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6年8月21日 · 香蕉或芭蕉是全世界相當受歡迎的熱帶水果在台灣則是相當普遍的作物農家大多會在自家週邊或田間種植供自家食用。 主要在中部及南部常見大面積種植芭蕉類植物,生長相當快速。 「芭蕉」在本文泛指芭蕉科的作物,文後都以芭蕉稱呼,泛指各類芭蕉或香蕉。 從種植到採收至少需1年以上,採收後就需全株砍除,讓其他吸芽繼續生長或重新種植。 專門種植的蕉農大多會移所有除植株並重新種植,一般農家則是放在原地任其自然腐爛回歸土地。 只是,大多數的人可能不知道芭蕉是極為優良的纖維植物。 至今,世界各地仍有許多人會取用其纖維,用來作為編織材料或作為繩索,然而這樣的工藝在塑膠產業發達之後就急速沒落。 令人欣慰的是花蓮新社部落仍一直保存並復興這樣的工藝 (他們只取用北蕉的纖維來編織)。

  2. 2019年8月22日 · 台灣新聞. 自製香蕉絲飲料提袋 台史博從傳統智慧找解方 取代塑膠並不難. 2019年08月22日. 分享到Facebook. 分享到Line. 分享到Twitter. 環境資訊中心特約記者 李育琴 台南報導. 環保署擴大限塑政策上路後,手搖飲料店不得免費提供塑膠袋,於是市面上開始出現各式飲料提袋商品,雖然減少了免費塑膠袋的使用,但是仔細看看這些提袋的材質和使用量,是否又增加了另一種形式的塑膠垃圾? 想從生活中減少塑膠垃圾對環境和健康的危害,應有更有機的作法。 位於台南的國立台灣歷史博物館,日前舉辦了「香蕉絲手作體驗工作坊」,從介紹台灣傳統經濟作物香蕉出發,帶領民眾親手割香蕉莖,取香蕉纖維,最後編織成方便使用的環保提繩,可隨身攜帶作為飲料杯提繩,或好用的工具腕繩。

  3. 2015年11月19日 · 高齡96歲的朱阿菊是國寶級的香蕉絲編織師傅正在專注使用地織機織作。 攝影:謝宗璋。 花蓮縣文化局日前召開第二類文化資產審議委員會正式通過將新社部落的噶瑪蘭族香蕉絲編織工藝」,登錄為縣定文化資產傳統藝術類傳統藝術民俗及有關文物登錄指定及廢止審查辦法》,審議委員一致認定其具有藝術性特殊性地方性的條件且有多位老藝師作為承先啟後的保存者展現高度智慧與深厚技藝絕對是台灣原住民珍貴的文化資產。 纖維藝術家陳淑燕十分肯定新社香蕉絲工藝的珍貴及獨特性,她指出,同樣使用香蕉絲工藝的菲律賓、沖繩等地民族,所使用的香蕉纖維雖質地粗硬,其樹種果實卻不可食,完全是為生長強韌纖維的纖維蕉。 而新社的香蕉絲工藝則保留最原始的工法,以「生刮雜質成薄片」的方式處理纖維,並使用傳統竹製的地織機織造布匹。

  4. 2017年5月31日 · 經2000個日子的努力台蕉7號終於可以踏出國門讓全世界的人都能看到台灣研發香蕉的厲害」,財團法人台灣香蕉研究所長趙治平表示北蕉深受黃葉病之苦該所研究人員在高雄市旗山區進行田間培育經近7年的努力利用組織繁殖篩出抗黃葉 ...

  5. 香蕉葉斑病black sigatoka是公認最具殺傷力造成損失最大的一種香蕉疾病且目前還未找到直接的解決方案。 根據世界香蕉論壇(World Banana Forum)統計,香蕉是拉丁美洲、加勒比海、東南亞及西非等地區數百萬家庭的生計來源。 千里達及托巴哥美洲國家組織農業合作局(Inter-American Institute for Cooperation on Agriculture, IICA)的專家Humberto Gómez說明:「香蕉葉斑病導致香蕉重量降低高達57%,並誘發果實早熟。 」聯合國農糧組織(FAO)表示,由於香蕉葉斑病的影響,聖文森及格瑞那丁與格瑞那達的香蕉及大蕉出口下跌了90-100%。

  6. 2015年10月18日 · 答案是:可以的! 造成香蕉皮上黑斑的原因可能是感染了炭疽菌或是自然成熟氧化結果炭疽菌在香蕉結果時感染並在香蕉成熟的時候才會發病。 因此香蕉炭疽病徵代表香蕉已經成熟可以食用。 或許你會聯想到人類的「炭疽病」,但其實不必擔心,人類炭疽病是由病毒所引起,與香蕉炭疽真菌完全不同,且香蕉炭疽病對人類沒有致病性。 香蕉黑斑怎麼來的? 作者:陳雪樺. 另外,買回來的香蕉久放後也會看到皮由黃轉褐,這是一種自然的酵素性褐變(enzymatic browning),香蕉成熟時細胞膜會變得較脆弱,進而導致液胞裡的酚類化合物(phenolic compounds)與多酚氧化酶等酵素產生氧化反應,使香蕉表皮褐化甚至轉黑。 故香蕉只要不要整根黑的很嚴重,其實都是能食用的喔! ※ 本文轉載自 科技農報.

  7. 2009年2月3日 · 布農神話傳說中滿溢植物意象,豐饒的、趣味的、隱諱的、救贖的、自嘲的。 許多人變動物的故事,還牽涉了人對植物的瞭解和運用,包括兩個太陽輪流炙烤大地的年代,一對布農夫婦到田裡耕種,為了不讓嬰兒遭受陽光曝曬,於是將他放在開墾田邊所砌的石牆陰影底下,剛開始用bunbun香蕉的肥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