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根據行政院農業委員會 2016年估算,農產品電子商務產值有新臺幣 150億元,儼然是未來不可忽視的銷售管道。農友如果要透過網路自產自銷,面對全臺灣 5、60家電商平臺,如何選擇?又該注意並調整哪些法規與心態呢?

  2. 去年主力農家所得調查為抽樣調查,包括農業所得、受僱人員報酬及從政府移轉收入等三大區塊,其中每戶農業所得較上年度增加0.7萬元、成長1.4%;受僱人員報酬受惠於去年國內景氣成長及年初調薪,也增加0.7萬元、成長1.5%;受到武漢肺炎疫情影響,政府推出 ...

    • 29億筆電子發票資料,找到消費市場樣貌
    • 大數據抓住有機農產品市場消費行為
    • 四大模型,發現市場現在動態及未來趨勢
    • 農業大數據資料將實際應用於決策

    想要找到消費市場的樣貌及動態並非一件簡單事,農委會跨部會整合資源,從財政部財政資訊中心介接104年起的農產品電子發票。從104年到106年間共有29億筆電子發票資料,研究團隊透過俗名、學名等關鍵字,並參考大宗蔬果農產品,選定15項蔬菜、水果資料,從中篩選出2億筆研究資料,建立消費市場輪廓。 農委會資訊中心主任蕭柊瓊表示,雖然電子發票消費僅佔總農產品消費的2成左右,但該資料來源相當完整以及可長期取得,具有參考價值。 從電子發票資料庫中,農委會找出8項蔬菜(甘藍、青蔥、空心菜、小白菜、青江菜、包心白菜、絲瓜、胡瓜)及7項水果(香蕉、金鑽鳳梨、巨峰葡萄、珍珠芭樂、愛文芒果、椪柑、木瓜)的消費資料。據統計資料顯示,六都的蔬菜類、水果類消費佔全國8成左右,其中水果類的香蕉產值高達29.4億元,而蔬菜類...

    近年國人越來越注重飲食,有機農產品的的市場消費量及種植面積逐年增加,106年6月底,全國經過驗證有機農產品的年產值高達37.8億元。台灣農業資訊科技展協會專案組組長陳淑慧指出,根據《有機誌》的2017年有機消費者通路年度調查報告中,可以知道消費者購買有機產品的通路中,約有76%為電子發票通路。 根據電子發票數據進行的初步成果顯示,有機農產品價格大幅高於非有機農產品,且市價穩定,估計有85%的有機農產品是在六都消費。從數據中也發現到,有機市場的重度消費區域前三名為:新竹縣、新竹市及新北市。 陳淑慧進一步表示,政府積極推動有機農業,電子發票能加強政府對於有機農產品的消費掌握度,農政單位可從生產成本投入及市場消費狀況進行消費者行為研究,預測未來消費量,這可為產業找到新的機會,當電子商務、行動支付等...

    找到消費市場樣貌僅是第一步,對於政府單位來說能否使用大數據輔以決策才是關鍵點。 建構農業大數據平台不僅使用電子發票資料庫,更納入氣象、人口分布、病蟲害狀況、進出口及網路輿情等十幾種資料資料,透過機器學習方法建立「零售價格估計模型」、「零售價格預測模型」、「颱風價格預測模型」,及「農業關鍵事件推薦模型」等四大模型,可讓政府能適時掌握市場動態。 浚鴻數據開發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楊雅惠以106年10月香蕉跌價狀況為例,透過零售價格估計模型可得知香蕉跌價期間的市場狀況,從中加入跌價期間的市場事件及政策施行項目,例如:13位民進黨立委舉辦香蕉促銷大會、農委會提加工方向解決香蕉過剩、雲林縣政府努力行銷當季當地香蕉等措施,即可得知那些策略是有助於價格回穩。 楊雅惠進一步說明,政府知道市場狀況,但民眾不見得如...

    蕭柊瓊表示,該平台目前已經能使用在農委會決策分析上,現階段將鎖定在農委會內部使用,由農委會做預測後,將資訊公布給一般民眾知道,如:公開蔬果預估價格,消費者可依據價格差異,選擇不同的購買策略。未來是否會將資料都放上網路提供給民眾做資料串接,蕭柊瓊指出,仍需與業務單位研議。 農委會表示,利用資料科學方法發展大數據分析工具,已經建立甘藍、香蕉等15項農產品消費市場趨勢零售價格估計模型,也應用歷史資料建立的預測模型,模擬不同颱風路徑、強度、雨量對於菜價影響,將有助事先掌握價格波動。最後藉由分析網路輿情民眾關注的聲量、情緒,掌握農業關鍵事件輿論發展脈絡與政策傳播成效,可作為施政決策參考,以拉近與民眾距離。 1. 標籤 2. 蔬果 3. 交易價格 4. 大數據 5. 預測 6. 模型 1. facebo...

  3. 目前,豐園畜牧場的產品有近7成是透過網路電商平臺銷售,像是「電電購」、「直接跟農夫買」、「HUG網路超市」等電商平臺;實體通路的話則是在南門市場、幸安市場、板橋區農會超市等地販售。

  4. 考量到臺灣並無農場所得的報稅資料,臺灣推動農場總收入保險的利基,將沿用單一作物保險的計算基礎。 「農場不管種什麼都一樣,就用地區平均產量跟公開拍賣均價來計算。 」楊明憲指出,不像日本跟美國採用個人報稅資料,臺灣版的農場總收入保險將採取公開的統計資料,以「地區平均產量」跟「公開拍賣均價」來計算收入,也具有相當的客觀性。 他舉例,未來專業農投保農場總收入保險時,需要登記種植作物種類跟面積。 根據登記作物過去五年平均收入加總起來,就是該農場總收入保險的基準收入。 楊明憲表示,目前農委會在試辦之前要特別著墨的,就是到底多大的規模能保,回到如何定義「專業農」的問題。 楊明憲補充,農委會或許也可以考慮是否要建立一套掌握農家收入的申報機制,鼓勵農民留存交易紀錄。

  5. 其他人也問了

  6. 而參加收入保險,需要稅收申報時填具會計項目詳盡的表格,才能具備資格,因為收入保險需要精算,精算基礎正好依靠報稅資料,日本政府並以參加收入保險作為提高農民詳細申報產銷資訊的誘因。

  7. 農業環境基本給付來了!. 每公頃1萬元明年1月2日起申報. 游 昇俯. 20191213. 農委會109年起針對農業用地維持農糧作物生產者,即給予「農業環境基本給付」獎勵,全年2個期作每公頃1萬元。. (圖片提供/農糧署). 為鼓勵農地農用,農委會109年起將針對農業用地 ...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