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6年6月24日 · 中華航空. 華航罷工. 勞資爭議. 謝世謙. 總統專機. 桃園機場. 松山機場. 行政院長林全核定了華航新董座何煖軒之後,再宣布華航總經理由服務30多年的儲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謝世謙接任,希望改僅化解罷工風波。

    • Q1、兩次勞資協商,分別談了什麼?
    • Q2、工會貪得無厭?為什麼短程的「多航段」也是「疲勞航班」?
    • Q3、多一個「地停時間」,有很累嗎?
    • Q4、為什麼調整「紅眼航班」,無法改善「疲勞航班」?
    • Q5、如果答應工會訴求,華航會損失多少?

    華航公司今日下午2時率先召開記者會說明昨日協商進度。華航人力資源處經理吉鎮麗表示,華航勞資雙方2月9日第一次進行協商,花了非常長的時間,確認FDP(Flight Duty Period,飛航執勤期間)和FT(Fly Time,飛航時間)。 吉鎮麗說明,9日的協商雙方同意以FT(以下簡稱飛時)為討論基準,當時達成的共識是,飛時超過12小時就是4人派遣,爭執的點在於3人派遣的部分:華航公司認為8小時以上派遣3人,工會認為7小時以上3人,因此才會有第2次協商。 2月11日的第2次協商,雙方的癥結在於「多航段」的定義,工會堅持多航段的計算方式,不能只以「飛時」計算,希望納入整個「飛航執勤期間」,執勤7小時3人派遣,11小時4人派遣。雖然最後在交通部的勸說下,工會妥協回到「飛時」計算方式,但仍堅持「多...

    雙方僵持不下主因在於,華航公司認為,飛機來回一趟(round trip),如台北 - 曼谷 - 台北,因為都是從台北出發,不會稱此為「多航段」,飛機要有第3個落地點,如台北 - 香港 - 曼谷,這樣才算是「多航段」。 不過一名華航張姓機師接受《關鍵評論網》採訪指出,業界所說的「單航段」就是「1個起飛 + 1個降落」,「多航段」是指「2個起飛 + 2個降落」及以上的航班。如果從台北飛曼谷,加完油、等乘客登機後,再飛下一個目的地(無論是回台北或是其他地方),都是「多航段」。 而「單航段」和「多航段」之間差在哪?張機師舉例,從台北到曼谷833航班,表訂時間早上7點,組員必須在5點半到桃園公司報到,航班7點起飛,飛了3小時50分到曼谷,落地停留1小時後飛回桃園,大約也是3小時40分,最後在桃園機場下...

    也就是說,多一次起降,除了起降過程是高強度的勞動狀態,需要絕對的專注力,多航段在第一次起降和下一次起降之間有為下一趟飛行前準備的「地停時間」,因為沒有被包含在飛時,不算被用來考量是否多派遣人力的工時。 張機師受訪表示,飛機落地後,短短1小時的地停時間,機師需要為前一段飛行的資料收尾,並開始準備下一個航段,一個機師做電腦設定,另一個人在外部做機身檢查,這些工作結束後,通常只有10 - 15分鐘的時間在機艙內快速吃飯,然後旅程繼續。 這也是為什麼工會表示,11日協商曾主動釋出,若華航資方不願意多航段航班飛行時間7小時以上改3人派遣的話,請問是否考慮維持2人派遣,但讓疲勞執勤之機師得以在外站住宿休息。但資方仍然拒絕。 1. 不是都自動駕駛嗎,為什麼會累?華航副機長解開你的空中迷思 2. 機師工會的...

    華航人資處經理吉鎮麗說,華航董事長也同意夜間的紅眼班(凌晨2點到清晨5點)多派人力,認為已經釋放足夠善意,不知為何工會還是不滿意。不過工會則強調,這無法讓多數疲勞航班獲得改善。 《關鍵評論網》訪問另一位蔡姓華航機師,他指出這是因為「凌晨2點到清晨5點內飛出去的班機,只有非常少數的貨機跟偶爾的加班機才會落在此範圍。資方只針對這部份調整,整體幾乎沒改變。」 而根據華航客機電子班表,區域航線飛機多半是早上6 - 7點飛出去,以東京羽田航班早上7點出發為例,機師報到時間5點半,這樣就不算是紅眼班,疲勞航班的狀況也未改善。

