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 消費詐騙。這種類型是占最多比例的樣態,詐騙手法跟騙成年人差不多,但青少年對於商品價格的警覺心較低,容易被粗劣的消費網頁或仿冒品吸引上鉤。劉昱均舉例,如果成年人看到一雙球鞋原價8千元台幣,但這個賣場只賣2千元,就會下意識覺得不對勁,但青少年因為可支配金錢較少,對於所謂商品價差較無概念,就會以為自己「撿到便宜」,通常匯款後就不會收到商品,音訊全無。
    • 私密照詐騙。這是僅次於消費詐騙,青少年被詐騙最多的類型,也是對青少年傷害最大、最深遠的詐騙。「很多家長都以為只有小女生會被騙,其實男性被騙的也很多。」
    • 打工詐騙。劉昱均觀察,打工詐騙通常會跟私密照詐騙混合出現,目標也以青少女為主。由於青少年可支配的零用錢不多,經常會想要打工來滿足物質和社交需求。其中「線上打工」號稱可以利用零碎時間賺錢,且不用跟爸媽報備,最受青少年歡迎。
    • 雙重詐騙。除了上述這些詐騙樣態之外,還有一種詐騙是在騙「已經受騙上當的孩子」。也就是當孩子被詐騙金錢,想把自己的錢拿回來;或擔心自己的私密照會流出,想取回自己照片時,若是上網搜尋解決辦法,可能就會遇到「假幫忙、真詐騙」的人。
  1. 2024年3月6日 · 如何防範失智被詐騙? 4招守住財產. 根據行政院國家發展委員會統計,台灣將於明年進入「超高齡社會」,國人中平均每10名就有2位是65歲以上長者。 診間常有長者的家屬會詢問 : 「醫師,新聞報導常見長輩被詐騙。 家中長輩失智,我擔心他們被騙,把 重要財產贈與他人,有什麼方法可以預防嗎? 2024-03-06. .文 / 黃茂軒、陳以琳. .責任編輯 / 劉妤葶. .出處 / Web only. .圖片來源 / photoAC. 字級. 收藏. 分享. 隨著失智症病程的進展,患者對財務的判斷及處理能力會逐漸減退,導致容易遭到有異心的家屬、詐騙集團侵佔或非法移轉財產。 我國法律對於失智者的權利保護,已有相關規範。

  2. 2024年5月21日 · 詐騙者利用人的好奇心、貪婪、恐懼或對未來的期待等情感行騙,透過社群及通訊軟體接觸到受害民眾,在建立信任關係後,以「放長線釣大魚」的方式詐騙得手。 施姸安指出,如果發現自己或親友有出現以下症狀,建議勇於求助或就醫: 廣告 - 內文未完請往下捲動. 1.個人自覺症狀. 失眠、難入睡、淺眠、常做惡夢。 吃不下、食不知味。 一直鑽牛角尖,苦惱於找不到好的解決方案。

  3. 2017年5月24日 · 擔心父母財產被騙 信託可以幫忙. 隨著父母年事增高,不僅擔心健康狀況,財務安全也是子女的一大考驗。. 經常傳出父母的錢被不肖人士,甚至遭親人不當挪用,借助信託,能有效避免憾事發生。. 張奶奶高齡84歲,二兒子長年在國外工作,前陣子因 ...

  4. 2022年3月24日 · 曾因詐騙蒙受數10萬元財務損失的民眾分享,詐騙手法日新月異,近期更有詐騙集團假冒郵局或公務單位,以被害人的手機號碼、身分證字號等個資創設「虛擬銀行帳戶」,再要求被害人匯款,降低被害人的防備心。

  5. 2019年8月21日 · 如果已經發現家中長者有被詐騙的風險,配偶和四親等內的親屬可以向法院申請擔任年者的監護人,監護長者的財產。 此外,親屬也可以申請擔任長者的「輔助人」,如果長者有要成為公司負責人、向金融機構借貸、為人作保或財產信託、重要財產的 ...

  6. 2023年10月25日 · 怎麼會這樣? 原來,人一旦過世,錢財即刻變成遺產,持亡者的提款卡或存摺印章提款都可能犯法。 先生過世、妻子持卡提錢,為何會吃上官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