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其他人也問了

  2. 《 中華人民共和國反電信網絡詐騙法 》是 中華人民共和國 為了預防、遏制和懲治 電信網絡詐騙 活動的專門法律。 該法於2021年開始起草並審議,2022年9月2日在 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 第三十六次會議通過,2022年12月1日起施行。 立法背景 [ 編輯] 隨著計算機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以 電信 網絡詐騙 為代表的新型犯罪持續高發,對人民群眾的財產安全造成一定損害。 過去,關於電信網絡詐騙的立法規定較為分散,存在對電信網絡詐騙犯罪行為精準打擊不足的問題;另一方面,對電信網絡詐騙犯罪行為不能僅立足於事後打擊懲治,更應重視源頭預防,實現標本兼治的效果。 在這一情形下,急需有一部專門立法滿足實踐需要 [1] [2] 。

  3. 國家反詐中心的安卓端應用程式需要申請29項權限,包括在不告知用戶的情況下讀取和刪除收到的訊息以及編輯系統設置。. 用戶在註冊時還必須輸入他們的身份證號碼和家庭住址。. [6] 該應用程式的註冊還需要包含人臉資訊,此外也會掃描手機中已安裝的 ...

    • 特色與功能
    • 發展歷史
    • 榮譽與獎項
    • 更名與品牌正名
    • 爭議
    • 軼事
    • 相關報導
    • 外部連結
    即時來電辨識:透過東亞最大的16億筆全球號碼資料庫,結合 AI 號碼辨識技術,於來電的第一時間辨識陌生電話資訊。
    智慧簡訊管家:運用 AI 偵測技術,自動分類陌生簡訊,揪出惡意簡訊!
    陌生號碼查詢:用戶可以自由運用號碼資料庫,手動輸入欲查詢的陌生號碼。
    2010年7月24日:產品上架。
    2010年8月-11月:v1.1-v2.7歷經約30次改版。
    2012年3月:v3.1海外市場下載量(如美國、中東、印度)開始成長。
    2012年12月18日:《Whoscall》 專業版上線。
    2013年1月:松崗科技旗下App社群網站APP01舉辦的之第二屆華人行動應用大賞》首獎。
    2013年9月:IDEAS Show 會場上,拿到「創新力」及「Global Brain」2 項大獎。
    2013年12月:Google之「2013年度創新大獎」。
    2013年12月:2013 Google Play 最佳App
    2014年11月25號,Whoscall 於 Android版本的推播通知中發布:「自 2014 年 12 月 16 日起,Whoscall 將結束 LINE 發行推廣期,LINE whoscall 將更名為 Whoscall 。」
    Whoscall書寫樣式為「Whoscall」,W大寫,c小寫。

    Whoscall App更新全面免費事件

    Whoscall 於2014年1月7日將Android版App改為全面免費,引發原付費購買App的使用者眾多不滿。大量 Whoscall 付費使用者抱怨後,Whoscall 於1月7日當晚公布退費通知,並針對每則使用者提問詳加回答。Google Play上的 Whoscall 付費租用戶,不限購買時間接受全額退費,並對一開始未將退費範圍擴及所有舊用戶致歉。App Store上的 Whoscall 付費租用戶,依循原退費申請管道。《The News Lens關鍵評論》評論:「快速的危機處理獲得各方肯定,外界一致好評。」

    疑似個資外洩事件

    2014年2月18日媒體報導,有使用者在通話後,發現於 Whoscall 視窗內出現通話對方的個人資料,包括姓名、住址、身分證號碼,以及工作上擔任的職務,因此使用者質疑 Whoscall 駭入手機,抓取使用者個人資料,可能有洩漏個資的行為。經眾多使用者實測,於 Whoscall 中輸入電話號碼查詢,於 App 內網路搜尋結果欄位即會顯示該電話號碼在網路歷年活動紀錄,上面資料甚至包含他人的手機號碼。電台主持人黎明柔、「宅神」朱學恆等人透過 Whoscall 號碼反查,發現個人資料也出現在網路搜尋結果中,但該資料來源為行政院研考會「願景2020報告書」企劃案中。Whoscall 的開發團隊表示,應用程式是透過網路搜尋及社群回報等資料,在來電時辨識收發話號碼背景資訊並顯示結果。程式本身沒駭客功能,若出現的個人資料代表曾在網路留下電話號碼。

