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 天前 · 華航估至少到2027年. 工商時報記者邱莉玲/台北報導. 華航董事長謝世謙30日表示,看好今年航空市場續旺,無奈卻碰上「機」荒問題,疫後航太業 ...

  2. 2021年12月31日 · 工商時報記者邱莉玲/綜合報導. 華航挾著三優勢連續兩年獲利年終獎金逆勢高飛法人估有機會發出34個月,「舉勝過長榮航的1.5個月華航2021年前三季獲利15.55億元第四季賺到超級旺季法人估華航2021全年獲利有機會挑戰60億元新高不僅是2021年極少數獲利的國際航空公司更是罕見不裁員減薪還能發出34個月年終獎金的異數。 長榮航發1.5個月. 華航已在12月發放全體員工1個月年度獎金,並將循例在農曆年前與企業工會共同協議員工分紅獎金,約當稅前盈餘20%,屆時才會知道年終獎金實際金額。 此前,華航曾在2015年發出3~4個月年終獎金,當年EPS達1.06元,2021年華航EPS有機會再度挑戰1元以上。 華航年終上看4個月。 圖/中時報資料照片.

  3. 2024年4月30日 · 華航3月營收165.07億元刷新歷年同期新高月增1.82%、年增9.74%;第一季營收486.41億元年增率13.94%,華航董事會也通過擬配發現金股利約0.69元成為近30年次高紀錄法人表示華航全航線的表現都有所成長同時燃油價格如果持穩今年業績將值得期待法人上周也率先敲進6.9萬張囤貨。 長榮航第一季營收519.15億元、年增16.86%,創單季第三高,歐美長程線平均載客率逾90%,且去年EPS達4.01元、每股配1.8元現金股利,具高現金殖利率題材,市場關注買進,三大法人近1個月買超逾25.6萬張。 杜絕炒房! 預售屋換制換約9大眉角看這裡. 半年內轉售價差162萬! 買房要先看這案例. .

  4. 2023年5月1日 · 華航去年營業收入1,410.69億元為國籍航空最高的業者但獲利僅28.59億元落在長榮之後營運迄今累積盈餘約63.84億元同樣位居第二以國內航線為經營主力的立榮去年營業收入59.6億元獲利有2.42億元。 2020年1月底正式開航不久即遇到疫情的星宇航空,因營業項目以客運為主,故受疫情衝擊極大,即使去年第4季國境開放,多條航線陸續恢復營運,但去年虧損達52.7億元,從公司成立營運至去年底,三年多累積虧損金額122.05億元,不過,即使大環境不佳,星宇仍依其計畫持續引進新機和招聘新進人員,為疫後預作準備,目前公司正辦理增資作業,預計發行2.77億股,發行價格每股18元,4月28日收盤價為33.15元。

  5. 2022年12月10日 · 華航2610受航空貨運量減衝擊自結11月營收122.6億元月減1.95%、年減20.23%。. 圖/中時報資料照片. 華航9日舉辦法說,強調未來客貨運兼修 ...

  6. 2023年11月28日 · . 華航把握第四季旅運高潮三大成長引擎猛催油門衝業績除了在含金量高的東北亞北美航網持續增班隨泰國免簽證越南降簽證費等政策利多釋出也加碼在東南亞航網大增班桃園清邁航線12月11日起增為每周5班明年1月28日起更增至每周7班桃園曼谷航線12月起也增至每周26班每天最多4班次往返

  7. 2017年12月2日 · 華航昨首航英國倫敦成為台灣唯一直飛倫敦的航空公司桃園市長鄭文燦左五出席首航儀式. 若加上荷蘭阿姆斯特丹、德國法蘭克福、奧地利維也納、義大利羅馬,直飛倫敦成為華航在歐洲第五個航點,同時成為台歐間直飛最多的航空業者。 華航董事長何煖軒在開航酒會說,華航直飛台北倫敦可便利台英經濟文化交流,是重要的里程碑,加上今年紐澳線已增班,直飛後將更有競爭力爭取紐澳轉機旅客,將全力拉抬中轉能量。 昨開航酒會上中華民國駐英代表林永樂、英國貿易政策國務部長Greg Hands等人都來慶賀。 華航倫敦航線初期規畫每周一、三、五、六共四班,華航總經理謝世謙則表示,目標將增班到每天一班。 何煖軒也說,下一步華航將與法國航空合作,明年三月復飛台北,營運模式仍在談,但最起碼是共掛班號、使用法航飛機。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