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4年2月26日 · 面試期間,蒐集談薪資的籌碼. 現年31歲的香奈兒.豪爾(Chanelle Howell),是紐約的人才招募專家,她曾經在盛、水基金、以及自己成立的顧問公司面試過上百人,她認為談薪資最重要在於「事前準備」,也就是累積談判的籌碼。. 她建議大家在面試 ...

    • 為什麼員工要離職?
    • 東西方文化的差異
    • 員工的三累
    • 生理上的累
    • 心理上的累
    • 情緒上的累
    • 結論

    就如同惠普公司的創辦人之一惠利特說過的話:「每一個員工離開惠普的原因都不盡相同,我們也無法留住所有的員工。但是我們一定要做到,即使員工離開了惠普,仍然認為惠普是最優秀的公司。」如果員工離職時心中無怨無憾,那麼我們管理階層就可以說是做到了惠利特要求的境界。 可是許多海峽兩岸的華人大企業,對於員工離職卻採取了毛澤東說的:「天要下雨,娘要嫁人,由他去吧」的態度。採取這種態度的大企業老闆們,通常都是把員工視為成就他們功業的工具,折舊過後就可拋棄不用。如果工具不見了,再找就是了。

    在處理員工離職問題所採取的態度上,也可以看出東西方文化的差異。西方文化建立在「人人平等」的基礎上,大部分企業都奉行「以人為本」的價值觀,基層員工對企業的重要性,和金字塔中高層的管理階級一樣重要。東方文化則建立在「不平等」的階級架構上,企業穩定運作依靠的是「服從權力」,在組織金字塔不同高度上的人,代表著不同的重要性。 在西方企業,高層離職通常有兩個原因:其一是因為「當責」(accountability),其二則是因為失去「自主權」而離開。 東方企業的高層相對比較穩定,尤其是傳統產業,通常最高層都會形成一個「小圈子」,工作、生活、家庭,上班、下班都在一起,宛如一個利益共同體,外人很難打入這種小圈子裡面。東方企業的老闆通常不會主動開除小圈子裡的高層,因為信任與默契建立不易。而高層也鮮少主動離職,因...

    當中低層員工離職的時候,通常他們會告訴部門主管是「另有高就」、「個人生涯規劃」、「家庭因素」等原因。在深入追問之下,可以發現八、九成的離職員工,都是因為與部門主管相處不好,才會決定離開。 如同揭開補釘一樣,必須鍥而不捨,一層一層往下挖。在繼續搏感情、表關心的氣氛下,離職員工和朋友們才會敞開心胸、打開話題,訴說他們身心俱疲、決定離開的真正原因。

    旺季來臨時,工作壓力大,免不了要加班,但公司經常安排下班之後,或是週末時間舉辦培訓、召開會議,而且大部分都是臨時起意。客戶也經常在下班前交代工作、要求資料報告,第二天上班時就要,更常在週五下班前突然要資料和報告,下週一上班時就要。 更糟的是,公司加班已經成為一種文化。績效結果不重要,工作時間長、經常加班才是王道。逼得員工下班不敢離開,週末不敢安排活動,身心俱疲,沒有家庭生活。 超時工作影響到休閒和家庭生活,就造成了員工「生理上的累」。經年累月的生理過勞,就成了離職的主要原因。

    從小處看,在大企業裡分工越來越細、工作越來越無聊,日復一日重複單調、持續、沒有成就感的工作。績效越好,負擔越重,做得越好,升遷越無望,宛如自我囚禁於知識和經驗的黑洞之中。 從宏觀角度看,尤其在傳統產業和製造業,季節性的循環越來越僵化,如同農業時代的春耕夏種、秋收冬藏,卻沒有融入天地四季的農家樂。全年總是在招工、效率、良率、出貨、裁員、清庫存、延長應付款、追貨款等的循環輪迴中燃燒生命。 這種大企業中的小螺絲釘,沒有學習、沒有創意,遙望職涯前程,茫茫然不知所終,形成了「心理上的累」。

