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2年9月7日 · 常有人說去念 EMBA 不是為了學習,而是擴展人脈。 首要先澄清,如果你只抱持這個目的而來,卻沒有學習精神,你在某些要求較高的學校會過得很辛苦,因為不管是臺大或是我後來到中歐國際工商學院,絕對不是認識人、交交朋友就能過關。 你不能混到被看得出來,不能考得太差,否則同學私底下會看不起你;團隊作業必須有貢獻,否則大家以後也絕不可能和混仙做生意。 像是在中歐國際工商學院,一個月雖然只上課四天,聽起來不多,但是課程密集度之高,每天從上午九點到晚上六點,中間只休息一個小時;晚上六點之後還有演講,接著是課後的小組討論,一路到凌晨二點。 這些都是過程,重點是在課堂上你能不能端出成果。

  2. 2024年5月17日 · 不過根據平等機會研究基金會(Foundation for Research on Equal Opportunity)最新研究顯示,有超過 43% 的碩士學位在經濟效益上並不划算(編按:投資報酬率為負),反而學士學位的表現還略勝一籌,其中有 77% 的四年制學士學位具有正面投資回報率

  3. 2020年12月29日 · 第二人生,懂得選擇、不硬撐. 今年台大 EMBA 單車環島活動從一開始讓大家報名時,就能選擇「要用自己的雙腳踩完九天」,或是選擇可以稍微加一點「動力」。. 就依自己的體能狀況去選擇,有些人平常就很會騎自行車的就騎自己的車,我們就說 ...

  4. 2017年4月17日 · 建立一系列免費、在線的高中和大學學位計劃,讓任何人都可以報名參加,並且按照自己的節奏修完課程。人人都可以上的免費大學!既然課程是線上的,對於政府來說成本應該是很低的。 3. 13歲的時候給每個人提供10萬美元的教育補助金。

  5. 2019年6月20日 · 語言、藝術、歷史、經濟學、倫理學、哲學、心理學和人類發展學課程,能夠教授學生批判性的思維和基於哲學、倫理學層面上的思考,這些技能將有助於人工智能解決方案的開發和管理。 在過去的工業時代,企業重視生產效率,理工、商管人的強項;然而電腦時代已過了超過 20 年,現在更進入了人工智慧時代。 生產效率已不重點,企業愈來愈重視客製化、使用者體驗、社群互動等面向,加上培養人工智慧需要人類的「思維」,又牽涉到倫理等議題,因此文科專業的比重持續提升。 文科生的挑戰:不知道自己可以做什麼. 雖然產業趨勢轉變,文科生的能力在職場愈來愈受重視,但不少文科生還對求職抱持悲觀,甚至迷惘。 對文科生來說,求職的挑戰就是「不知道自己可以做什麼」。

  6. 2014年9月2日 · 一個主修人類學的研究生,對,就是那個被《富比士》評價在所有領域中為「 最沒價值 」的學科。 多年來,人們總是問我:「你念人類學? 所以你以後打算拿它來做些什麼? 而我總是千篇一律回答類似:「噢,有『非常多』人人類學可以著手的事。 」諸如此類的話,而這也讓我開始思考 ──── 或者說期待,是否另一邊的世界會有什麼不同。 只,也許另一端並不存在任何機會。 努力完成博士學位,就能夠順利走上學術一途,又或是獲得一份好工作嗎? 我和其他數以千計的研究生很殘酷地了解到, 我們如何耗費十年的光陰,為了不存在的職缺而受訓、為我們憧憬的安穩學術生活而準備,但到頭來我們卻只換得一場空 。

  7. 2014年4月14日 · 下圖美國前十大最有錢景的學位,其中有九個電腦科學,真的可以完全認同矽谷頂尖創投家 Marc Andreessen 之前所言的「軟體正在吃掉全世界」,已經發生在你我的生活之中,而且正在悄悄地蠶食、改變你我所處在的產業。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