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7年10月19日 · [論文來源] The Gut Microbiota of Healthy Aged Chinese Is Similar to That of the Healthy Young.發表於 mSphere《美國微生物學會期刊》 此論文研究單位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學勞森健康研究所與江蘇省鎮江天益健康科學研究院,他們發現了健康的老化與腸道健康

  2. 2016年11月17日 · 近年來,由於文明進步所帶來的環境污染及飲食習慣改變等因素,過敏疾病有逐年增加的趨勢。根據研究指出:目前在台灣,過敏性鼻炎、過敏氣喘、異位性皮膚炎、蕁麻疹、過敏性結膜炎…等過敏疾病的總和盛行率超過30%,也就是說「每三個寶寶中,就有一個可能是過敏兒」。

  3. www.dr1bio.com › blank-3/2/2016-12 › 08肥胖與氣喘的關係

    2016年12月8日 · 動物模型研究. 餵食高油脂飼料引起肥胖的老鼠加上ova致敏後,血清與肺部的TNF-a均比正常體重致敏鼠較高,但是血清中ova specificIgE一樣;經由減重後,肥胖致敏鼠改善呼吸道敏感度,以及降低肺部TNF-a之效果。 有研究顯示餵食高油脂飼料引起肥胖的老鼠,呼吸道敏感度高與NLRP3 inflammasome 啟動IL-1分泌,刺激肺的內生淋巴球 (非T cells)分泌IL-17a有關13。 這些研究顯示肥胖誘發氣喘機制並非經由增強specific IgE機制,而是經由內生性免疫機轉。 有論文指出肥胖老鼠腦部缺乏leptin sensitivity導致高副交感神經刺激氣道肌肉而引起氣道收縮,這機轉可解釋肥胖氣喘病人對於類固醇反應不佳的現況。 減重是否能改善氣喘.

  4. 2017年5月25日 · 麥克馬斯特醫學副教授胃腸病學家Premysl Bercik博士抔示「這項研究顯示了,攝取特定益生菌可以改善腸燥症患者的腸道症狀與心理問題,這不僅治療功能性腸胃疾病患者且對原發性精神疾病患者開闢了新的治療途徑。」 腸燥症是世界上最常見的胃腸道

  5. 2017年5月23日 · 腦海綿體畸形屬於常見的血管畸形,人群發病率約0.5-1%,佔總中樞神經血管畸形的10-20%[2]。 最麻煩的事情在於,它會誘發癲癇和中風,而且目前完全沒有藥物能夠阻止它。

  6. www.dr1bio.com › blank-3/2/2016-05 › 03異位性皮膚炎

    2016年5月3日 · 過敏兒常會在出生後1~2個月大時,在雙頰及前額出現乾燥脫屑的濕疹 (異位性皮膚炎),之後容易演變氣喘與過敏性鼻炎。 這樣的過敏反應發展進程就是所謂的過敏疾病進行曲(異位性皮膚炎→氣喘→過敏性鼻炎)。

  7. [論文新知] 新式基因療法或許將會徹底拯救過敏患者. 澳洲昆士蘭大學的研究出一種新式基因療法,有機會能夠讓過敏和哮喘的患者 「一勞永逸,永絕後患」。 [論文來源] Allergen-encoding bone marrow transfer inactivates allergic T cell responses,... [論文新知] 首次明確證實益生菌與改善憂鬱症之間的有明確關係. 加拿大麥克馬斯特大學的研究發現。 益生菌不但能幫助消化不良,亦緩解憂鬱症的症狀, [論文來源] Probiotic Bifidobacterium longum NCC3001 Reduces Depression Scores and Alters Brain...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