    在工作場所中,生理和心理上的累有時免不了,如果有個充滿關懷與快樂的工作環境,就可以為員工打打氣、提高抗壓能力。上班是可以很快樂的。在美國矽谷的高科技公司工作,生理和心理的壓力並不比製造業小,因此公司都努力打造一個快樂的工作環境,讓員工能夠感到舒適、輕鬆,宛如在家中工作。 在我接觸過許多海峽兩岸的大企業之後,我發現多數員工是不快樂的。如果比較物質條件和環境,一定比不上美國矽谷的高科技公司。但員工不快樂的原因並非物質條件差,而是公司的文化與氛圍。東方文化使得企業慣用教導與羞辱的管理模式,加上鼓勵內部競爭、幫派文化、山頭主義,除了資源內耗之外,人與人之間的信任降低、背後放話、互相插刀,甚至公開場合互相言語衝突。 這種企業文化使得員工產生「情緒上的累」,其破壞力遠勝於「生理上的累」和「心理上的累」。

    「生理上的累」是工作時間造成的;「心理上的累」是工作內容造成的;「情緒上的累」則是人與人之間互相給予的。這三累長期積壓下來,就是員工離職的主要原因。 企業老闆們對於員工的工作時間要求,必須要從「量」改變成「質」,不能再有「沒有功勞,也有苦勞」的思維,更不能以「苦勞」多寡來決定員工的績效。 老闆們也必須學習高科技、與時俱進,提供員工學習的環境、新的工具,接受員工的創意,達到提升員工技能、改善工作內容、公司成長的三贏局面。 老闆們更需要瞭解,客戶的滿意度往往是由「成本最低的因素」決定的。例如航空公司,決定客戶滿意度的前三個因素分別是:空服員的服務態度、飛機餐的品質、空中娛樂的內容,而不是高成本的飛機、航線、班次。例如高檔餐廳,決定客戶滿意度的前三個因素分別是:外場的服務、出餐的速度、食材的品質,...

  2. 2014年8月21日 · 道出這番話的高橋社長在讀完有關金剛組的書籍後,曾將其視為企業長期生存的典範,在公司內部推薦過。 為了探尋夏普陷入經營危機的原因,以及考證該公司創建「千年企業」的重建方向,筆者對金剛組社長刀根健一進行了採訪。

  3. 2016年2月25日 · 有夏普內部人士透露,以社長高橋興三為首,身為夏普正式員工的董事依然繼續支援革新機構方案,支援鴻海方案的主要是來自金融機構的董事。 革新機構的援助效果達1兆日元

  4. 2023年3月25日 · 哈佛大學企管碩士、楊百翰大學博士,國際知名教育訓練機構「富蘭克林柯維公司」(FranklinCovey Co.)共同創辦人。. 《時代》雜誌稱譽柯維為「人類潛能的導師」,並獲選為全美25位最有影響力的人物之一;在領導理論、家庭與人際關係、個人管理等 ...

  5. 2024年2月16日 · 如果你有2個選擇你都想嘗試,但難分高下,那就選短期比較辛苦的那條路。. 年輕時,有3個真正重要的決定: 要住哪裡、跟誰在一起,以及要做什麼。. 我們花很少時間決定要走入哪一段關係;我們花那麼多時間工作,卻花很少時間決定要做哪一種工作 ...

  6. 2022年2月15日 · 68歲林崑海人生際遇傳奇,一手打造擁地產、掌媒體、控政界的海派帝國,身家雄厚,堪稱政商媒三棲的南霸天。. (來源:聯合報資料照片) 撰文者:聯合報/王慧瑛、林保光、徐白櫻、張議晨、林巧璉. 聯合新聞網 2022.02.15. 摘要. 1.三立媒體集團董事長林 ...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