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3年10月31日 · 「n⁷」設計廠商鴻華先進(2258)23 日舉辦創新板上市前業績發表會,宣布「n⁷」預購單數突破 8000 輛,熱門程度可見一斑。 預售超預期,納智捷將衝擊市場?

    • 他 1986 年加入日產 2019 年爬到副營運長
    • 裕隆與日產合作數十年 雙方關係密切
    • 關潤與鴻海結緣 可能起於一年半前之合資事業
    • 關潤、日本電產、電動車與鴻海

    先來看看關潤的背景。 根據鴻海公告,關潤於 1984 年畢業於日本防衛大學校(相當我國的國防大學)機械系,1986 年加入日產汽車公司,並於 2019 年擔任雷諾 - 日產 - 三菱汽車聯盟副營運長。 不僅如此,他也曾在日產汽車的中國合資事業東風汽車公司擔任總裁,對於汽車及零組件產業的營運管理非常熟悉。 2019 年底,關潤揮別老東家日產,跳槽至全球最大微型精密馬達製造商日本電產集團(Nidec),歷任總裁、執行長及營運長等職位,一度被視為創辦人永守重信的接班人,但卻在 2022 年 9 月以「為了扛起公司業績持續惡化的責任」為由,辭職下台。

    從公開資訊來看,關潤與台灣企業界的交集,最初可能是因為日產與裕隆汽車的長期合作關係。 根據裕隆官網,1953 年裕隆成立後,不僅成功試造第一輛吉普車,也開始與美日同業簽訂合作契約,除了成為日產全球第一個海外授權生產汽車的公司,並生產各種汽車零件,逐步提昇台灣汽車的自製率。 1999 年,裕隆投資日產菲律賓廠,正式前進東南亞市場;2000 年 11 月與雷諾汽車簽約,正式取得雷諾汽車台灣總代理權。 2003 年 5 月,裕隆汽車分割為裕隆汽車及裕隆日產汽車兩家獨立公司。 裕隆汽車成為全方位專業汽車代工廠,實現成為製造服務業之願景;裕隆日產汽車則專注經營 NISSAN 品牌在台灣與亞洲的業務,並擴大與日產之合作,參與在中國大陸汽車市場的運作。

    但若時間拉得更近,關潤與台灣的往來,甚至應該是與鴻海結緣,極可能是從 2021 年 7 月前後開始的。 當時鴻海宣布,將與旗下鴻華先進及日本電產(NIDEC),共同商討在台灣成立三方合資公司,主攻馬達電機系統及車用電機產品的研發、生產及銷售。 在這個時間點,關潤是日本電產的社長,也就是全公司第二號人物,僅次於創辦人暨會長永守重信。

    鴻海宣布這項消息的當天,正是日本電產的業績法說會。 日本經濟新聞報導,當時關潤對此在法說會上說,「電動車用的馬達,將是公司成長的最大支柱」。 在此之前,日本電產已經加入鴻海成立的電動車開放平台 MIH。日經報導提到,市場一直謠傳鴻海將是蘋果製造電動車的可能代工廠商,而日本電產希望透過鴻海代工生產的電動車,衝高在全球電動車用馬達的市佔率。 日本電產在創辦人永守重信擘劃下,訂出了 2030 年要賣出 1000 萬個電動車馬達的遠大目標,因此該公司與鴻海成立合資公司有其邏輯。 2021 年 2 月,時任日本電產營運長的關潤,在接受媒體訪問時就說過,「進入電動車領域的任何一家新公司,對我們都是機會。我們對蘋果有很高期望,蘋果在其他領域也是我們的重要客戶。」 時間回到 2019 年 12 月底,也就是...

  2. 2024年5月6日 · 小資存股族最愛的標的不是台積電(2330)、鴻海(2317)! 統計 2024 年截至 4 月底台股零股交易日均量,擁有 77 萬受益人的群益台灣精選高息 ETF(00919),以 157 萬股奪下零股交易王寶座,受到小資股民歡迎,前十名當中多達 6 檔為高股息 ETF。

  3. 2021年3月30日 · 根據研究機構 Facts & Factors 於今年 1 月的報告,2019 年全球電動車產值已達 1400 億美元,2026 年則預計達到 7000 億。 鴻海是蘋果最大的手機代工廠,但隨著電動車市場的爆發,鴻海也期望儘快切入電動車產業能夠帶動集團成長,並寄望 2025 到 2027 年能在電動車產業取得 10% 的零組件或組裝服務占有率。 延伸閱讀: 鴻海、和碩分頭搶吃 Apple Car、特斯拉供應鏈! 電動車到底有多熱? 鴻海以其擅長的生產線管理為基礎,並於去年 10 月組建的 MIH 電動車開放平台,希望能逐步取代日趨成熟的智慧手機產業,成為下個世代的成長動力。

  4. 2022年3月7日 · 鴻海旗下鴻華先進自主開發的電動巴士 MODEL T,3 日正式交付給高雄客運,接下來會在高雄 24 區公車路線營運。 MODEL T 是第一款以 MIH 商用車平台為基礎,所生產出來的電動巴士,也是鴻海第一款正式上路的電動車產品。

  5. 2022年3月23日 · Model C將在10月預售,推測將是納智捷電動車. Model C為一款在 2021 鴻海科技日上推出的電動休旅車(SUV),是使用鴻海開放平台打造的首款車型,提供 5+2 人座的舒適空間,0~100 公里加速度僅需 3.8 秒,續航力則為 700 km。. 劉揚偉透露,預計今年 10 月 18 日鴻海 ...

  6. 2024年4月15日 · 2023 年,以生技醫療企業合一(4743)虧損最多,達到 13.13 億元,平均每位董事酬金約 27.6 萬元;高端疫苗 2023 年大虧 11.6 億,平均每位董事酬金 94.9 萬。 高爾夫球代工界龍頭明揚(8420)因屏東工廠大火,2023 年稅後虧損達到 9.3 億,平均每位董事酬金仍有 30.6 萬;虧掉半個股本的網家(8044),稅後虧損達 6.59 億,資本幾近腰斬,平均每位董事酬金達到有 58.9 萬。 「上市企業」平均每位董事酬金排行(依酬金排行排序) 「上櫃企業」平均每位董事酬金排行(依酬金排行排序) 根據 公開資訊觀測站 ,上述統計資訊是由各該公司輸入後由系統公布,資料來源如有錯誤,遺漏或虛偽不實,均由各該公司自行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