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小班科學教案多變的觸覺》適用於小班的科學主題教學活動當中,讓幼兒知道用手觸控是感知物體的一種方法,激發幼兒對科學活動產生興趣,初步學會用語言表達對不同物體的觸覺感受,快來看看幼兒園小班科學《多變的觸覺》教案吧。

    • 收納箱球池。▲器材:大收納箱或球池1個,球1袋。▲活動方式:1.孩子坐入球池,感受球池的觸感。2.球球雨:用容器裝球,淋在身上。▲活動變化:找指定顏色的球、球池尋寶(找指定物)。
    • 圓點貼紙。▲器材:5∼1公分大小的紅、綠、藍色圓點貼紙。▲活動方式:將圓點貼紙貼在不同的身體部位,請孩子找到貼紙。▲難度調整:1.若一開始無法接受黏貼的感覺,可先貼大人身上,再貼寶寶衣服上,最後再嘗試貼手臂上。
    • 手帕抽抽樂。▲器材:用完的濕紙巾袋或面紙盒、相同、不同觸感與花色的布或手帕。▲活動方式:將布或手帕折疊放入濕紙巾袋,提供孩子抽取。▲難度調整:
    • 寶寶卷壽司。▲器材:各種觸感的毯子,毛毯、毛巾布、滑布、棉布都可以。▲活動方式:毯子平舖、孩子躺毯子的一端,捲起包裹身體。▲難度調整:1.較大的孩子,可讓他拉著毯子自己翻滾捲起。
    • 認識3大關鍵感官系統
    • 0~1歲適合玩的感統遊戲
    • 1~2歲適合玩的感統遊戲
    • 2~3歲適合玩的感統遊戲
    • 圖解】1~2歲感統遊戲:搖搖小馬

    在7種感官系統中,觸覺、本體覺和前庭覺的影響力最大。下面就來看看這3種感官是如何在人體中運作的: 觸覺 觸覺是所有感官系統中影響最廣的感覺。在視覺、聽覺還沒形成前,觸覺就開始發揮功能。孩子可以透過觸覺認識自己的身體並和父母建立依附關係(建立安全感)。此外,觸覺的發展也和精細動作、認知學習、人際關係與社交互動息息相關。 本體覺 本體覺的接收器隱藏在肌肉、關節與骨骼中,它可以偵測身體各部位的動作,幫助穩定情緒、調節活動量、強化記憶力、增加睡眠品質並提高自我控制的能力。 前庭覺 前庭覺的接收器在內耳裡面,它會隨時偵測頭轉動的幅度、身體移動的速度、姿勢變換的狀態,協助人體做出正確的姿勢。有了前庭覺,孩子才可以順利發展翻身、坐、爬、站、走、跑、跳等大動作。此外,前庭覺的發展也和視覺、空間、知覺、方向感...

    【觸覺】:觸摸不同材質的布書及泡泡紙 多接觸不同材質的布書、泡泡紙有助情緒維持穩定。 【視覺&聽覺】:看黑白圖片、看鬼臉 1歲以下的嬰兒對人的聲音和臉部表情特別感興趣。對孩子扮鬼臉、給孩子看黑白圖片都可以讓孩子獲得相關刺激。 【本體覺】:擁抱擠壓、過山洞 擁抱擠壓可以刺激副交感神經穩定情緒;過山洞、按摩(例如炒蘿蔔炒蘿蔔切切切、包餃子包餃子捏捏捏)則可以幫助孩子更加了解自己的身體。 【前庭覺】:規律搖擺、飛高高 緩慢、規律、平穩的前庭刺激能夠帶給孩子安定的感覺,活化的前庭刺激則可以強化孩子的追視能力與警醒度。將孩子抱在懷中輕搖、揹著規律搖擺可以讓孩子獲得平穩的前庭刺激;「飛高高」可以讓孩子獲得活化的前庭刺激。 【手眼協調】:搖手搖鈴、玩拉繩玩具 手搖鈴、拉繩玩具可以讓孩子練習用觸覺和本體覺抓...

