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3年7月18日 · 腸病毒典型症狀為手腳長出紅疹或水泡。 圖片/shutterstock. 根據衛福部疾病管制署監測網統計,七月第一週全台腸病毒就診數為 10123 人次,雖然比前一週 10795 人次略降,但每週仍有上萬人感染腸病毒。 尤其正值放暑假,學童參加夏令營和各類暑期活動,在公共場所接觸到各種病毒的機會增加,醫師提醒,不要因為確診數字趨緩而掉以輕心,社區中仍到處存在細菌病毒,一定要勤洗手,才能降低染病的機會。 七月第一週仍有上萬人感染腸病毒。 資料摘自衛福部疾病管制署監測網. 事實上,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因為大家防疫意識高漲,戴口罩常洗手,不但預防感染新冠肺炎,連帶腸病毒和流感病例都大幅下降。 隨著新冠疫情趨緩,民眾防疫戒心明顯鬆懈,反而使得其他疾病病例大幅攀升。

  2. 2023年9月21日 · 調查結果顯示有47%的消費者認為自己並不缺乏營養素,但實際上國人普遍有1/3的營養素攝取不足;而民眾普遍覺得自己缺乏「鈣」及「維他命B群」的吸收,但實際上缺真正比較缺乏的卻是維生素D、維生素E、鈣質及膳食纖維的。 最後是營養補充不到位的狀況明顯,認為自己缺鈣的人,僅33.4%有在補充鈣片;覺得自己缺蛋白質的人,也僅8.9%有在吃蛋白粉。 台灣第一家專為國人研發的營養品牌益富與《遠見民調中心》舉辦「2023 後疫情關鍵預防營養論壇」。 56.5%的民眾出現身體狀況,但只有 39.8% 認為跟營養攝取不均衡有關係。

  3. 精神緊繃將使交感神經活躍,導致血液集中在心肺與腦部,腸胃的血流因此減少、蠕動變差,消化能力也大打折扣,排便問題成了多數人的最大煩惱。 飲食不均衡,消化能力差. 外食族也是容易有排便問題的一大族群。 中午便當、晚上應酬,免不了要碰見高油、高糖、高鹽的不健康飲食,甚至為了趕時間而狼吞虎嚥、匆忙解決一餐。 這些因素將造成營養分解不全,成為腸道環境惡化的危險因子,進而引起排便不順暢。 此外,隨著年齡增長,消化道機能、新陳代謝也會緩步下降。 步入中年,無法順暢排便的問題普遍發生;直到成為「銀髮族」,更常會有便意卻排不出來或是排不乾淨的困擾。 身體長時間堆積廢物不僅氣色不好精神也變差。

  4. 2024年5月2日 · 根據日本東京動物醫院發現,新冠病毒感染的貓咪也可能會出現低血鉀症狀,這一症狀通常表現為虛弱、食慾不振、多渴多尿等。 雖然這些症狀可能與其他疾病相似,在相較敏感的新冠疫情時期,飼主也應該格外留意寵物的健康變化。

  5. 2024年4月26日 · 低血鉀是一種嚴重的健康問題,可能導致貓咪出現嘔吐、食慾不振、虛弱等症狀。 這起事件發生在某位貓奴的家中。 當飼主發現家中的貓咪行為異常,食慾不振且嘔吐時,立即將貓咪送往了附近的寵物醫院進行檢查。

  6. 2022年7月21日 ·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65 歲以下確診病例中,每五個人就有一人出現長新冠的症狀。 包括疲勞,肺纖維化,腦霧等後遺症。 其中,腦霧最為常見。

  7. 2020年4月7日 · 好比說,有研究證實可緩解流感症狀、增強人體免疫力的「接骨木漿果(Elderberry)」在2020年2~3月期間,於家庭消費者針對提升免疫能力的網路討論中,熱度上漲了108%。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