    今日記者會,華航高層表示,如果全部答應工會訴求,「全軍覆沒」不是不可能。 華航公司表示,1個機師年薪500萬元,如果妥協從8小時3人變7小時派3人,最少增加900人次,需增加約92位機師,光是薪水(還不算其他加給)就要多出4億多的開銷。華航還有地勤工會,如果答應機師工會,擔心其他同仁也會跟進要求,公司裡沒有人希望福利會落後其他族群,會有更多衍生的問題。 華航表示,罷工5日(2/8至2/12)以來,全航線班次數原計1062 班次,共取消107班次;全航線原訂位旅客數約為23萬人,共影響約1萬8000人,影響比例皆約佔1成。根據華航官網,明(13)日另有27航班遭取消、後(14)日有6航班取消,影響航班已擴大到2月20日。 相關文章: 1. 差1小時多900人力恐經營不下去,華航罷工因「多航段訴...

  2. 2019年2月14日 · 團客. 實報實銷. 旅行社. 跟團. 交通部表示,華航將提供每名散客上限250美元的賠償,以收據實報實銷。

  3. 2019年2月14日 · 台灣史上首次的機師罷工在今晚正式結束華航機師工會自2月8日早上6點開始罷工至今邁入第7天交通部主持勞資雙方座談於今14日上午10時進行了第四次繼昨天11小時馬拉松漏夜談判達成的疲勞航班增派人力共識後雙方從早上開始針對剩餘4項訴求進行協商不過除了早上討論保障本國機師工作權和升訓制度透明公開外大部分的協商都在休息時間內私下進行。 《蘋果日報》報導 ,協商期間勞動部次長劉士豪與勞動部官員們,多次穿梭勞資雙方各自使用的小會議室溝通,下午華航總經理謝世謙也在勞動部次長劉士豪陪同下,進入機師工會代表所在的小會議室,並數次出來打電話聯繫,研判是和公司高層聯繫相關訴求是否可同意、或達成哪些共識。 華航. 機師工會. 疲勞航班. 飛行員. 罷工. 勞資協商. 交通部. 勞動部.

  4. 2016年6月24日 · 2016年6月21日晚間11點多發起這次華航罷工的桃園市空服職業工會的臉書傳來捷報: 臺灣的空服員首次取得罷工權,空服員歡天喜地,之前被外界懷疑可能無法跨過的七成門檻,竟成功地被跨過了。 但,這只是第一道,而且是最「輕鬆」的難關。 所謂罷工行動,是從工業革命後, 因為勞力密集的產業是經濟發展火車頭, 連帶讓勞工在工業鏈中漸形重要。 於是勞工利用彼此串聯的優勢, 讓工作停擺,好讓僱主/政府能聽聽他們的訴求,進而做出調整。 時至今日,罷工是勞工們救濟手法中最後的手段. 而在臺灣,根據 《勞資爭議處理法》 相關規定,勞資雙方在具有爭議時,雙方可以「協商」「申請調解」。 若調解不成,則交付主管機關「仲裁」。 這次華航勞資雙方很顯然沒有共識, 於是交由桃園市主管機關仲裁,但桃園市府已經拒絕。

  5. 2019年2月13日 · 華航勞資爭議所引發的罷工事件於近日進行第三度協商並用直播讓關心者一起了解。 一開始主持的交通部長官表示,這是一場座談會,引發許多議論。 以下用白話解說關鍵的「團體協約」。

  6. 2016年6月24日 · 2016/06/24 , 評論. 極憲焦點是由律師、研究生、記者、教育人員、工程師所組成的團隊。 「極憲」意指將憲法保障人權之價值落實至最大化;「焦點」則是,代表聚焦大眾關心之議題,深入淺出地與憲法連結。 罷工絕對不是只要不用工作而已,而是為了團結爭取更好的勞動條件(以台灣現狀來說,罷工甚至可能爭取的只是「合理、不血汗」或只要求「合乎勞動基準法」規定的勞動條件),而願意共同冒上述可能的風險去進行罷工。 Photo Credit: Reuters/達志影像. 專題下則文章: 女性空服員的「雙重剝削」:為什麼連別人在罷工,都還要滿足你們的慾望想像? Tags: 華航罷工. 桃園市空服員職業工會. 空服員. 罷工. 勞資爭議處理法. 勞務. 雇主. 憲法. 勞工. 大法官. 公會. 工時.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