑制免疫功能,造成皮膚菌落失去平衡.

  3. 2019年3月23日 · 黴菌性毛囊炎是一種毛囊受到真菌(酵母)或細菌感染的症狀(若為酵母菌感染則稱為皮屑芽孢菌毛囊炎),毛囊炎會導致皮膚腫脹並冒出一大片水泡 (2)-又稱丘疹或膿疱。

  4. 2018年1月16日 · 黴菌性毛囊炎常見的菌種為皮屑芽孢菌(Malassezia furfur)造成的感染。 一般會給予抗黴菌藥物治療,口服抗黴菌藥常見的有 fluconazole 和 itraconazole 這兩種,而 ketoconazole 由於有較高的肝毒性風險故不建議以口服來使用,通常以 外用的 ketoconazole 洗劑 作為治療方式。

  5. 黴菌型毛囊炎:通常由皮屑芽孢菌所感染,可以局部使用抗黴菌藥膏,搭配口服抗黴菌藥物治療,大約1個月至2個月內會痊癒。 居家小撇步遠離毛囊炎 除了擦藥膏之外,我們還可以從一些生活習慣來遠離毛囊炎:

  6. 2005年12月19日 · 皮膚因塗抹過度油膩的保養品而突然冒出的「青春痘」,很可能就是皮屑芽孢菌毛囊炎。 皮屑芽孢菌毛囊炎好發於皮膚的某些地方,如病人只於額頭冒痘痘,或是病人的痘痘只長於下巴、腮幫子,或是病人的臉上不長青春痘,痘痘只見於脖子、胸前 ...

  7. 2019年12月6日 · 皮屑芽孢菌毛囊炎是由皮膚表面的一種常在真菌 —皮屑芽孢菌 (Malassezia furfur )所引起的毛囊發炎性疾病。 此疾病常被誤當作是一般的青春痘或細菌性毛囊炎治療,導致病灶始終未見改善,甚至惡化。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