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陳澄波 (臺灣話: Tân Têng-pho,1895年2月2日—1947年3月25日),台灣嘉義人, 日治時期 及 戰後時期 油畫家, 決瀾社 和藝苑繪畫研究所成員。. 1926年以一幅《嘉義の町はづれ》(現稱為《嘉義街外》)的作品,入選第七回 日本 「帝國美術院展覽會」(簡稱 ...

  2. 陳澄波一生活躍於台灣、東京和上海畫壇,他畫作中的台灣風土氣味,足見其關愛台灣這片人情土地之心。 回台後,陳澄波陸續成立了「七星畫壇」、「赤陽畫會」及「台陽美術協會」,致力於台灣美術發展。

  3. 1933年,陳澄波返回臺灣定居,次年,便結合全島畫友組成「臺陽美術協會」,成為迄今仍然活躍的全臺最大民間美術團體。 而在創作上,也拋棄一切束縛,盡情地發揮自我的熱情,為故鄉留下大批動人的畫

  4. 陳澄波在五十二年的生命歷程中,留下了大批可觀的作品與史料,除了較為熟悉的油畫水彩膠彩等作品,也包括一般人較為罕見的炭筆素描、水墨、書法、淡彩等;而存留的史料如照片、明信片、書信等,更是見證了一個動盪時代的珍貴資產。. 基於上述的 ...

  5. 本網站結合相關研究成果及資訊技術,透過十個主題將陳澄波先生作品、書信、照片、剪報、個人收藏等資料加以視覺化呈現,營造一個立體的時空脈絡 來閱讀與認識陳澄波先生所經驗的生命與時代。. 從北緯23.5°出發 陳澄波 Starting Out from 23.5°N : Chen Cheng-po ...

  6. 1924年陳澄波結束教職生涯遠赴日本東京美術學校留學,並於畢業後進入同校的研究所繼續深造。 1926年憑油畫作品〈嘉義街外〉入選第7屆帝國美術展覽會,成為臺灣畫家入選帝展的第一人。 研究所畢業後,陳澄波選擇到上海任教,直到1932年「一二八事變」爆發,眼見局勢越趨動盪,遂於翌年返回臺灣。 返臺後的1934年,陳澄波與廖繼春(1902-1976)、顏水龍、李梅樹(1902-1983)等多位藝術家共同創組臺灣最大民間繪畫團體──臺陽美術協會,並定期舉辦畫展。 正是為了籌辦臺陽美協的會務與展覽,陳澄波多次北上與楊三郎(1907-1995)等人進行討論,並趁空閒時和畫友相約到近郊的淡水寫生,留下為數不少的素描稿(圖13-14)與至少十餘幅尺寸大小不等的系列油畫作品

  7. 返臺定居後以故鄉景物為關懷重點,作品囊括淡水嘉義、臺南等地之寫生作品,展現臺灣風景的迷人特質。 創作之餘,陳澄波亦積極參與臺灣美術運動,如1926年參與成立七星畫壇,1934年與楊三郎、廖繼春等人共同創辦臺陽美術畫會,1940年協助嘉義地方青年成立青辰畫會等,臺灣光復後擔任首屆省展評審與嘉義市議員,對臺灣藝術風氣的提振貢獻甚深,惜於1947年,受二二八事件牽連身亡,留給畫壇無限的驚愕與惋惜。 臺灣畫家,1895-1947。 教師,嘉義公學校,1917-1920。 教師,水堀頭公學校湖子內分校,1920-1924。 會員,七星畫壇,1926-1929。 顧問,綠榕會,1927-1929。 會員,赤陽洋畫會,1927-?

  8. 波哥的生活用具. 戶外美術館. 名單之後:臺府展史料庫. 影音庫. 地址:台北市延平北路一段47號5樓之三. E-mail: ccpf1999@gmail.com. 電話: 02-25560109. Add:5F-3, No. 47, Sec.1, Yanping N. Rd., Datong Dist., Taipei City 103, Taiwan. E-mail: ccpf1999@gmail.com.

  9. 陳澄波作於1932年1月的淡彩裸女作品。 以簡要的線條勾勒出模特兒側臥的姿態,並用 淡黃打亮女體身軀,再以粉紫、淡綠繪製背景。

  10. 2012年2月18日 · 陳澄波(1895-1947)為第一位入選日本帝展的台灣畫家,也是台灣近代美術發展先驅。 陳澄波從台灣、日本、中國等地的旅居經驗中,累積了豐富的藝術創作體悟與能量。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