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4年5月3日 · 聯合報系 資料庫 行政院會昨(2)日通過《私立學校法》修正草案,未來個人、營利事業透過興學基金會 捐款私校一律可比照對公立學校捐款可認列所得稅100%扣除額或費用捐款私校的節 稅效益可望擴大。

  2. 2024年5月1日 · [問卦] 認真問有沒有節所得稅的方法??!

  3. 2022年5月3日 · 說明. ※ 引述《Q00863 (阿棋)》之銘言: : 又到了報所得稅的日子 : 看著要繳數萬的金額覺得頭痛 : 想請問各位是否有節稅的方式 : 知道有股利抵稅 不過現在只有奈米感覺 : : 1. 捐贈. 平常有愛心的話收據記得留. 定期定額捐的話.有個幾萬 2. 保險. 最多24000 多少保一點 3. 看病. 甚麼洗牙.感冒都可以. 不要相信系統帶出來的,會漏. 要養成 收據存好的習慣. 4. 房屋租金. 可以有12萬. 另外. 以下為個人實際有發生的案例 1. 捐給宮廟可以抵, 所以你可以知道為什麼台灣這麼多壇. 你可以捐給他. 捐完你就變窮人了然後他又買米救濟窮人. 就像賭俠與賭聖 但前提是要有認識開宮廟的 3. 健康檢查是不能列的. 但因為都是醫院的收據.

  4. 國稅局每個人每年的海外收入免稅額是670萬元,預估今年老婆的帳戶裡面,海外所得 美債被動收入會遠遠超過670萬元,有可能會超過1000萬元。 每個人的利息免稅扣除額27萬元,今年到現在為止利息收入已經超過新台幣100萬元 現在想到明年申報所得稅,就一個頭兩個大。 加上本人今年是20% [應該是這個級距]的報稅,明年恐怕會一舉往上衝好幾個級距。 我在想,明年是否該把老婆與我的申報分拆? 這樣子會不會比較不會把我的所得級距往 上衝? [有可能可以這樣操作繳稅的嗎?] 目前還在等待機會繼續加碼美債,多等待的這半年,利息收入已經很令人頭痛到甚至懷疑 繼續等下去,等到更好的債券利率是否值得 [因為利息要扣更多的]海外所得好像最多 也只是扣20%而已! 真的很頭痛。

  5. 2022年12月31日 · 退休就不用繳稅了,開玩笑的 XD 稅金是一大痛點沒錯,我也有記帳 2022 所得稅支出 296,592 超痛 不過薪資跟股利都透過銀行 很難阿,不過確實很想合法避稅

  6. 2022年5月3日 · 說明. 一般科技業薪水組請會計師也很難節稅,除非公司允許你成立公司變成承攬制可以省一 點。 以前不少偏門節稅的方式,如:買畸零地捐贈政府或是無法估算價值的古董捐贈,但都被 堵死了. 現在除非用非法的方式(假捐贈、假醫療收據)不然無法節稅. 你要撫養旁系親屬的子女還要對方父母無收入,有撫養事實,但每個人的扣除額也不會省 很多. 繳幾萬就唉唉叫,今年科技業領高紅利在40%級距下才是哀鴻遍野。 試算: 所得級距40%,去年大調薪,大分紅. 今年報稅時所得總額多了500萬,就要被多課200萬。 心不會痛嗎?

  7. 2023年7月1日 · [問卦] 為什麼有人透過成立公司來節稅? 看板 Gossiping 作者 god46 (大家好,我是JayJay林俊傑) 時間 9月前. (2023/07/01 07:18) 推噓 4 (5 推 1 噓 4→) 留言 10則, 8人 參與, 9月前最新 討論串 1/1. 一個人除非是自僱人士否則各類所得都避不了所得稅跟最低稅負制如果這個人真的是自僱人士,那開立一間公司除了流程跟時間,也是要30萬當作資本額。 為什麼有人透過成立公司來節稅? 也不可能把個人所得當公司盈餘吧? 有沒有八卦?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