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若原始分數為0分者即為0級分,所以只要有分數則不會是0級分。. 因為共有五考科,所以學測總級分最高可達75級分(111年度起數學分為A跟B兩考科,因此共有六考科90級分),在五取四的制度實施後基本上滿分為60級分。. 級分之換算先以該科前面1%考生(取 ...

    • 日期
    • 測驗目標
    • 考試科目
    • 考試時間
    • 課綱範圍
    • 題型
    • 計分
    • 歷屆級分換算表
    • 標準
    • 成績使用之主要招生管道

    現今學測的日期大都訂在農曆過年之前。 近幾年大學學測的日期如下: 1. 2011年1月27、28日(星期四、五) 2. 2012年1月17、18日(星期二、三) 3. 2013年1月27、28日(星期日、一) 4. 2014年1月18、19日(星期六、日) 5. 2015年2月1、2日(星期日、一) 6. 2016年1月22、23日(星期五、六) 7. 2017年1月20、21日(星期五、六) 8. 2018年1月26、27日(星期五、六) 9. 2019年1月25、26日(星期五、六) 10. 2020年1月17、18日(星期五、六) 11. 2021年1月22、23日(星期五、六) 2022年開始之學測為108課綱適用之題型 1. 2022年1月21、22、23日(星期五、六、日)

    學測主要是為大學校系初步篩選學生而設計,其測驗目標為下列四項,用來評量考生: 1. 是否具備高中生應有的基本學科知能 2. 是否具備接受大學教育應有的基本知能 3. 通識導向,結合生活或整合不同領域 4. 重視理解與應用的能力 自108年學測起,改以科目自由報考的方式選擇專業人才。

    國文(分為選擇題和寫作)、英文、數學(代數、幾何)、社會(地理、歷史、公民與社會)、自然(生物、物理、化學、地球科學)。 98學年度起,社會考科以「公民與社會」取代「三民主義與現代社會」。 108學年度起,大學科系至多採計四科,考生可依照理想大學科系的需求門檻選擇科目報考,由五科必考改制為五科選考(大學端最多採計四科)。 111學年度起,考題採用混合題型、並使卷卡合一,考試科目包括國文考科(含國語文綜合能力測驗與國語文寫作能力測驗)、英文、數學A、數學B、社會、自然等考科。考生可自由選考科目,各科成績均採級分制,用於個人申請入學時各科最高為15級分,用於考試分發入學時各科最高為60級分。

    國文:拆成兩部分,選擇80分鐘,國寫90分鐘(108年前適用),英文及數學:100分鐘(特殊考生另有規定),社會及自然:110分鐘(108年起適用),但考生必須遵守下列規定: 1. 每節(科)考試前5分鐘打預備鈴(第一聲鈴響),考生得入場準備。 2. 考試開始鈴響起(第二聲鈴響起),考生即可開始作答;考試結束鈴響畢(第三聲鈴響畢),考生應立即停止作答。 3. 考試開始後20分鐘後不得入場;考試開始後60分鐘內不得出場(除非生病或其他重大理由)。 通常考試都分成2天舉行。若有重大天然災害或重大事故,由大學入學考試中心宣布停止,再擇期補考。 1. 考試日程表:(108年起適用) 107年起加考國語文表達寫作(簡稱國寫)

    108課綱範圍(111年起適用)

    1. 備註: 1. 因應108課綱之素養導向,各考科題型分為:選擇題(包含單選、多選題)、選填題(數學科)、非選擇題、混合題。 2. 混合題是由選擇、選填和計算(數學科)、填充(數學科以外)、非選擇題等題型組合而成的題組。 3. 數學A為自然組學生、社會組部分學生應考;數學B為社會組學生應考。 4. 國文考科包括國綜與國寫,成績各占50%,分節施測。 5. 社會考科中的歷史、地理、公民與社會三科試題所占比例相當。 6. 自然考科中的物理、化學、生物與地球科學四科試題所占比例相當,並包括探究與實作的學習內容。

    99課綱範圍(102年-110年適用)

    1. 102、103年學測英文聽力作為甄選入學審查參酌資料之一;104年起為學測指考必考科目之一。 2. 備註: 1. 國文、社會考科的歷史部分依95課綱的內容命題。(※國文、社會考科的歷史部分於104學測起依101課綱命題。) 2. 數學、物理皆於高二開始分為A版與B版:A版課程為基礎單元課程內容;B版課程則包含基礎與進階單元課程內容。 3. 99課綱的學測(102年施測)之自然考科範圍:基礎物理(一)全、基礎物理(二)A、基礎化學(一)全、基礎化學(二)全、基礎生物、基礎地球科學。 4. 「基礎生物」課本書商分成上下兩冊 5. 「基礎地球科學」課本書商分成上下兩冊 6. 備註第二點所列「基礎物理(二)A」為高二社會組用書,僅有一冊,學習時間為一個學期。自然組用書為「基礎物理(二)B」課本書商分成上下兩冊。 7. 107學測起,原國文考科始拆分為「國文科(選擇題)」與「國語文寫作能力測驗」,並且增加測驗題數。兩科成績合併為國文科成績,計分方式為兩科測驗分數各占50%。

