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1年4月29日 · 心率是指每分钟心跳次数是心脏整体功能的体现安静心率范围为60-100次/在排除紧张等应激情况下只要安静心率处于这个范围都是完全正常的如果是窦性心律安静心率低于60次/分称之为窦性心律过缓超过100次/分则称之为窦性心律过速一些成熟跑者由于常年训练往往呈现安静心率低于60次/分的情况比如安静心率为50-55次/心率个体差异较大,从这个意义上说,有些人只要一跑起来心率就迅速上升也许也是正常现象,说明这些跑者心脏交感神经兴奋性较强或者心脏容易激惹,这本身构成了个体之间彼此的心脏差异,接下来我们重点分析为什么有些跑者一跑步心率就容易飙升? 导致跑步时心率飙升的原因.

  2. 2022年3月9日 · 今天就来单独跟大家聊一聊。 运动强度与心率的关系. 在我们平时的科普中,经常会提到这几个词—— 低强度(小强度)、中强度和高强度(大强度)运动。 怎么定义它的强度呢? 我们知道,运动强度越大,心脏对运动刺激的反应就会越明显、心率越快。 所以,主要还是根据心率进行划分。 2017年,中国国家体育总局的《全民健身指南》解读中对这个问题进行了解释,具体如下: 小强度运动: 对身体的刺激作用较小,运动过程中实测 心率一般不超过100次/分, 如散步等。 中等强度运动: 对身体刺激强度适中,运动时 心率一般在100~140次/分 ,如健步走、慢跑、骑自行车、太极拳、网球双打等。 大强度运动: 对身体的刺激强度较大,可进一步提高健身效果。

  3. 2023年4月12日 · 如果采用最大心率百分比计算运动时适宜心率,不同个体只要年龄相同,那么计算出来的运动时目标心率就是完全相同的,但其实每个人的运动能力、体质都是不同的。 举个例子☟. 年龄相同的甲乙两人,甲运动能力好,心跳跳到150次/分,可能还觉得很轻松,而乙呢,平时很少运动,心率达到150次/分可能就已经感觉很喘很累了。 因此,仅仅用最大心率百分比计算运动时目标心率可能存在一定误差。 有没有更好的考虑个人实际能力的心率计算方式呢? 有! 这就是大名鼎鼎的Karvonen计算公式,该公式不仅考虑最大心率,还考虑了安静心率,而安静心率往往从某种程度上能够反映运动能力。 Karvonen公式是如何计算运动时适宜心率的? 第一步: 计算你的最大心率:220-年龄.

  4. 心率是大众评价跑步强度的最客观指标,拥有一块心率手表已经成为越来越多跑者的标配。 理解了心率,基本上你也算明白什么是科学跑步。 衡量运动强度. 最常用方法. 计算运动时适宜心率最常用的方法是取最大心率百分比(%HRmax),如何计算一名35岁跑者75%最大心率呢? 1、计算该跑者最大心率:220-35=185次/分. 2、计算该跑者目标心率:185×75%=139次/分. 75%最大心率通常被认为是燃脂的最佳心率,这意味着该跑者在跑步时应当将自己的心率控制在139次/分左右。 当然,不同的心率范围对应不同的训练目标,如下图. 不同最大心率百分比对应不同运动目标.

  5. 2022年2月22日 · 当每分钟心跳次数小于60次时就属于心动过缓”。. 经常进行体育锻炼者,尤其是运动员等平素体质较好的人,会存在生理性的心动过缓。. 但不可忽视的是,病理性心动过缓可导致健康问题,严重者甚至可能致命!. 那么心跳慢到底好不好,让我们一 ...

  6. 2022年6月13日 · 心率恢复(heart rate recovery是指运动结束之后你的心率从较高状态下降的情况心率下降的速度和恢复至运动前安静心率水平的时间可以至少反映两方面的重要信息: 心脏功能水平,如果心肺耐力越好,在运动结束即刻心率下降速度快,反之则下降速度慢; 训练所带来的身体疲劳程度,这堂训练课强度越大,持续时间越长,越疲劳,在运动结束即刻心率下降速度慢,恢复至安静心率水平的时间越长,反之亦然; 为什么运动后. 心率不能马上下降到安静水平. 在运动结束后,此时肌肉已经不再承受负荷,也就是说身体已经处于安静状态,但你的心率、呼吸却不可能马上回到安静水平,你需要经历少则几分钟多则几个小时甚至十几个小时,心率、摄氧量才能逐渐下降下来。

  7. 在40岁以上剧烈运动过程中或运动后即刻出现心跳骤停或SCD 的人群中最常见的病理发现是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冠心病发病率和患病率均很高,有大量已确诊冠心病的人群有运动需求和运动习惯,对这部分人群,进行良好的运动前和运动期间风险评估尤为重要。 评估心肌缺血的检查方法包括运动平板试验、心肺运动试验(CPET)、负荷超声心动图、负荷心肌灌注显像(rMPI)、冠状动脉CT 血管造影和冠状动脉造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