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雲林縣斗南鎮農會田間管理人林文平過去曾是國軍裝甲勁旅的戰車連 連長,駕駛坦克車馳騁沙場,軍旅生涯退伍後投入農業代耕隊擔任「 大佃農」,駕駛曳引機管理超過25公頃的農地。. 他種植管理的越光米、馬鈴薯不但有產銷履歷認證, 還代表斗南鎮農會獲得 ...

    • 老師們口中的「李登輝老師」
    • 羅馬有格拉古,美國有林肯,臺灣有李登輝
    • 李登輝灑下的「麵包屑」
    • 《永遠的農業人:李登輝與臺灣農業》

    許多人認識的李登輝,是透過電視或報紙去形塑出來的形像,常常被刻劃成一名長袖善舞的政治人物。然而在臺大師長們眼裡的李登輝,則是一位兢兢業業的學者,做研究一絲不茍,對於許多臺灣發展議題都有深入的了解,更厲害的是,他總是在想著臺灣未來十年、二十年甚至三四十年將會遇到什麼困難,到時候該用什麼政策來處理,以及學術研究可以如何被用來解決這些難題。 這位「李登輝老師」外表看似文靜,總是在做研究,看數據,與學生研討論文,實際上頗為「激進」,在他眼裡,臺灣存在著不少結構性的沉痾,比方說肥料換穀制度,比方說不合理的關稅制度,總有一天臺灣人要革除掉這些問題,甚至會在課堂上問臺下的學生:如果是你要處理,你會怎麼做?在威權執政者眼裡,有什麼是比「咱們來捲起袖子來改造社會」更為激進的想法嗎? 目前臺灣有關李登輝的傳記已...

    我想先談論一下「體制內的革命」這件事。 古今中外的劇烈社會變遷,往往始自體制外的挑戰者發動的革命,像是法國大革命之於傳統王權,像是1917年布爾什維克建立蘇維埃,像是1949年國共戰爭。也因此,革命、激進這些說法,顯少與「體制內」聯繫在一起。然而回顧臺灣從總統直選以來經歷的劇烈變遷,雖然和平,卻也可謂天翻地覆,臺灣近年來的轉型,除了長年來在體制外的拉力,也有不少來自體制內的推力,臺灣體制內最有名「革命者」,便是李登輝。 事實上,這種來自體制內的「激進」方案,並不少見於歷史,除了臺灣的李登輝,還有羅馬共和國的格拉古兄弟(Gracchi brothers),更近代的有如美國歷史上的林肯。前者臺灣較少人知道,而後者則很少與「激進」兩字扯上關係。而相當特別的是,這些體制內的革命者,常與土地、農業、身...

    《永遠的農業人》詳細地交待了李登輝成長的過程,以及李登輝如何慢慢從體制外走到體制內推動改革。我想用幾篇「李登輝老師」在1970年代發表的英文學術文章,從另一個角度來說明李登輝於當時相當激進的經濟觀點。 在那個言論審查的年代,中文的出版物通常會比較緩和一些。但英文學術作品就不一樣了,英文學術論文不易被當局仔細審查(首先當局有關人員要先讀得懂),作者往往會在裡頭「微言大義」,而像經濟學研究還有統計圖表,這些圖表跟分析指向的結論,便宛如格林童話《糖果屋》裡灑的小石頭或麵包屑,只要細心的閱讀,就有辦法連結回文章中相當激進的主張。 在臺大經濟系出版的《經濟論文叢刊》第二輯,李登輝刊出了三篇文章,當中兩篇以英語寫作,第一篇是獨寫的“Government Interference in Rice Mark...

    在知道李登輝這些「激進觀點」之後,《永遠的農業人》一書,便提供了大量的線索,讓我得以思考這些觀點究竟是從何而來。比方說,李登輝身為農業官僚的工作,要走訪臺灣多數的鄉鎮,這些田野的經驗想必有所影響。李登輝自己的研究指出,臺灣農村在日治時期是有所成長的,但李登輝自己走訪的經歷,根據《永遠的農業人》一書的記載,所見卻是人均貧窮、缺乏建設、毫無公共衛生可言。 像是李登輝在訪視雲林海豐村時,與農民一起吃飯,要面對一桌子蒼蠅,在草屋裡與牲畜同處,甚至吃不起米,然而這些農民的剩餘還要上繳給國家用來拚經濟。書中提到,其他訪問貧困農村的官員,在這種環境用餐,心中頗有疙瘩,但我們不曉得李登輝當時在想什麼,是不是這些情景,這些肉體上的不舒適,這些現實與統計數字的違合感,讓他不斷去思考:究竟是什麼政策與結構導致了眼...

  2. 1949年8月,在共已經輕鬆取下長江下游南京、上海、杭州等城市後,國共內戰的烽火正在廣州城蔓延;自中日戰爭以來即積極介入調停國共衝突的美國政府發表了「 中美關係白皮書 」(正式全名是: ),指稱蔣介石政府應該為國共戰爭中的失敗負最大責任 ...

  3. 其他人也問了

  4. 【寓軍於農】從一把青到農田裡,張政雄用無人機闖出一片天. 農傳媒. 20170213. 還記得金鐘獎電視劇《一把青》裡一幕幕飛行俯衝的生動畫面嗎? 這些全是動控科技有限公司航拍航測經理張政雄的傑作。 張政雄曾經擔任中山科學研究院無人飛機系統工程師與無人飛行載具飛試工程師,離開軍職後經營航空模型及空拍無人飛行載具的業務,除了參與多部電影與電視劇的空拍攝影,最近更積極運用無人多旋翼載具投入農業管理,堪稱是另類歸回田園創業的典範。 張政雄今年四十歲,淡江大學航太工程學系、雲林科技大學電機所畢業,軍旅生涯中除了義務役期間在空軍桃園指揮部服務,退伍後曾任職雷虎科技開發遙控直升機,後來投入國防部軍備局中山科學研究院航空研究所工作,參與銳鳶無人機的開發,是少數具備國內大型軍用無人飛行載具操作證書的專家。

  5. 農委會統計,目前每年缺工達27萬人次,身強體壯的國軍成為屏東縣政府勞工處鎖定對象,今年和國軍退除役官兵輔導委員會(下稱退輔會)開設「專業農民訓練班」職訓課程,課程從5月2日到10月31日,總計830小時,從早上7點一路上課到下午5點,不僅學蔬果生理 ...

  6. 院會通過農保、農退條例修正案 退伍青農將可參加農保、農退儲金. 為協助國軍屆退官兵提前規劃退後職涯,農委會108年11月與國防部合作辦理「國軍屆退官兵退前職訓農事訓練育成專班」。. (圖片來源/農委會). 行政院會今(11)日通過農委會擬具「農民 ...

  7. 1944年美五萬分之一地形圖與現代地圖對照。 美地圖標示淡水養殖試驗場(tansui fishbery experimental station)處不見水池,與1940年停止養殖事業的紀錄相符。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