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1. 相關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6年5月26日 · 跨國婚姻「境外面談」制度,實施至今滿十年,卻屢遭批缺乏裁量標準,僅憑面談官的個人主觀判斷,決定婚姻真偽,未免過於武斷,也導致許多家庭因「莫須有」的質疑而團聚夢碎。. 時間回溯至二 五年,一份剛出爐的美國人口販運報告,將原為第一級安全 ...

    • 台灣的結婚制度
    • 結婚的另類保障──結婚保險
    • 延伸閱讀

    在台灣如何確立婚姻的效力呢?《民法》第九八二條,規範結婚須以書面形式、加上兩個證人簽名,並到戶政機關辦理登記。也就是說,雙方結婚應該不是辦辦喜酒、請請賓客就算了,如果沒有到戶政機關辦理結婚登記,那只能說鑽戒是假的、婚紗是假的、我愛你是假的、一切都是假的! 來看一下偶像劇的各種劇情,姑且不論偶像劇的各種結婚理由多不合邏輯,如指腹為婚、喝醉酒跑去戶政機關辦登記等,簡言之,有許多都不是在基於你情我願的意思表示合致情況下成立的,很多都是在各種理由與無奈地逼迫之下點頭答應的,往往背後有不可告人的祕密——假結婚契約。 例如:某某偶像劇中,A男與B女雖然依法去戶政事務所辦理登記結婚,但雙方私底下自行簽訂一份假結婚契約,說明兩人的婚姻是假的,該契約明定兩人於三個月期間要對外扮演一對恩愛夫妻,並遵守夫妻間應有...

    說到婚前協議,我們又想到一個很有趣的東西,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聽過「離婚保險」呢?離婚保險又稱作「Wedlock」(婚鎖),能夠在婚後發現婚姻是愛情的墳墓時,獲得一筆賠償金,但為了防止夫妻(或夫夫/妻妻,以下簡稱夫妻)在離婚前才去投保,特別規定這些保險客戶必須在離婚前,有四年的預付金。另外,還有怕因為結婚的雙方年輕衝動,不分青紅皂白愛上了就去領證,對於這種衝動的情愫,美國也開放夫妻雙方的父母可以幫他們的小孩買離婚保險,只是限定受益人只能填自己的兒女(要結婚的那個兒女喔,不是結婚之外的其他兒女!)很多人覺得這個制度挺不錯的,畢竟保險的性質嘛,就是一種未雨綢繆的概念。 至於台灣有沒有這種制度呢?答案是NO。但台灣有一種保險叫做「結婚保險」,這個保險規定的類型比較特別,主要是在新人絞盡腦汁規劃「照理來...

    30 多歲收入不錯、生活水準中上的人,最可能淪為「下流老人」 (本文書摘內容出自《江湖在走,法律要懂:法律白話文小學堂》,由聯合文學授權轉載,並同意 Vida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 【2018 編輯大徵才】趕快加入 VidaOrange,和我們一起學習「品味生活」!

  2. 2017年1月3日 · 「可以請問關於去溫哥華生產的問題嗎? 夫妻都非公民…」,日前這則在臉書公開社團「 我是台灣人,我住加拿大 」貼文引發熱議。 華人赴北美「生育旅遊」話題又浮出檯面。 (截圖自臉書「 我是台灣人,我住加拿大 」) 巧合的是,幾乎就在同時,加拿大移民部長麥卡勒姆(John McCallum)正式駁回1項旨在杜絕「生育旅遊」的修法提案。 「生育旅遊」的合法性,獲得了默許。 這項提案最早是由大溫哥華地區列治文當地居民斯塔查克(Kerry Starchuk)在國會網站上發起請願活動,要求加拿大國會修改「落地入籍」 的移民法,以阻止愈來愈多的外國孕婦到加拿大生子、獲取國籍。 Jamie Moore CC Licensed.

    • 陳妍希 婚變1
    • 陳妍希 婚變2
    • 陳妍希 婚變3
    • 陳妍希 婚變4
    • 陳妍希 婚變5
  3. 2020年10月22日 · 劇中嘉玲原本要和交往四年多的男友結婚,卻因受不了男友媽寶的個性,決定分手,也辭掉多年的特助工作,同時失去了愛情與工作,陳嘉玲面對跌跌撞撞的人生,快40歲的女人,沒結婚、沒小孩、沒房、沒車,或許在外人眼中是失敗但她在認清自我的 ...

  4. 2020年2月19日 · 婚姻把兩個獨立個體結合在一起,就變成了兩組這樣的複雜系統。 雙方的性格、家庭背景、成長過程、生活環境,都不一樣。 將兩個複雜系統整合,會有什麼樣的互動與交互作用,之後產生何種結果,是否能發展出所預期的未來,都很難預料。 因此,心理師在診間所做的評估和治療導向是動態的:要用相關研究結果、臨床經驗、專業素養,再結合對病人的了解,與病人之間所建立的關係,不斷地修正、嘗試,才有機會協助當事人達到目標。 小莉對浩威的不滿,如果越來越深,一碰到事就會往批評的方向去想,會造成惡性循環。 浩威這邊,是不是真如小莉所想的那樣? 現在即將有個孩子出世,考慮也多了一層。 我想著想著,一抬頭看到牆上的鐘,才發現時間到了!

  5. 2020年12月9日 · 美國女性網誌Slate曾經企劃過一個有趣的實驗:把夫妻用一根15英尺長的線綁在一起,就這樣度過一天,不准離開彼此的視線。 結果發現,就算是關係最好的伴侶,也受不了這種程度的「親密」。 「我們沒什麼可以拿出來跟對方聊的,因為我們度過了完全一樣的一天,」參與實驗的一位丈夫大衛·普洛茲(David Plotz)說:「我們沒有問題可以問對方,因為我們早就知道答案了。 我們不能把今天發生的事情用誇大有趣的方式描述給對方聽,因為對方早就知道那是怎麼回事了。 很弔詭, 親密相處竟然不能促進親密關係。 當一天24小時都跟對方處在一個屋簷下,我們反而不會再對彼此感到熱情 ,在走廊上見到對方時只是擦身而過,就像在辦公室裡跟不熟的同事擦身而過。

  6. 2018年11月16日 · 經營愛情. 當交往對象不想結婚時該不該分手?. 聽日本男女怎麼說,檢視自己的「真正渴望」. 陳姿伃 2018-11-16. photo via pexels. 雖然談戀愛不一定都是以結婚為前提,也不是每個人都一定要結婚,但有些人的確是將結婚這件事情列入人生規劃,所以當交往對象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