    【觸覺】:尋寶遊戲,找出玩偶或貼紙 隨著知覺日漸成熟,孩子會根據觸覺回饋發展出更精細的操作技巧。此時可以多帶孩子玩「觸覺區辨」的遊戲,例如找出藏在一堆豆子裡面的玩偶、找出黏在身上的貼紙等等。 【聽覺】:找出藏起來的聲光玩具 將聲光玩具藏起來,再引導孩子找出來,可以提升聽覺區辨的能力。 【本體覺】:丟球、撈魚 這個年齡的孩子開始發展出用湯匙吃飯的能力,平常可以多帶孩子玩撈魚、丟球練習控制手部力道。 【前庭覺】:盪鞦韆、騎搖搖馬 盪鞦韆、騎搖搖馬可以培養孩子「將姿勢回正」的能力。

    2~4歲是觸覺發展的關鍵期,此時多讓孩子玩黏土、踩沙子、用手指塗鴉可以幫助強化觸覺的區辨能力。 【眼球追視】:丟接皮球、拍打氣球 2歲後孩子與他人及環境互動的頻率增加,可以多玩丟接球、拍打氣球的遊戲,幫助孩子練習控制眼球肌肉的能力、提升視覺與環境覺察力。 【前庭覺】:走平衡木、側滾、玩滑板車 前庭覺與姿勢的控制及平衡能力有著密切關聯;側滾、玩滑板車有助孩子練習控制身體,走平衡木、跳輪胎則可以讓孩子鍛鍊平衡能力。

    步驟1.引導孩子坐在跳跳馬或跳跳球上熟悉環境。 步驟2.扶著孩子的骨盆往下壓、讓孩子上下彈跳。 步驟3.固定孩子的身體,將孩子儘量往右邊傾倒。 步驟4.固定孩子的身體,將孩子儘量往左邊傾倒。 *本篇文章由【嬰兒與母親】授權刊登,文章原址,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2. 2020年8月27日 · 盡量將每種分類的活動都納入孩子的每一天,或者在無聊,精力過剩或痛苦的時候根據需要使用它們。 教導觸摸容忍度」和「促進觸覺意識」 如果您發現孩子過多地觸摸物體或常常搔抓皮膚或頭髮,那他們正在尋求觸覺感覺刺激。請提供這些活動讓他們玩。

  3. 2024年5月31日 · 活動目標:提供孩子背部深度、重壓的觸覺刺激,可以改善好動、容易分心、情緒不穩的現象。 至於滑行速度的快慢,則依孩子對於前庭刺激反應決定。 如果可以的話,也可直接拉著孩子的雙腳,讓孩子的背部直接貼沿著地板,以適合的速度滑行。 活動2:泡沫裡畫畫. 預備動作:用爸爸刮鬍子的泡沫,在盤子上擠出一大坨。 動作開始:讓孩子用手掌抹上泡沫,自由創作。 活動目標:訓練孩子對於其他東西的接受度,可以先從一隻手指頭開始,再慢慢的增加;內容也可以由輕柔的泡沫開始,慢慢改變成較粗質的細沙(鹽巴)到大沙(粗鹽)皆可,前提是孩子慢慢接受該類的活動,不可以很快就改變材質內容。 活動3:大海尋寶. 預備動作:準備一個箱子,裡頭裝滿五穀雜糧(小米、黃豆、綠豆等)或是小球等東西,再放置孩子有興趣的玩具,讓孩子去尋找。

  4. 下列是和觸覺刺激較有相關的活動: 神秘箱:可以將日常生活常見的東西放入紙袋、紙箱中,讓孩子用手觸摸來辨別,也可放入不同材質的布料、菜瓜布等,讓孩子找出相同的布料。

  5. 2013年7月15日 · 中觸覺活動 職能治療師 蔡詠如 觸覺可以讓小朋友避開或抵抗危險、可以適時選擇接收或者忽略環境中的觸覺訊息,讓孩子成為環境中的主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