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駱以軍之名意謂著一種超越經驗而創生經驗的絕對文學。. 駱以軍,1967年生於台北,大學時開始創作,曾獲台灣文學獎(2009)、紅樓夢獎(2010)等多項重要文學奬。. 他的作品以當代台北都會的存有模式為內核,以各種異質經驗、電玩、傳聞、新聞事件、臉書 ...

  2. 駱以軍 (1967年3月29日 — ), 台北縣 (今 新北市 )人, 臺灣 作家,寫作文類以小說及散文為主,經常擔任各大文學獎的評審。 生平、寫作風格與評論 [ 編輯] 台北市立成功高級中學 、 中國文化大學 中國文學系文藝創作組學士、國立藝術學院(現稱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 )戲劇學研究所碩士。 駱以軍的作品包括小說、詩、散文及文學評論,曾獲多項重要華文文學奬,且作品多次獲選《 中國時報 》與《 聯合報 》年度十大好書,2007年並參與愛荷華寫作計畫。 大學時期從森林學系轉系至中國文學系文藝創作組,適逢小說家 張大春 、 楊澤 、 翁文嫻 等人於該系任教,駱以軍得以受到這群優秀的 臺灣文學 創作者啟蒙,開始創作,並參加該系文學創作社團「世紀末」。

  3. 2024年4月4日 · 您好,我是駱以軍。 在這裡向各位推薦一本新書,鄭穎的《戀物》。 這些年,一些朋友每每見到我的本人、見到我的小說,會問我一個問題,說:「您看起來長得這麼像鍾馗,您的小說又這麼恐怖,您的妻子扛得住嗎?

  4. 大家好 第一次,也是正在看駱以軍的作品「臉之書」。 覺得駱的文筆有點新鮮。 但又有種多餘垂重感。 其它作品不清楚,但在「臉之書」裡很喜歡在字裡行間使用括弧號以註釋文字。

  5. 2024年5月12日 · 駱以軍召回年少時文學啟蒙時光, 面對生存的惘惘威脅,如何經歷讀小說「最初的撼動」! 透過26篇經典深談與讀者共情,

  6. 2020年1月7日 · 編過年度小說選,常任各大文學獎評審。. 曾獲二 一八第五屆聯合報文學大獎、第三屆紅樓夢獎世界華文長篇小說首獎、台灣文學獎長篇小說金典獎 ...

  7. 2021年7月28日 · 在華語文壇佔據一席之地的駱以軍竟然剽竊小說課學生的故事。 若依照學生的說法,《明朝》中還有可能抄襲其他作品,令人想起永邦抄襲鳥之詩、葉永青抄襲Christian Silvain;江孟芝讓花豹有了「石虎」的新名字;谷阿莫堅持「二次創作」。 (謝謝人3 x steal3時常整理抄襲記錄,也別忘記人二還是很愛「致敬」) 於是《明朝》的問題確實不在於「政治意識」,而有更需要探討的問題:「《明朝》到底想要建構一個什麼樣的書寫? 《明朝》的「政治意識」確實可以討論,作品中持續使用大量中國文化符碼,就如2019年11月11日八旗文化編輯富察在朱宥勳評論後於臉書提出的問題:「我覺得很難說駱以軍投降『中國』,但可以討論他是否投降了『文化上的中國性』。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