    舊範圍(102年起停用)

    1. 備註: 1. 99課綱的學測(102年施測)之自然考科範圍:基礎物理(一)全、基礎物理(二)A、基礎化學(一)全、基礎化學(二)全、基礎生物(1)、基礎地球科學。 2. 備註第一點所列「基礎生物(1)」課本書商簡稱為「基礎生物」並分成上下兩冊。 3. 備註第一點所列「基礎地球科學」課本書商分成上下兩冊。 4. 備註第一點所列「基礎物理(二)A」為高二社會組用書,僅有一冊,學習時間為一學期。自然組用書為「基礎物理(二)B」課本書商分成上下兩冊。

    備註:
    多選題之各選項獨立計分,答錯須倒扣至該小題0分為止。其中自然科之多選題會提示各題應選幾項,而國文科、數學科之多選題不會提示應選幾項。
    「選擇式填充題(選填題)」為數學科的特殊考法。各填充題根據該題應填入之數字或符號數目給予相對應的格子數目,並且格子中只能選擇填入數字0~9或符號「-」及「±」,考生須於相對應之題號在答案卡上劃記。該題型之目的為方便讀卡閱卷。

    學測為了不要讓考生為了0.1分的差距而計較,於是捨棄傳統以原始分數為直接成績標準的方式,而改用「級分制」,每科最高為15級分(即為滿級分)。若原始分數為0分者即為0級分,所以只要有分數則不會是0級分。因為共有五考科,所以學測總級分最高可達75級分,在五取四的制度實施後基本上滿分為60級分。 級分之換算先以該科前面1%考生(取整數,小數無條件進位)的平均原始分數除以15(取至小數第二位,第三位四捨五入)作為各該科之級距,原始得分0分者為0級分,每增加一個級距,依次往上得1、2、3、......,最高為15級分,由此得出考生的成績落在那個區間即為該級分(缺考以0級分計)。 1. 例如某年到考考生為161,567人,而某考科總分為100分 1. 取前1%的1616人(1615.67小數無條件進位)...

    因為表格有限,以下只列出歷年級距,級距乘以級分即為該級分最高分數上限。
    例如級距5.5,則12級分最高分為66分,加上0.01分則為13級分最低分數下限。
    88年度-92年度,級距至小數點後三位,其他年份皆為小數點後二位。
    87年度以前只分全均標與全後標,各科總級分為10級分。83年度無資料。

    各學科及總級分各訂有五項標準(計算均不含缺考生,總級分不含五科都缺考的考生),計算方式如下: 1. 頂標:成績位於第88百分位數之考生級分 2. 前標:成績位於第75百分位數之考生級分 3. 均標:成績位於第50百分位數之考生級分 4. 後標:成績位於第25百分位數之考生級分 5. 底標:成績位於第12百分位數之考生級分 延續上面例子(到考考生為161,567人): 1. 成績由低至高排序,取第142,179名考生的成績為頂標(161,567 × 88% = 142,178.96,取整數,小數無條件進位) 2. 成績由低至高排序,第121,176名考生的成績為前標 3. 成績由低至高排序,第80,784名考生成績為均標 4. 成績由低至高排序,第40,392名考生成績為後標 5. 成績由低至...

    大學甄選入學:分為「繁星推薦」及「個人申請」兩管道,原本規定學測其中一科成績不得為0級分,108年起取消此限制,通常考生在選填志願時,會先做落點分析,判斷成績對於自己的理想校系是否有利。
  2. 大學入學指定科目考試 縮寫 指考 類型 大學入學考試 主辦方 大學入學考試中心 始於 2002年 結束於 2021年 分數範圍 每科0—100分 考試次數 每年一次 國家與地區 中華民國 語言 中華民國國語 考試要求 高級中等學校之三年級在學學生、畢業生或具同等學力者

  3. 其他人也問了

  4. 大學名稱 總分 110 1 國立臺灣大學 78.898 235 2 國立交通大學 68.896 266 3 國立清華大學 66.066 303 4 國立成功大學 63.936 357 5 國立臺灣科技大學 59.487 374 6 國立中山大學 57.807 400 7 長庚大學 56.126 412 8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55.692 439 9 國立中央大學

  5. 為配合108課綱的實施,自111學年度(2022年)起分科測驗取代指定科目考試,且考試科目由10科減為7科。 114年(2025年)將加入數學乙考科,增為8項考試科目。

  6. 大學學科能力大學指定科目考試 大學分科驗 四技二專統 大學多元入 大專院校附設校列表 ... 台灣大專院校 生數列表,列出中華民國(臺灣、澎湖、金門、馬祖及所有附屬島嶼)各大專院校生數(2020年 ...

  7. 參加考試分發入學者,其指定考科依各校錄取標準降低原始總分25%,(換算成加分制度者,則為原始總分加33%) 參加推薦甄選及申請入學等其他方式入學者,由各校院酌予考量優待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