    Whoscall 爆隱私爭議 會查詢使用者撥出的電話號碼

    2015年9月2日於Facebook官方專頁上公布波多野結衣悠遊卡搶購數據。其中包括「總播出次數」、「個人播出次數」、「回報與收藏次數」有使用者檢視Whoscall封包資料,發現Whoscall會紀錄用戶的「發話地點」、「時間」、「網路環境」、「手機型號」、「通話是否接通」等詳細資訊。另外也有使用者檢視官網的用戶隱私政策說明,沒有明確說明蒐集撥打電話號碼。官方透過公關公司回應並於Facebook粉絲專頁說明,當用戶接聽或撥打非通訊錄的陌生電話時,Whoscall會自動查詢該號碼有無用戶社群標註,將查詢的結果回報給用戶,其目的是避免用戶誤撥陌生來電導致被詐騙;其所分析資料亦無包含用戶的個人資訊,且Whoscall存取資料皆於安裝時取得授權。

    2011年11月,Google執行主席艾立克·史密特來台演講時曾提道:「有一個叫做whoscall的App,它可以告訴你,這個陌生來電號碼是誰!在美國、印度、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國大陸)的使用者成長的非常快,而它是在台灣做的!」

    商業週刊/第1252期 ─ 這支台灣APP,被艾立克·史密特點名說讚 ("這支台灣APP,被施密特點名說讚". 商業週刊. 2011-11-16 [2014-10-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4). 破解陌生來電身分,全球逾九十萬人下載)
    CNA/2013年2月16日 ─ "台灣人進入中東市場情況,在地化市場表現上揚"。 (FEATURE: Taiwanese startup breaks into Middle East market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30雜誌/2013 9月號/No.109 ─ 連Google都公開讚揚 讓全球30個國家都「走著瞧」的台灣APP ("讓全球30個國家都「走著瞧」的台灣App". 30雜誌. 2013-09-13 [2013-10-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10-20). 拿到「創新力」及「Global Brain」2項大獎的「走著瞧(Gogolook)」創業團隊,推出的「WhosCall」App...
    財訊雙週刊/第440期 ─ 台灣缺伯樂 Gogolook風光外嫁的背後 ("台灣缺伯樂 Gogolook風光外嫁的背後". 財訊雙週刊. 2013-12-19 [2014-10-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10-23).)
    Whoscall官方網站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英文)
    Whoscall官方粉絲團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4. 臺灣正體. 日本一間銀行外防電信詐騙標語. 台北信義分局的防騙專線165. 電信詐騙 是以通過 電話 、 簡訊 以及 網際網路 連絡作為主要手段的 詐騙 案件,主要意在取得被害人的 財產 或者 身分證 、 銀行帳戶 等 隱私 資訊。 常見手法 [ 編輯] 通過亂碼隨機猜測電子郵件後,有電信詐騙犯嘗試偽裝成 社群網站 官方向被害人的電子郵件信箱投放 垃圾郵件 (SPAM),詐騙集團藉此騙取使用者的個人資料,俗稱網路釣魚,真正的社群網站應該不會使用這種方式通知使用者。 通知被害人中 獎 了,但若要領獎事主必須先匯出 稅 費,然後才能拿到 獎金 。 猜猜我是誰 :假冒被害人的親友、同事、客戶等關係人,要求被害人交出財物,或存 錢 入騙徒指定的 銀行帳戶 ;

  5. 專有. 國家反詐中心 是由 中華人民共和國 公安部刑事偵查局 開發的手機應用程序,發布於2021年3月。. 該軟件在應用商店的說明為這款軟件旨在維護電信網絡安全、建立網絡詐騙舉報渠道以及增強防騙宣傳 [1] 。. 中國政府官方宣傳稱,這款APP不僅能舉報目前 ...

  6. 網絡詐騙(又稱線上詐騙等,英文:Internet fraud)是指利用有網絡連接的互聯網服務或者軟件,對受害者進行詐騙或其他利用的行為,例如可能導致身份盜竊的個人資訊竊取行為。

  7. 國家反詐中心的安卓端應用程式需要申請29項權限,包括在不告知使用者的情況下讀取和刪除收到的訊息以及編輯系統設定。 使用者在註冊時還必須輸入他們的身分證號碼和家庭住址。 [6] 該應用程式的註冊還需要包含人臉資訊,此外也會掃描手機中已安裝的應用程式,並即時監視通話記錄和簡訊。 [7] [8] 據報導,中國政府在如 深圳市 等許多地區和機構推行強制或半強制市民安裝此應用程式,並有多個國產品牌手機內建部分關聯組件 [9] ,引起市民不滿 [10] [11] [12] [13] [14] [15] 。 此外有報導指出,曾有在手機瀏覽過 彭博社 等國際金融新聞網站的公民被警方辨識,並被傳喚至公安局進行訊問 [5] [16] 。 參見 [ 編輯] 電信詐騙. 中華人民共和國反電信網路詐騙法. 網路詐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