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水庫名稱
    蓄水百分比(%)
    石門水庫
    35.90%
    新山水庫
    97.56%
    翡翠水庫
    71.07%
    寶山水庫
    65.36%

    資料更新日期 113-06-06 10:00

  2. 2021年3月22日 · 根據水利署調查,每月用超過上萬度 5 大產業,共計 1817 家廠商,用水量占比高達 4 成,未來將被納入徵收對象。 商業 熱門主題

    • 現金水位。公司現金多:應收帳款水位高。公司現金少:應收帳款水位低。當公司現金多的時候,當然就可以提高應收帳款的水位。要盡快把應收帳款變現的原因,除了是怕客戶倒帳變成壞帳之外,最重要的關鍵是我們需要現金的周轉,需要現金支付日常營運的所有成本費用。
    • 收錢速度。收錢速度快:應收帳款水位高。收錢速度慢:應收帳款水位低。第二個會影響應收帳款水位該保持比較高還是低的關鍵,就是收錢速度的快或慢。其實這個觀念很簡單,如果你的客戶雖然不是現金交易,但是很快就把錢結清,在帳上雖然是掛著應收帳款,但是應收帳款停留的時間很短,一下子就會轉成現金,雖然看起來應收帳款的水位很高,但事實上等同於就是現金。
    • 花錢速度。花錢速度慢:應收帳款水位高。花錢速度快:應收帳款水位低。最後一個會影響應收帳款水位高低的關鍵因素,就是花錢速度的快慢。如果你花錢速度慢,就代表對現金需求的急迫性沒有很高,那麼在這種情況之下應收帳款水位高一點,現金回收稍微慢一點,對營運影響也就不會這麼大。
    • 資金水壩
    • 設備水壩
    • 新產品水壩
    • 心理水壩

    假設經營一項事業需要10億元的資金,松下通常會準備11~12億元,以免碰到突發狀況時,就因為缺少這一、兩億元,一時周轉不靈,導致先前投入的10億元因此付諸流水。在必備資金之外再多準備10~20%,就是松下為企業保險的資金水壩。

    松下認為,企業設備的使用率應在80~90%即可。但是,設備使用率未達100%,並非單純意指讓部分機台空著,而是企業必須做到「產能發揮八、九成,就可獲利」的境地。 若企業非得產能滿載才能賺錢,則一旦機器故障或需求突然提高時,公司經營就會出問題。所以,能做到產能不完全滿載時,企業也能獲利、經營也能維持,就能在突發事件時做好緩衝。

    新產品水壩意指企業在產品推出這件事情上,一定要時時有備案。在一件新產品上市的同時,企業必須已經著手進行下一件新產品的開發工作,甚至已經開發完成。唯有隨時保持產品的創新與研發,才能撐過新產品推出失利後的市場空窗期,並且避免產品被對手模仿和超越。

    這是最重要的一個水壩。唯有當員工在平日即保有憂患意識,並且在心理上有承受和應變突發狀況的能力,才能在遇到臨時狀況時處變不驚,化危機為轉機,否則前4種水壩做得再好,也無法發揮功能。 (取材自《日本經營之神松下幸之助》,新瀚文化出版。) 圖片來源 / Armando G Alonso ✈︎ via Flickr, CC Licensed

  3. 2021年6月3日 · 過去企業常有庫存成本與風險應對的難題,「庫存要拉高到多少,才能度過供應中斷的考驗?」「庫存水位提高後,現金水位是否足夠讓企業持續營運?」等都是存貨拉升時,企業會有的疑慮。 庫存與風險如何取得平衡?二個關鍵思考

  4. 2020年12月11日 · 墾丁臨海,是台灣熱門的潛水選擇,整個恆春鎮約有 50 家潛水店。 這些潛水店通常都是「個體戶」,一位教練開一間店,但最具規模的「台灣潛水公司」,手上握有 50 位合格潛水教練,近 3 年業績逐步成長,今年營收上看 5000 萬元。 「2005 年創業的時候,我一年只有 5 個學生,整年只賺 5 萬。 」台灣潛水執行長陳琦恩說, 從考上潛水教練執照以來,他發現身處這個產業,最大的困境是難以差異化 ,同樣都是教潛水,「我沒有特別的優勢,很難做出口碑。 因此,他改變視角,報名參加課程總監培訓課程(CDTC),拿到這個證照,代表他有資格訓練、培養潛水教練,從而和對手拉開差距,「目前台灣只有 8 位合格的潛水課程總監,我是最年輕的。

  5. 2022年12月14日 · 2021 年的晶片缺貨潮,因為商品需求大增,手機、遊戲機、筆電等消費電子產品的製造商,急於提高產量,增加晶片訂貨量,設計並銷售相關晶片的廠商,如:華為、高通和 NVIDIA ,需應付突如其來的需求。 隨後,這些公司又向其供應商發出了自己的「額外訂單」,如台積電、三星(Samsung)和英特爾(Intel)這樣的代工廠。 當代工廠的訂單開始堆積起來,訂單遠遠超過了目前產能能夠完成的數量,很快地,與電子產品無關的行業(如:汽車業)就面臨著晶片短缺問題,新訂單的交貨期也不斷延長。 再加上過去傳統上車廠慣於採用「及時生產」(Just in time,JIT)的製造策略,只有接到訂單,才會盡速將零件送上產線進行組裝,驅使零組件的庫存近於零,以壓低庫存成本。

  6. 2013年8月22日 · 真正有效的工作方法,是區分事情的輕重緩急,先做,甚至只做要事,避免老把重要工作拖到最後處理,落得每天救火。 這正是成功學大師史蒂芬‧柯維(Stephen Covey)所謂成功者的第三個習慣:要事第一(put first things first)。 柯維強調,想要讓生活過得平衡而充實,「關鍵不在於時間管理,而在於個人管理」。 他提出一個「急迫/重要」4象限表,指出人生各種活動,都可以區分為「急迫」與「重要」:急迫是指「是否必須立即處理」,重要則代表「對人生目的和價值觀而言是否重要」。 唯有專注於重要的事,避免老陷於急迫的事,才能讓自己的人生朝著想要的方向前進。 多數人每天都忙於既急迫又重要的事(第一類)導致心力交瘁、選擇逃避,去做一些不急迫又不重要的活動(第四類)。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