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8年9月25日 · 一整天下來,至少收發 150 封 email、參與 6 場會議,平均工作時間 11 個小時,這是台灣恩益禧(NEC)總經理佳怡的日常。 即便工作忙碌,佳怡下班後還是能留給家人 2~3 個小時,「道理其實很簡單,我每天一定做到今日事,今日畢。 」佳怡自豪地說, 只要到了下班時間,收件匣的未讀提示一定是零,這是十幾年來養成的好習慣,也是達成工作與生活平衡的不二法門 。 一開始接任主管時,佳怡每天都很焦慮,擔心工作做不完,腦袋總是處於高速運轉的狀態,不僅工作無法順利完成,還把個人情緒帶回家裡。 直到有次先生提醒,「你沒發現當你在家裡打開電腦,就沒有人敢接近你了嗎? 」佳怡才驚覺,自己的生活竟然只剩下工作。 她想,自己一天的工時已經夠長了,回到家所剩不多的時間,應該專注陪伴家人。

  2. 2018年5月17日 · 經理人熱門 八分生活熱門. 分享. 收藏. 一位高階主管,底下有萬名員工,卻為了家中私事請假出國;董事長已經特地打電話要他回來開會,他卻以人已登機而拒絕。 如果公司有這樣的總經理,依照 《勞基法》 的規定,能不能直接把他開除? 以下是過去曾發生的實際判決案例。 (高等法院 103 年度重勞上字第 33 號民事判決) 案例摘要. 某知名電子製造商的總經理,為了協助女兒到國外就學報到及尋找住處,特別提前向公司請假 3 天。 不料,因祕書填錯假單、誤植請假日期,而漏掉了第一天的假未申請。 於是,這位總經理便口頭向董事長補請第一天的假。 然而,總經理請假的第一天,正是公司重要幹部會議召開的日期。

  3. 2020年6月18日 · 「老師,我胃痛,每天都睡不好,壓力好大! 」我說:「你要不要明天上班再跟主管說清楚,表達你真的很焦慮、擔心。 如果他再不找其他人手,遲早會出亂子,後果你也承擔不起。 」我再次確認這是不是她真實的狀態,她說:「對,沒錯! 一個星期後,她笑咪咪走進教室,看起來輕鬆許多。 她說,當她把話跟主管說完之後,主管立刻找了其他部門的人來幫她,她覺得簡直太神奇了,而且她也沒有矮人一截的感覺。 這次的突破,讓她超有成就感, 也發現原來跟主管溝通並沒有想像中那麼困難。 她仰起頭看看天花板說:「奇怪,以前為什麼說了沒用? 」我說:「可能是因為你以前並沒有重視自己的感受及需要。 就算跟主管反應,你語意的含糊可能讓他認為你還有承擔壓力的空間。 最後當你說出承擔不起後果的時候,如果真的出問題,壓力就會回到他身上。

  4. 2011年11月22日 · 1. 應付游手好閒型. 敵人招數: 大小事都推給你做,他什麼都不管,你成了他的救火隊,事事替他善後,所以也沒人注意到他天天打混;但你心理不舒服,感到被人剝削,因為工作分配不均。 優雅出招: 開門見山跟他把話說明白,你不能事事都幫他,弄到自己的份內工作都做不完。 如果他執迷不悟,找兩人的部門主管一起開會,把各人的工作範圍講清楚。 不然,你遲早會被過量的工作壓力擊垮。 2. 應付自命不凡型. 敵人招數: 他把挑毛病當成管理,不停地雞蛋裡挑骨頭,你若不幸被他逮到了問題,他會在眾目睽睽之下把你批評地一無是處。 優雅出招: 如果你懷疑他故意找碴,找個機會私下向他問清楚。 好好跟他解釋非建設性的批評沒有意義,不如直接了當地告訴你該如何改進。 3. 應付搶人功勞型. 敵人招數:

  5. 2018年7月16日 · 2018-07-16. 授權轉載 經濟日報. ShutterStock. 老闆假日還用 Line 交代工作,我能報加班? 勞動部這麼說. 經理人熱門 八分生活熱門. 分享. 收藏. Line 等社群軟體雖然方便連繫,卻成為上班族下班後的夢魘,甚至有勞工公務群組多達 80 個,到底算不算加班? 勞動部表示, 主管下班以 Line 交辦公務,要視指揮監督狀況及工作內容而定,若是勞工無權拒絕,一定要參與討論,事後要馬上處理者,一律算加班。 勞動部表示,現代勞動型態多元,並增加許多社群軟體,但如果勞工在雇主指揮監督下提供勞務,或受令等待提供勞務,都屬勞基法的工時。 如果是下班後以 Line 進行工作討論或交辦事項,勞動部表示,要視勞工是否無權拒絕?

  6. 2022年11月25日 · 年度最紅床墊!因大S、汪小菲爆紅的瑞典海絲騰(Hästens)皇室御用床墊特別在哪?售價多少?為何台灣企業家與明星都選用?以馬尾毛、羊毛調節空氣溫度⋯

  7. 2015年12月30日 · 最好的方式是,用以下這個兩問題自問,找出對於自己未來最有幫助的答案: 1.「這個決定,是否能促使我繼續往前走? 2.「這個決定,是否能讓我更接近理想的人生? 如果兩個答案都是肯定的,你也不用讓自己活得那麼痛苦,彷彿苦情的主角一樣,選擇轉身離開,一定能得到更好的機會。 簡而言之,逃需要冒險,留下也有必須面對的代價,簡而言之,人生若想要「獲得」,都會有「成本」。 人生只有一次,若遇到挫折,千萬別害怕修正,在工作上的一次失敗,不代表會葬送你的人生。 選擇離開現職之前,最後再問問自己,你現在的逃跑,到底是「單純缺乏勇氣」,還是因為想要「尋找更多的可能」呢? (本文取材自 《逃,是我贏的方式》 ,大是文化出版)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