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4年3月25日 · 台灣媽祖神像以黑面最多,起源應與泉州崇武島的黑臉三媽有關。黑面媽祖的意義有兩種說法,一種是取媽祖公正凶悍、救苦救難的形象;另一種是 ...

    • 2 分鐘
    • Yahoo奇摩新聞編輯室
  2. 2017年4月11日 · 農曆三月廿十,村民在村中王爺帶領下,依例前往港口宮請媽祖回村遶境,當隊伍走到該戶人家時,神轎與乩童紛紛擾動起來,此時三媽與王爺便四處巡視,突然前往該戶人家門口空地停住,此時,三媽就採「生童」,跟著王爺乩童,將七星劍往地上一 ...

  3. 2021年4月18日 · 一年一度的白沙屯媽祖進香已經回鑾,有網友好奇,當媽祖出巡時,廟裡由誰坐鎮?. 原來媽祖也有分身,除了「大媽」以外,廟方還會再刻「二媽 ...

  4. 2017年5月11日 · 「粉面媽」象徵默娘成仙之前也是凡人;「金面媽」象徵媽祖成仙后,得道之身;「黑面媽」象徵聖母奮勇救苦救難的精神。 孔兆雲《六尊開基媽祖初考》提到,宋真宗咸平二年 (公元999年),朝廷敇封建平海媽祖行宮,用上等樟木雕刻媽祖神像六尊 ...

    • 臺灣人這樣叫媽祖
    • 信徒愛媽祖,瘋組後援會
    • 神界的百變天后
    • 民間信仰

    大家一定常聽說媽祖還有大媽、二媽、三媽⋯⋯這是依照廟裡神像雕塑時間前後來依序編號的。一般來說,最早的「開基媽」是「鎮殿媽」,置於大殿讓人祭拜,這是大媽;鎮殿主神座前經常有陪祀的神像,這是二媽;進香、遶境或辦事時,鎮殿媽和二媽如果外出了,廟中豈不無主神?所以另外再做一尊「出巡媽」,這就是三媽了。因此,臺灣俗諺便說:「大媽鎮殿,二媽吃便,三媽出戰」。

    另外,有些廟宇還有媽祖會會長、每年輪流做莊的正副爐主、信徒請神像回去供奉等,所以就會多到六、七,甚至八、九媽了。編號眾多的媽祖中,有各自信徒組成的「後援會」,其中因為三媽最常負責出巡,所以「三媽會」是最常聽聞的;另外「六媽會」組成較晚、較年輕,但相傳媽祖在家排老六,所以是六媽,因此在媽祖會裡也頗為活躍。

    臺灣媽祖的臉部顏色常見的有三種,分別為膚色(粉面媽)、金色(金面媽)、黑色(烏面媽)。 膚色是人格化的表現,意在親民,是臺灣神明中最常見的;金色是得道象徵,有至尊無上之意,只有天帝級神明或佛祖才會用上,媽祖是唯一天后,自然可以用金面;至於黑面,臺灣神像除了原始造型就是臉部黑色(如包公、中路財神爺)或黑銅、黑木、黑石雕塑原色呈現(如清水祖師爺)外,極少刻意將臉部漆成黑色,所以「烏面媽」是媽祖崇拜中廣為流傳的特殊信仰,甚至有學者認為,烏面媽在臺灣媽祖裡所占的比例最高。 烏面媽的來源有二:一是鹿港天后宮香火鼎盛,媽祖神像長期受香火薰陶,從粉色變成烏黑色,因此稱為「烏面媽」;二是特意漆成黑色,以顯救苦救難的莊嚴神聖。 此外,還有一說較少為人接受,漢族習俗閨女未嫁而亡或死於非命是為陰神,而媽祖升天時為...

  5. 傳說黑面三媽是泉州崇武島上的一尊媽祖神像,其臉部為黑色,故稱「黑面三媽」。 這種獨特的外觀不僅象徵著媽祖公正無私、救苦救難的形象,也被視為香火鼎盛、靈力強大的證明。

  6. 由一張明信片牽起與 #黑面三媽 的緣分。故事從民國78年(1989)台灣電視公司播出電視劇(#媽祖外傳),並使得 #溪北六興宮 的 (#黑面三媽)成為家喻戶曉的名詞。也開啟了 #楠西聖濟宮 與 #溪北六興宮 的故事。

    • 3 分鐘
    • 2.4K
    • 楠西聖濟宮媽祖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