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3年12月28日 · 藍白合破局,立委選戰唱什麼戲? 在「藍白和」與「藍白鬥」間的拉扯. 2023年11月23日傍晚,台灣民眾黨總統候選人柯文哲、鴻海科技集團創辦人郭台銘、前總統馬英九、中國國民黨總統候選人侯友宜、中國國民黨黨主席朱立倫(由左至右)於台北市君悅飯店進行政黨總統提名合作會談,最終於晚間6點30分宣告協商破局,各自離場。 (攝影/楊子磊) 選戰僅剩不到20天,原本一度達成「國會席次極大化」共識的國民黨和民眾黨,在母雞總統候選人告別藍白合、轉為針鋒相對的情勢下,小雞立委候選人要如何各自突圍?

  2. 2024年1月13日 · 2023年11月21日台中市第一選區作為藍白合示範區台中市長盧秀燕國民黨主席朱立倫率領國民黨立委參選人顏寬恒楊瓊瓔等人以及台灣民眾黨立委參選人蔡壁如一同進行立委聯合登記。 (攝影/唐佐欣) 長期觀察政治板塊變化的東海大學政治學系教授沈有忠認為,此次立委選舉大致上仍維持「北藍南綠」的態勢,尤其是不分區立委政黨票,民進黨、國民黨都從上一屆的得票小幅成長,顯示藍綠支持者基本盤並未鬆動。 但沈有忠強調,台中市長盧秀燕強力輔選台中8席立委,從上一屆藍綠立委2:6,一口氣成功翻轉成6:2。 盧秀燕憑一己之力拉抬2名現任議員成功挑戰立委,這將成為她雄厚的政治資本,未來可望更上層樓成為藍軍共主。

  3. 2021年1月12日 · 近30年前的 鄧如雯殺夫案 ,是婦女長期遭受性別壓迫、暴力,孤立無援,憤而反抗所釀的悲劇。 這起案件催生亞洲第一部反家暴法、《家庭暴力防治法在台灣上路建立受暴者保護體系藉由導入資源充權empowerment),協助受暴者從傳統性別分工父權觀念與道德枷鎖中鬆綁長出自己做選擇的能力。 時至今日,當愈來愈多受暴婦女選擇不再隱忍,現行的庇護、自立資源是否足以支撐她們的勇氣? 當受暴者的選擇是與施暴者復合,懲治暴力、保護受暴者的家暴防治系統,能支持個案的自主決定嗎? 對於深陷暴力,想求助卻不知從何啟齒的男性受暴者,現行體制又能如何回應他們的需求?

  4. 2021年8月5日 · 家暴 2020年2月,台灣爆發首起院內感染的那一天,新聞上也同步播報了一起長照悲劇:78歲的老父親,親手悶死了晝夜無休照顧了50年的腦性麻痺女兒,殺女後老翁吞下安眠藥自殺,被救醒那一刻,他立即向員警自首:「我不忍心看她這麼痛苦,就結束她生命⋯⋯我知道這是有罪的⋯⋯」

  5. 2021年1月12日 · 家暴法》實施23年,不但實務上愈來愈難界定被害人與相對人,以女性經驗出發的政策設計,常讓男性比例較高的「相對人」感到格格不入、排拒社工服務,暴力無法斷根⋯

  6. 震災發生後,以石川縣為主的北陸地區交通一度癱瘓,日本警消與自衛隊的重型機具與救難物資,更因道路受阻而難以挺進能登災區。 目前,日本中央政府已經調動10,000名自衛隊隊員,並準備藉由海路與空降的方式搶進災區。 能登半島至今餘震不斷、2日傍晚更將開始低溫降雨,如何與時間與惡劣天候賽跑,成為各方救難分秒必爭的極大考驗。 這場規模7.6的地震,發生在日本時間1日下午4點10分,震央位於石川縣輪島市東北東30公里,是震源深度僅有16公里、破壞力驚人的極淺源地震。 根據日本氣象廳的紀錄,這場被命名為「令和6年能登半島地震」在日本北陸地區測得震度7,不僅遠至九州、北海道地區都明顯有感,更是繼 2018年北海道膽振東部地震 以來,日本所遭遇最強的地震。 地震發生後的第11分鐘,1.2米海嘯強襲輪島市沿海.

  7. 2021年1月12日 · 近年來發生幾起重大社會案件中,都可以看到現行體制中,被劃分為家暴加害者的身影,包括2014年開砂石車衝撞總統府的 張德正 、2017年在台南地院前輾斃前妻及其律師的洪當興、2018年被槍決的 李宏基 、2020年死刑定讞的 沈文賓 、2020年 台中東海商圈瓦斯氣爆 、同年底陳姓男子 因監護權殺妻後塞進行李箱棄屍 ⋯⋯除了個人歸因,這些個案透露出台灣男性在當代婚姻關係裡的失能與不知所措,並反映出《家暴法》的極限,甚至使其在累積的不滿之下,爆發更加極端的犯罪行為。 洪當興案於2020年的更一審中,法院罕見地採用了深刻的量刑前社會調 查,完整還原被告真實的生命經驗與婚姻歷程──唯有回到關係的互動,才能理解犯罪與家暴事件的複雜成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