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3年11月14日 · 新北市立土城醫院黃璟隆院長則提到,過去倡議兒少保護議題是被動性的,往往是小孩子發生問題後再建置相關保護流程,但這樣是最辛苦的,因為小孩子的心智已造成傷害。 因此,讓大家有共識不能虐待、打小孩的概念,讓大家往這個方向前進是必須的,也祝福台灣的小孩都能在公平正義的環境中成長。 目前國際上有 5 大洲 121 個國家響應無暴力空間,舉凡任何公共空間,如餐廳、百貨公司都加入了這樣的理念,而台灣共計已經有超過 1,000 個據點加入「No Hit Zone 零暴力空間」。 兒盟強調,已有近 9 成民眾認為「打罵不是有效的管教方式」,因此讓此觀念落實於生活中,零暴力空間只是第一步,透過有效的提醒,盼能減少兒虐、霸凌、過當管教等各種形式的暴力。 /陳韋彤 圖/楊紹楚. 健康問 Heho 健康問題歡迎.

  2. 2021年11月30日 · 日期:2021 年 11 月 30 日 作者: 王芊淩. 家暴事情不斷發生在社會的角落當中,只是往往在公眾人物身上時,外界才會再度關注家暴議題。 立委高嘉瑜證實遭到男友家暴的消息震驚外界但到底台灣還有多少女性飽受家暴的恐懼當中衛福部今日公布針國內婦女遭到伴侶暴力調查發現以精神暴力盛行率 16.76 %最高。 每五位婦女就有一位曾受到伴侶暴力! 衛福部首次在 106 年對台灣婦女進行調查,110 年進行第二次大規模調查,調查結果顯示,國內 18-74 歲的婦女,遭受伴侶暴力的盛行率為 8.99 %,終生盛行率為 19.62 %。 換句話說,每 5 名婦女就有 1 人在一生中曾經遭受親密伴侶暴力。

  3. 2019年6月16日 · 日期:2019 年 6 月 16 日 作者: 盧映慈. 當看到一個人在街上被痛毆,旁邊沒有其他的人,相信大部分人的第一反應都會是衝上前幫助那個人。 但如果今天是一群人看到一個人被痛毆,可能會選擇觀望、選擇拿起手機錄下畫面上傳,卻不是直接過去幫忙,因為感覺「會有其他人去救他」。 這其實就是所謂的旁觀者效應(Bystander effect),也是許多悲慘事件發生的原因。 旁觀者效應是在美國一項命案後,才被提出且大量討論的。 1964年在美國紐約,一名叫凱蒂.吉諾維斯(Kitty Genovese)的女子在街道上被刺殺3次,旁邊雖然有38位目擊者,卻沒有人站出來制止歹徒,最後凱蒂不幸身亡。

  4. 2018年12月5日 · 4個動作幫你趕走瞌睡蟲. 但除了看病除疾,或者喝提神飲料之外,要對抗在辦公室迎面來襲的瞌睡蟲,其實還有4個方法,透過身體的簡易運動來提振精神,增強工作效率。. 一、按摩穴道:. 右手大拇指與食指輕輕夾住左手大拇指指甲兩側凹陷處,以垂直方式 ...

  5. 2024年3月13日 · 去年底有名 1 歲男童疑似遭保母虐待身亡,深耕兒少保護多年的醫師提出 4 種可能兒童面對創傷的負面反應,但也強調,任何反應只能當作留心的參考,無法證明一定是受虐。因此多一份警覺、多一份觀察,才有助於發現並杜絕兒虐。

  6. 2019年1月24日 · 不只整理家裡,也同時整理心靈. 「斷捨離」的概念起源於日本,是由日本雜物管理諮詢師-山下英子,在2000年提出的一套人生整理觀念。. 它不只是一套居家整理術、也不單是一個動詞,而是指透過整理物品瞭解自己,整理心中的「負擔」,讓人生更加愉快 ...

  7. 2019年6月3日 · 1. 生氣-綠茶. 綠茶含有咖啡因,可能促進人體中樞神經興奮,達到提神、清心效果,加上茶中的茶胺酸具有緩解、平復情緒的功能,可幫助人恢復冷靜,也有助於注意力的集中。 2. 提不起勁-含葉酸的食物. 研究發現,當人體缺乏葉酸時,會使腦中血清素下降,就會影響到我們的精神,所以多吃富含葉酸的食物,如菠菜、花椰菜、蘆筍等,可助血清素、多巴胺及正腎上腺素等神經傳導物質的分泌,有效改善無精打采的情形。 3. 心情低落-維他命 D. 有研究指出,當身體缺乏維生素D時,會出現焦慮、急躁、心情低落等狀況,發現自己有焦慮不安的情形時,可飲用低脂牛奶來補充維他命D。 4. 焦慮- Omega-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