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6年1月15日 · 從民族主義的角度來看這段影片造成狂大的反彈聲浪的理由在於身為未成年女性的子瑜她所受到的委屈儼然已成為台灣民族巨大受難的象徵雖然整件事件的始作俑者是過氣的前台籍黃姓藝人但子瑜所屬的韓國經紀公司的表現也非常耐人尋味。 在子瑜道歉影像公佈之後,JYP的社長朴軫永隨即發表聲明表示:「我及我們公司沒有替子瑜的父母培養好子瑜(作者按,此處韓文原文其實是教導而非中文譯文中的培養之意),是我和我公司的巨大失誤。 而細觀全文,我們可以發現這個沒有教導好的失誤,指的則是:「對於給中國朋友們造成的傷害,我真心地表示深深地歉意⋯⋯(中略)。 和一個國家合作,應該尊重其國家的主權、文化、歷史以及人民的情感」。

  2. 影片來源/JYP Entertainment. 這些話,或許她也難以理解,儘管她用了柔軟的身段(90度鞠躬到地)、虛弱顫抖的聲音、無奈的表情,發表出言不由衷的道歉與愧疚,讓她迅速地在一夜之間變成中國打壓下暴力的受害者。 不僅使周子瑜成為台灣人民的同情對象,台灣父母也開始擔心自己的兒女是否也會由於中國的言論審查而被綁架。 好不容易中國以商逼政、用市場利誘台灣人,黃安自以為是,反而使台灣人民離中國越遠,在台灣大選前助長台獨勢力。 周子瑜事件再度提醒台灣人民缺乏一個強而有力的國家來保護他們,不僅顯示台灣不是一個真正國家的悲哀,台灣人民也缺乏作為一國國民的尊嚴,做為台灣人只能卑躬屈膝,加深了「One Taiwan, One China」,也使得台灣人民在選前爆發出「救國」的危機感。

  3. 2022年8月21日 · 香港「12港人案」兩週年將至,在今日被遣返回港的喬映瑜將面臨什麼?《報導者》跟進後續情況,採訪仍在中國服刑未歸者的家屬、曾助12港人的中國人權律師。此外,大力聲援12港人案的香港人權行動者、前支聯會副主席鄒幸彤,如今也因港區國安法 ...

  4. 評論. 李雪莉/「歹命」其實是一種社會結構──從《廢墟少年》到《度日》看見的新底層生命. 2017年,《報導者》出版了一系列 《廢墟裡的少年》 的深度報導,試圖帶讀者從少年童工的視角出發,讓台灣社會意識到,台灣竟有2萬多名12~18的少年少女,因為家庭失能,主要照顧者因藥酒癮、貧病、入獄服刑或長期失業,而讓孩子們被迫提早走入成人世界、進入勞動市場,支撐自己甚至家人的生計。 這些高風險家庭的少年們,承接的是荒蕪的廢墟:有需要照顧的殘疾長輩,經常缺席的父母親,家裡高築的債務,以及無法抽離的情緒黑洞。 我們於田野穿梭,見證了許多少年少女的「家」,牆上掛的是年輕父親的遺照,抽屜裡是母親自獄中寄來的家書,沙發與牆角厚積的蜘蛛網和塵埃,深刻感受了那種物理的廢墟狀態、心理的被拋棄感、疏離的社會境況。

  5. 2024年1月28日 · 我女兒飛兒12歲生日隔天她遞給我一份學校作業寫的是橋梁的故事她問我在交作業前能不能幫她看一遍。 以下內容就是摘自這個故事的開場: 我像往常一樣坐在教室後面,正用盡全力不去聽到那些關於造橋,還有關於橋墩如何支撐重量的話題,我不想聽到這些。 「莎拉妳有在聽嗎? 」 沒有。 但我不能這麼回。 「有的,老師。 」 老師疑惑地看了我一眼。 「那我說了什麼,莎拉? 」 全班都盯著我看,等著我尷尬的回答。 「我⋯⋯我不知道⋯⋯」 「莎拉,我不能容忍這個班上有人在矇混瞎扯。 如果妳覺得課堂討論太無聊了,那請你離開。 」 我懂,我知道這是老師讓學生感到內疚的一種話術,但也不妨趁此機會離開。 我開始收拾東西。 「妳要去哪裡? 不准下課! 」 我不理她,走了。 去圖書館了。

  6. 2016年1月17日 · 多麼漂亮的一次懲罰性投票! 投票展現的結果清楚告知30歲以下的孩子們正在決定自己的命運台灣的主體意識更加強大16日以後是邁向未來的第一步他們都是周子瑜但絕不是16日讀稿的16歲女孩而是以後拿國旗無須擔心有任何壓力的周子瑜接下來我們也需要一個讓人尊敬而有力的反對黨。 近一個月的選舉,國民黨幾乎提不出任何讓人感動的文宣。 連敗選後的感言,都無法講得感動,真讓人難過。 歷史幾乎把你們掃到灰燼邊緣。 希望國民黨年輕人勇敢地站出,向老人說不,全面接班。 努力到全台各地去蹲點,而且不要指望四年就要回來。 洪慈庸的勇敢站出,蕭美琴的花蓮打拚,或是蔡英文的最後一哩路,我原本以為是今年選舉最讓人感動的競選。 但周子瑜被迫害的畫面,那黑衣之後的那片灰白,我更清楚具體看到台灣的未來。

  7. 2022年12月21日 · 那些縫補中的家庭,與他們的孩子──台灣兒少安置現況與未竟之事. 2022.12.21 最後更新. 隨著台灣兒保意識提高,兒虐通報數從2018年59,915件上升到2021年的79,328件,每7分鐘就有一件兒虐通報,8成施虐者是父母。. 每當事件躍上新聞版面,總會讓人追問「為何不 ...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