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07年2月1日 · 2004年是台塑集團最風光的一年,集團海內外營收高達1兆2000億元,獲利達1700多億元,這個數字比十年前成長超過十倍。 台塑集團市值超過1兆4000億元,「兩兆」代表著台塑集團高成長,及對台灣經濟的重要性。 不可思議! 每人每年創造1.8億元的勞動生產力. 台塑集團旗下4家上市公司──台塑、南亞、台化、台塑石化,營收皆超越千億元,稅前淨利分別為383億、452億、432億及537億元,營收與獲利皆創新高,表現最突出的就屬台塑石化,它是台塑集團首家單一公司稅前淨利超過500億元的公司,僅次於台積電的917億元、中華電信的607億元,排行上市櫃公司第三名。 「台塑四寶」個別獲利皆超越鴻海。 其中尤以六輕廠區表現最為亮麗,促成台塑集團獲利大幅成長。

  2. 2024年4月11日 · 感謝時任台灣行政院長蕭萬長的一通電話不到三天園區就恢復供電這場全國性災難的清理與重建在全島展開人民對於政府實施的緊急應變措施批評聲浪不斷但是僅僅一週後台積電的營運就恢復 95% 產能新竹科學園區也受益於園區有獨立供電的訪客幾乎看不出任何跡象顯示這裡才剛遭受地震重創。 台積電恢復營運的速度,顯示這家公司對台灣的重要性――創造許多就業機會的國家級冠軍企業,驅動出口與國家總體經濟,更重要的是他們在全球微晶片產業扮演著關鍵角色,這也是高通、博通、摩托羅拉等美國主要晶片公司領導人,在 6,500 哩外密切注意台灣事態的原因。 台積電成功原因之ㄧ:不設計晶片,專注於晶圓代工.

    • 從 50 股 IBM 股票,了解大公司的運作
    • 張忠謀的 33 歲到 52 歲,在德州儀器的學習
    • 台積電的商業模式:從「客戶」定義商業模式,而非從「產品」

    20 歲時是我學習的前奏。我在 MIT(麻省理工學院)念書,父親送我 50 股 IBM 股票,當時 IBM 股價大約 100 塊美金,是一份蠻大的禮物。我開始學會看股價,一有空就到圖書館看報紙,還有 IBM 給股東的每季、每年財務報告,看到大公司是怎麼做的,也學會P/E(本益比)、P/B(股價淨值比)這些事情。 後來我聽前財政部長王建煊說,「大家要手上有股票、心中無股價」,我很尊敬王部長,但我心裡想,他大概沒買過股票。

    我 24 歲開始工作,頭一個就是在半導體,公司名字叫做 Sylvania。雖然它是一間有規模的公司,但是半導體是對他來說是個新的、不太成功的事業。那 3 年間,我注意到德州儀器(Texas Instruments,以下簡稱 TI)做得非常好。 27 歲我成為在 TI 工作的第一個華裔人員,一開始就立功,公司就送我到史丹佛大學念博士,2 年半拿到博士後,重新回到 TI 工作,被升為事業單位的負責人,之後總共待了 25 年。 期間,我當過不同事業單位的負責人,最後的事業單位是全球半導體。從 33 歲做到 52 歲,開始時的事業單位員工只有 3000人 到後來是 4 萬人,黃金時代都給了 TI,我學到了很多。

    54 歲我創立台積電,剛開始員工只有 120 人,87 歲退休時,員工有 5 萬人左右。那時候我已經不需要學基礎了,我是在應用它們,其中更重要的是「商業模式」與「策略」。 商業模式比策略更高一層,不過機會很難得,你必須是創始人(founder),才有辦法創造新的商業模式,或者就是從舊的商業模式創新。 台積電的商業模式,其實是台積電最重要的革新,商業模式是以「客戶是誰」而定,不是以產品是什麼為定。台積電客戶就是半導體公司,假如我們是一間半導體公司,我們的客戶會是電腦公司,而不是「半導體公司」。我們的商業模式就是「半導體製造服務」,客戶是別的半導體公司。 我在 90 年代剛到台灣時,那時候還沒有網路,我最尊敬、最崇拜的商業模就是星巴克。如果你以為它是一家咖啡館,那就錯了,它把一杯咖啡從 3、4 ...

  3. 2012年11月12日 · 1970年代英國國會殿堂裡在一片漆黑西裝中柴契爾夫人身著的淺藍套裝顯得特別耀眼這是電影鐵娘子》(The Iron Lady)中的片段,在過去以男性為主的政治領導體制中,女性參政仍是特例。

  4. 2019年7月25日 · 王郁倫/攝影. 康乃爾校友,進台積電前待過外商金融業. 在聯訪結束後所有媒體都簇擁在他的身邊想要透過聊天旁敲側擊的方式多了解這位新接任台積電財務長的過去從中找到能被欽點接掌台積電大掌櫃新職的蛛絲馬跡。 黃仁昭在第一次面對媒體們的「質問」表現上,算是平穩大氣、用字遣詞上也看得出來相對小心,透露出相對謹慎的性格傾向。 現年 58 歲的黃仁昭,畢業於政治大學統計系,後取得美國康乃爾大學企管碩士。 在進入台積電之前,黃仁昭曾在外商銀行界服務,過去待過摩根大通、波士頓銀行等外資金融機構,能夠進入台積電,黃仁昭表示要感謝前安泰銀行董事長丁予康及台積電前財務長張孝威,他說:「這兩位是他的貴人。 比何麗梅早一點進台積電,外傳是「魏哲家祕密武器」

  5. 2024年4月15日 · 《華爾街日報》近期專訪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指出他在「不太常見的創業年紀」55 歲時,創辦了全球經濟不可或缺的半導體製程龍頭台積電,探討其他中年企業家可以向張忠謀學習的事。 文中提及,世界上最有價值的科技公司,常常是由非常年輕的企業家,在宿舍、車庫和餐廳創立的,例如比爾蓋茲 19 歲創立微軟、史蒂夫賈伯斯 21 歲創立蘋果、傑夫貝佐斯 30 歲創立亞馬遜,以及近期聲名大噪的黃仁勳 30 歲創立輝達。 專注於企業成功學的專欄作家柯恩(Ben Cohen),視訊專訪 92 歲的張忠謀。 張忠謀不僅神清氣爽的對談 90 分鐘,並且喝著一杯健怡可樂,談起自己中年創業的緣起,張忠謀直言,「我不可能更早做到這一點。 我也不認為有人能更早做到這一點,因為我是第一個做到的。

  6. 2014年7月4日 · 領導 Leadership > 領導力. 2014-07-04. 專欄作家 林文政. 狡兔死,走狗烹:領導者必修的組織政治課. 經理人熱門 八分生活熱門. 分享. 收藏. 南北朝時代,北齊神武帝高歡在臨終前,告訴他的兒子高澄:一旦我死去,大將侯景將不會聽命於你,而你也無法駕馭他。 放眼朝中,只有慕容邵宗有本事能制衡侯景,我一直故意沒有重用他,就是要留給你用,以建立威信。 侯景企圖心旺盛,令高歡對其懷有戒心。 他曾對高歡說,給我三萬兵馬,我就可以縱橫天下,甚至南渡長江,直搗衍(南朝梁武帝)老巢。 再者,侯景雖對高歡畢恭畢敬,卻非常鄙視他的兒子高澄。 侯景曾對友人司馬子如說:「王在,吾不敢有異。 王無,吾不能與鮮卑小兒共事。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