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0年7月1日 · 國際 國內 歷史. 認識台灣新朋友:索馬利蘭是什麼地方? 低調的國際「邊緣人」,但擁有獨特石油戰略地位. 蔡娪嫣 + 追蹤. 2020-07-01 18:40. 人氣. 贊助本文. 現正熱映中. 時尚風格在府中 新北·構時尚帶你體驗永續新格調 ft.肉比頭.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 外交部 Ministry of Foreign Affairs, ROC...

  2. 2 天前 · 「我們一直努力為我們超過33年的獨立地位走向國際承認」,索馬利蘭總統阿布迪告訴《金融時報》,與衣索比亞簽署的備忘錄是實現完全獨立夢的 ...

    • 不靠外援使發展更好
    • 人民信任是成功關鍵
    • 前外長栽培醫療人才
    • 台灣協助提升保健功能

    《明鏡》(Der Spiegel)引述德國記者恩格哈德(Marc Engelhardt)和魯爾(Bettine Rühl)在所寫書籍中的說法稱,相較於終結衝突,國際援助更助長衝突,「援助物資成了搶奪的重要資源之一」。索馬利蘭獨立未受國際承認,無法直接獲得世界銀行(WB)、國際貨幣基金(IMF)貸款,反而有助於建構援助制度。 由於缺乏國際援助,索馬利蘭與人民和企業協商,尋求財務支持。「外援、外國投資在內戰後就全沒了」,索馬利蘭首都哈爾格薩(Hargeisa)的人權中心創辦人古雷德(Guleid Ahmed Jama)告訴《基督科學箴言報》(The Christian Science Monitor),「代表人民一開始就負責建設國家,這些是他們的錢和投資」。

    不同於其他開發中國家,索馬利蘭的教育、衛生、社會服務等事務主要由援助機構執行。金錢和經驗是索馬利蘭能夠順利發展的因素,但哈爾格薩大學經濟專家阿邁德(Ahmed Dalal Farah)向《明鏡》直言:「人民相信這個國家,這就是他們回來並投資這裡的原因。」

    高齡83歲的索馬利蘭前外長艾德娜(Edna Adan Ismail)早就卸下公職,退而不休的她2002年開設醫院,目標是降低生產時母親與胎兒的死亡率,且該醫院是利用1處垃圾場的土地所建,此處在巴雷時期是行刑場。艾德娜曾在1980年設立醫院,但遇到內戰爆發,她只能選擇逃離家園。

    為了培育相關人才,艾德娜還在醫院旁設立大學,首批畢業生已進駐醫院擔任醫師,而醫院開設至今,已訓練出數百名助產士。正在開發道路上的索馬利蘭生活步調輕鬆緩慢,但艾德娜強調,「我沒有太多時間了,要動作快一點」,而她正在進行目標,除了再培育千名助產士,還要開設農業學校。(相關報導:「若沒獨立,珍貴遺跡將滅絕!」索馬利蘭以境內萬年壁畫為由,籲國際社會承認|更多文章) 另外,我國駐索馬利蘭代表處2020年8月正式揭牌,雙方外長異地簽署《技術合作協定》,由我國財團法人國際合作發展基金會(國合會)成立「駐索馬利蘭技術團」,同年12月簽訂《孕產婦及嬰兒保健功能提升計畫執行協議》,而我國代表處強調,醫衛領域是台灣與索馬利蘭之間的「旗艦級」合作項目。

  3. 2021年7月4日 · 台灣醫療團將進駐. 穆姆德指出,透過蔬果增產與品質提升計畫,索馬利蘭選定區域建立示範農場,目標是讓索馬利蘭農產品的產量增加20%,並提升蔬果品質,「這是為期3年的計畫,對索馬利蘭農民和農業部都有好處」。 他亦稱,除了孕產婦及嬰兒保健功能提升計畫,雙方也於2021年6月簽訂《醫療合作協定》。 高醫、國合會及索馬利蘭共和國等團隊見證合作交流的歷史時刻。 (資料照,徐炳文攝)...

  4. 2021年4月19日 · 索馬里蘭和台灣都未受國際承認,而且旁邊都有著一個更大的「鄰居」——索馬里亞和中國——而這兩個鄰居都堅稱,它們是自己的領土。 索馬里蘭和台灣在去年互設了外交辦事處,激起兩個「鄰居」的憤怒。 索馬里亞譴責台灣與索馬里蘭建交,而中國則派官員前往索馬里蘭,堅持要求對方與台灣斷交。...

  5. 其他人也問了

  6. 2021年2月2日 · 境內擁有非洲保存最完好的萬年壁畫遺跡,成為索馬利蘭尋求脫離「祖國」索馬利亞、追求國際承認獨立的有力論述。. 索馬利蘭首都哈爾格薩郊區 ...

  7. 2020年7月1日 · 2020-07-01 18:40. 人氣. 贊助本文. 索馬利蘭人口350萬,面積13.7萬平方公里,是台灣的3.8倍,是世界上領土面積最大的非聯合國成員國,雖然沒有得到國際認可,但獨立後該國境內局勢相對穩定,政府得以重建大部分基礎設施,這與繼續遭受內戰摧殘的索馬利亞形成鮮明對比,索馬利亞仍是全世界最混亂的國家,淪為國際海盜作亂與人口販賣的大本營。 [啟動LINE推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