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河魨毒素屬於神經毒素加熱也無法破壞中毒症狀包括輕微頭痛噁心嘔吐麻木頭暈無力具飄浮感和吞嚥困難等嚴重者甚至出現呼吸麻痺心跳減慢2到3毫克的毒素就足以讓人致命

  2. line. twitter. 內容提供/ 《技術服務季刊》 文、圖片提供/ 陳淑佩. 本所藉由多年農友送檢之農作物蟲害診斷鑑定結果加以分析及歸類對已建置的農作物害蟲診斷鑑定查詢系統提供更完整的資訊包括作物種類有害生物鑑定資料危害狀影像防治建議及相關網站的連結),並供給農友及研究人員查詢有害生物種類及其防治建議以達到防治重要農作物害蟲之目的。 害蟲類別分析. 提供農友及其他單位送檢農作物之有害生物鑑定、問題諮詢及防治建議等,皆屬於農試所應用動物組之農作物蟲害診斷服務範圍。

  3. 沙門氏菌一直是美國食物中毒的重大威脅來源每年約造成120萬例疾病與450人死亡臺灣在這波延燒的液蛋檢驗中也有將近一成驗出沙門氏菌沙門氏菌高居世界主要食物中毒原因之一管理雞蛋中的沙門氏菌已是全球性的議題。 來看美國作為世界第二大產蛋國,如何落實農場源頭管理,以監控、防治沙門氏菌。 全球性的人畜共通疾病——沙門氏菌感染症. 沙門氏菌感染症是全球最常見的人畜共患疾病之一,發病原因多是食用遭沙門氏菌污染的食物所致。 根據美國疾病管制與預防中心,每年沙門氏菌約造成美國120萬例疾病與450例死亡,是導致美國食物中毒首要原因。 根據臺灣衛福部疾管署過去5年資料,臺灣共計發生86件沙門氏桿菌中毒案例,感染人數1748人,死亡人數為零。

  4. 20210816. 口述/黃振文 採訪.整理/陳慧萍 攝影/黃毛. 益生菌保健近年越來越受到重視,其實不僅人體需要益生菌,大自然中也存在許多微生物,幫助土壤和植物維持健康。 經過多年研究,目前已有不少植物的益生菌,被開發為生物肥料、生物農藥及微生物製劑等生物防治資材,幫助農民生產健康安全的優質農產品。 過去臺灣化學農藥使用氾濫,我小時候生長在農村,時常聽聞農民在田裡施用農藥中毒,或以農藥自殺的不幸事件,非常清楚農藥對農民造成的傷害,因此我自大學就讀植物病理學系開始,就致力研究非化學農藥防治作物病害的方法。

  5. 雞蛋會受到沙門氏桿菌的污染,大致來自4個途徑:一是產蛋母雞在雛雞時就帶菌;沙門氏桿菌原本就存在雞體內,經由母雞卵巢,直接垂直感染卵黃,也就是沙門氏桿菌在雞蛋成形前已存在卵黃內部。 最近很受重視的一株沙門腸炎桿菌(S. enteritidis)被證實可以在母雞生殖道生長,因此,感染此菌的母雞所生下的蛋都已被感染,不過這種垂直感染沙門氏桿菌的雞蛋比例非常低。 另外一個途徑就是雞蛋在泄殖腔遭到污染,因為雞隻的泄殖腔是生殖道與排泄道的共用出口,因此雞蛋在經過泄殖腔時,蛋殼極可能會受到雞糞與腸內細菌的污染。 第三個污染途徑就是雞蛋離開雞體後,在雞籠裡可能接觸到帶菌的飼料、墊料或雞隻糞便污染,這些污染來源可能來自入侵雞舍的動物或鳥禽,當沙門氏菌污染了雞蛋外殼,可透過蛋殼表面的裂縫或氣孔,侵入到蛋體內部。

  6. 20230212. 許多食物在特定狀況下對健康有不良影響會導致疾病甚或中毒其中竟包括餐桌上常見的馬鈴薯和玉米! (圖片來源/Filipp Romanovski@Unsplash) 內容提供/臺灣商務印書館 撰文/艾米・史都華 譯/周沛郁. 玉米、馬鈴薯、豆類和腰果之間有什麼共通點? 答案是,它們在特定的情況下都有毒。 世上最重要的一些糧食作物含有有毒物質,因此需要烹煮或和其他食物一起食用才安全。 其中有些作物因為曾將飢荒變成更悲慘的大災難,而舉世聞名。 玉米│ Corn. 學名: Zea mays. 美國原住民族深知如何儲藏這種當地作物才安全。 在傳統的食譜中,玉米必須加入熟石灰或氫氧化鈣這種天然礦物質,沒加熟石灰,就無法吸收玉米中的 菸鹼酸 (nicotinic acid)。

  7. 對策的關鍵首先就是早期發現。 若在蟲卵的階段發現的話就算幸運,不過產卵在葉背的卵塊尤其難以察覺。 捕殺的最好時機,就是剛孵化的幼齡幼蟲時期。 其實夜盜蟲要經過幾次脫皮,身體變成黑色後,才會開始轉變為夜行性,剛孵化的幼齡幼蟲通常都是聚集在同一片葉背啃食葉子。 遭到大量幼蟲從葉背啃食的葉片,會呈現參差不齊的網狀,所以只要摘除一片出現啃食痕跡的葉片,就能將數百隻夜盜蟲一網打盡。 如過錯過這個時機,幼蟲就會開始分散於四處,所以應該要隨時注意是否出現網狀啃食痕的葉片。 若要驅除於夜間活動的終齡幼蟲,應仔細觀察啃食後立刻出現的啃食痕及鬆軟的糞便。 就算沒有發現夜盜蟲的蹤跡,不過這就是熟齡幼蟲在夜晚食害蔬菜的證據,可以試著將挖掘出現啃食痕及蟲糞的植株基部周圍。 如此一來就能發現隱藏在土壤的夜盜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