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4年4月2日 · 17歲的阿健僅有140公分,經過詳細檢查,確診為因生長激素缺乏導致的身高矮小,雖然發現的時間晚了許多,但因骨齡僅12歲,生長板還未密合,經過4年積極的治療,現年21歲的阿健最終長到178公分,阿健的母親表示,還好有在成長的尾聲帶兒子就診,才 ...

  2. 2023年10月19日 · 4歲後一年長不到4公分最好就醫評估. 當然,不同孩子的身高生長速度也不一樣,通常正常足月出生的新生兒,身長約為49至50公分,出生後第一年約會長高25公分,第二年約長11公分,到了2至4歲間,每年約長7公分,而從4歲到青春期開始前,平均一年約會長4公分,若孩子有正常生長速率即能沿著生長曲線成長。 因此,若發現孩子生長偏離生長曲線,或是孩子4歲之後平均一年長不到4公分時,代表孩子的生長可能出了問題,最好要請小兒內分泌科醫師進一步評估。 父母都會好奇孩子未來到底會長多高? 國外曾研究發展出一套計算兒童的目標高度的方式: 1.男孩為父母的身高和,先加上13公分,再除以2。 2.女孩則是父母的身高和,先減去13公分,再除以2。 其中的13公分是男與女的平均身高差。

  3. 有些孩子在小學時3.4年級後突然長高許多成為班上最高的人,爸爸媽媽非常高興,結果可能在國高中後就不再長高,慢慢輸給其他後來居上的同學,漸漸坐到第一排去了,這時候才發現大事不妙就醫,其實幫助已經不大,這是性早熟常見的狀況。 骨骼的拉長主要是看骨頭兩端的生長板存在與否,在生長發育時,這裡的骨骼細胞分裂,使骨頭得以成長,約在青春期結束時,生長板也癒合,此後就不太會再長高。 孩子進入青春期後,受到性賀爾蒙的刺激,會開始出現第二性徵 (男: 喉結、睪丸增大;女: 乳房發育、月經等),同時也會刺激骨骼生長快速長高, 但患有性早熟的病童,因骨頭提早成熟,使生長板過快癒合,換句話說可能本來可以長5-6年,結果3-4年就不長了,因此病童成年後的身高會比預期的矮小。

  4. 2019年12月11日 · 『線上一鍵搞定三百分位』 不用麻煩,現在一鍵輸入,就可以知道: EX:三歲六個月的女孩,檢測值如下: 身高百分位:介於 25 ~ 50 之間,體重百分位:介於 50 ~ 75 之間,頭圍百分位:介於 50 ~ 75 之間 實測網站:http://health99.hpa.gov.tw/OnlinkHealth

  5. 2019年8月7日 · 現在美國有一個研究發現,女性在青春期的時候如果有固定做些比較激烈的運動,將來更年期之後的身高不會變矮,研究刊登在《更年期》期刊(Menopause)。. 美國New York州立大學傑出教授Jean Wactawski-Wende說,從他們的研究發現,青少女期間若是有經常 ...

  6. 2020年10月21日 · 嬰兒身高成長評估: 新生兒剛出生時平均落在50公分左右,前六個月平均會長2.5公分,一歲時大約會是出生時的1.5倍(70-75公分)。 一歲後每年會長高約5-6公分, 若小於4公分就需要注意,最好請專業兒科醫生評估檢查。

  7. 2020年1月13日 · 舉個實例,有一位媽媽身高約一百五十公分,她帶著四年級已經長到一百四十五公分的孩子來,媽媽起初認為按照孩子生長的狀態,再多長幾個五公分有什麼難,但是她不知道孩子的骨齡已經超齡。 當骨齡超前於實際的年齡,那代表著這孩子身高的成長快到終點了! 骨齡是什麼呢? 骨齡指的是骨骼的年齡,人體的骨骼有自己的生長規律,每個人的生長速度都有自己的步調,所以就算是同年齡的孩子,他們各自的生長速度也不一。 此外,在骨頭結構中,骨頭上下端具有稱為「生長板」的軟組織,這個組織可以不斷分裂與增殖。 人體的骨頭「長大」的機制,大致為由腦下垂體分泌生長激素,生長激素作用於肝臟,肝臟分泌出生長因子,使骨骼開始生長。 骨頭的生長是形成軟組織也就是軟骨,再從軟骨轉變為硬骨,在此過程中,人體就會因骨骼生長,在體型上長高長壯。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