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4年1月11日 · 臺灣前總統馬英九8日接受DW國際新聞總編Richard Walker和臺北辦事處主任鄒宗翰專訪,他見證下的“藍白合”最終失敗收場。 他強調,本次臺灣總統大選是一場“戰爭與和平”的選擇。 以下專訪內容在不影響原意與脈絡的情況下,經編輯整理刊出。 DW:讓我們來談談近期新聞。 過去幾天,中國一直向臺灣送出空飄氣球,昨天(1月7日)至少有一個飛越臺灣。 您對此有何看法? 馬英九:顯然中國大陸非常關注這次選舉,尤其是民進黨的候選人,他主張台獨至少10到20年,我相信您有看到相關的內容。 我想這就是中國大陸這麼做的原因,他們有點擔心這樣的人。 DW:我們待會會談到賴清德先生。 回到氣球問題,您認為中國用這些氣球合理嗎? 馬英九:是什麼類型的氣球呢? 為了天氣? 或者為了情報收集等等。 DW:您說呢?

  2. 2024年1月10日 · 總統馬英九接受德國之聲專訪,表示緩和兩岸緊張須用和平方式對話,而非著重武力備戰;當被追問是否信任中國領導人習近平時,馬英九說就兩岸關係而言「必須相信」對方。

  3. 2024年4月10日 · 中共總書記習近平今天下午4時在北京人民大會堂會見訪問中國大陸的前總統馬英九。 習近平宣稱,中華民族一路走來,書寫海峽兩岸不可分割的歷史,「兩岸同胞都是中國人,沒有什麼心結不能化解、不能商量」。 馬英九與習近平睽違9年再度會面,中國大陸方面今天安排在人民大會堂東大廳供二人會晤。 與2015年新加坡舉行的「馬習會」不同的是,馬英九先後稱習近平為「習總書記」與「習近平先生」,但習近平僅稱馬英九為「馬英九先生」。 習近平在屏風前等待馬英九到來,雙方見面後握手達16秒。 先致詞的習近平說,「馬先生」素有民族情懷,堅持「九二共識」,反對台獨,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促進兩岸青年交流,致力振興中華,「我對此高度評價」。

  4. 其他人也問了

  5. 2024年1月11日 · 近日馬英九前總統接受德國之聲的專訪,馬先生最值得關注的看法是「無論台灣如何自衛都永遠無法抵禦與中國的戰爭, 也永遠無法獲勝,他們太大了,比我們強太多了.....

  6. 2023年2月5日 · 馬英九指出,核能已被國際認為是綠色能源,台灣應該使用可再生能源來替代煤炭或天然氣,而非取代核電。 隨著核二、核三廠的年限逐漸到期,台灣並沒有跟上其他國家「延役核電」的腳步,而是任憑核電廠走向除役,美國對台灣的缺電危機,表現出愈來愈明顯的擔心與警告。 特派員考夫曼 (Alexander C. Kaufman)訪問了台灣各界的人物,包括支持核電者的意見,與反對核電的民進黨政府,作者在有意無意間,透露了對台灣執意反核的憂慮。 考夫曼曾前往核四廠看過,他是這樣描述的「這座設施被鐵絲網圍起來,就像一座廢棄的堡壘,瘋狂的科學家可能會在那裡進行禁忌實驗。 …它的主體是笨重的沒有窗戶的立方體,還有一個看起來像煙囪的東西。

  7. 2023年3月20日 · 今周刊編按:前總統馬英九將於3月27日至4月7日赴中國祭祖,還將率領30名青年學生與大陸多地大學生交流,對此,國民黨回應,尊重馬前總統辦公室規劃,也對馬前總統訪中致上祝福之意。 馬英九基金會執行長蕭旭岑召開記者會表示,此行是前往中國祭祖,馬英九的3位姐姐、1位妹妹都會同行,而太太周美青有事不會前往。 至於馬習會都互稱先生,這次去中國也是稱先生,對岸會用尊重、禮遇和安全的方式接待。 對於是否會臨時安排去北京,蕭旭岑表示,行程很滿,不會臨時到北京,也不會會見北京相關人事,有關維安的部分則尊重國安局相關安排。 國台辦發言人馬曉光周一 (10/20)上午表示,大陸方面歡迎馬英九先生來大陸祭祖、參訪,並帶領台灣青年學生前來交流。 馬曉光表示,慎終追遠是中國人的傳統,清明節祭拜祖先是兩岸同胞共同的習俗。

  8. 2024年3月31日 · 前總統馬英九將於4月1日至11日,率領「大九學堂」20名青年學子,前往中國大陸廣東、陝西與北京,進行為期11天的參訪交流,而馬英九基金會執行長蕭旭岑今也公布參訪行程,訪團將在4月7日抵達北京。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