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0年4月22日 · 面對COVID-19又稱新冠肺炎武漢肺炎威脅口罩是目前最有效的防疫物資台灣從1月底籌組口罩國家隊後從原本的日產188萬片經過3個月已日產1,500萬片陸續參與的66家口罩廠中不乏上市上櫃公司全速投入撐起產量的半邊天

    • 防疫帽1
    • 防疫帽2
    • 防疫帽3
    • 防疫帽4
    • 防疫帽5
  2. 醫療院所插健保卡就可得知民眾旅行史和接觸史是防疫期間的特別做法因為健保資料仍有涉及個資的疑慮但就算防疫期也難完全開放各單位讀取理想的方式是由地方衛生單位與消防單位連線讓救護員也能同步獲知救護對象的接觸史旅遊史及是否居家

    • 防疫帽1
    • 防疫帽2
    • 防疫帽3
    • 防疫帽4
    • 防疫帽5
  3. 2020年4月26日 · COVID-19. 公衛. 口罩 ,不僅是台灣此次對抗 COVID-19(又稱新冠肺炎、武漢肺炎)疫情 的關鍵武器,更意外打開「Taiwan」的國際能見度,口罩國家隊亦成國人團結抗疫最大的共榮與共感。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於1月31日起徵用一般醫用口罩與外科手術口罩,當時台灣口罩日產能是188萬片;3個月來,92條國家隊的生產線與口罩廠舊產能合計日產已達1,600萬片、足足提升8.5倍,朝向總統蔡英文所稱日產2,000萬片的目標邁進。 2月1日成軍的口罩國家隊,3個月來日夜趕工過程驚險,直到3月2日產量僅僅只有820萬片、落後行政院設定的目標,當時卡關的關鍵是什麼? 而92條口罩國家隊生產線,疫情過後會否成為「蚊子機」?

    • 防疫帽1
    • 防疫帽2
    • 防疫帽3
    • 防疫帽4
    • 防疫帽5
  4. 2020年4月10日 · 4月4日,指揮中心宣布搭乘大眾運輸工具應全面戴口罩。 (攝影/楊子磊) Q:搭乘大眾運輸,到底要不要戴口罩? COVID-19疫情初期,指揮中心不斷強調,一般民眾只有看病、陪病、探病者需要戴口罩。 2月7日衛福部網站便發布訊息,在捷運、公車等大眾運輸工具不必戴口罩,台灣目前沒有社區感染情形,只要遵守口罩使用三時機:看病、陪病、探病的時候要戴,有呼吸道症狀者應戴口罩,有慢性病者外出建議戴口罩,就能有很好的保護網。 搭乘通氣量足夠的大眾運輸(如公車、捷運、高鐵),不用擔心不戴口罩會被感染。 不過到了4月4日,指揮中心宣布搭乘大眾運輸工具應全面戴口罩,未戴者不聽勸最高可罰1萬5,000元。

    • 防疫帽1
    • 防疫帽2
    • 防疫帽3
    • 防疫帽4
  5. 本文將以公共衛生基本原理審視台灣公衛體系及其傳染病防治並分析趨於個人主義的防疫策略恐無助將朝向醫療化商品化及市場化傾斜的公衛體系拉回正軌台灣早期公衛政策:「預防優於醫療的社區防疫擊敗多種傳染病. 公共衛生是門經由社會集體、有組織的力量,預防疾病、促進健康、延長壽命的科學與藝術,其體系包括預防與醫療兩大部門。 它有兩大基本原理: 預防為主、治療為輔。 強調「公共性」、「集體性」、「組織性」。 人類健康及生命深受政治、經濟、社會環境影響,因此公共衛生問題有明顯的「公共性」,必須經由社會集體、有組織的力量來推動,才能有效促進全人口──而不是個人──的健康。 基於全民健康問題的「公共性」,政府有責任與民眾集體、有組織地共同推動促進及維護人民健康的公共衛生工作。

  6. 2023年1月17日 · 林彥廷. 設計. 江世民. 數據分析/柯皓翔;核稿/楊惠君;責任編輯/陳思樺、黃鈺婷. 2020年1月21日開始台灣進入了漫長的COVID-19新冠疫情時代口罩隔離快篩封境足足3年之久。 你還好嗎? 身邊的親人還平安嗎? 疫情3年,大家都失去了許多寶貴的東西,也被迫建立起新的生活守則和態度。 過去3年,光是官方統計數據,全台即有逾920萬人感染,平均每2到3人就有一人確診;更有1萬5千人不幸罹難,新冠病毒極可能是2022年國人第三大死因。 每一個數字底下,都是我們一起走過的路和必須面對的挑戰,《報導者》統整疫情爆發以來7個關鍵數據,解析數據下台灣防疫的利弊、以及與國際的差異。 數據1:感染率39.2% 與英美日相當,但實際感染人數可能為官方統計2至3倍.

  7. Q1. 為什麼病毒與疾病命名變來變去? 2019-nCoV、COVID-19、SARS-CoV-2、武漢肺炎、新冠肺炎病毒、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光是名字,這個新病毒和疾病就話題不斷。 其實,眾多名字可分成三大類: 病毒名稱、疾病名稱、疫情俗稱。 2019-nCoV、SARS-CoV-2為病毒名稱。 2020年1月12日,世界衛生組織(WHO)透過病毒基因序列確認,「武漢肺炎」元兇是新型冠狀病毒株,以病毒命名的慣例「年分加種類」,命名為2019-nCoV、即2019新型冠狀病毒。 2月11日,國際病毒分類委員會認為,2019-nCoV屬於SARS相關冠狀病毒種,重新把該病毒定名為「SARS-CoV-2」。 COVID-19、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則是這隻新型病毒引發的疾病名稱。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