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先生在疼痛門診時,因為背痛原因不明,顯得疲憊與沮喪,疼痛醫師仔細看過術. 後的影像檢查後,告訴先生其實手術已經有療效,原本的椎間盤突出已經成功被. 減壓,之所以還會痛,應該是「脊椎手術後疼痛症候群」(FBSS)所致,並建議劉. 先生陸續接受「影像導引硬脊膜外注射」以及「脈動式射頻電磁波」(Pulsed RF), 從椎間孔與椎板間注射藥物,把沾黏的組織與神經分離(Adhesiolysis),並且把受. 影響的神經根,利用電磁場,改變神經與疼痛訊號的傳遞(Neuromodulation)。 一個月後,劉先生回診報告背痛改善了七成,但腳麻改善卻不明顯,這回,疼痛醫. 師決定再次進行核磁共振影像檢查,果然發現老化的椎間盤再次突出,影響了神經. 根。

  2. 臨床案例. 40歲先生在去年接受了腰椎手術後,雖然腳麻的情況有所改善,但下背痛的情況依舊,常感覺下背痠軟疼痛,而且不耐久坐,需要定時站立或蹲下緩解疼痛。 接下來的幾個月,手術前的腳麻狀況再度復發。 而經原本手術醫師的詳細診療與影像檢查後,告知暫無第二次手術的需要,也推薦劉先生到疼痛門診尋求治療。

  3. 臨床診斷. 除了臨床症狀主訴外,影醫檢查亦能有效評估脊椎之穩定度,腰椎的正面(anterior-posterior)及側面的X光檢查(lateral view) ,可幫助檢查滑脫的部位及程度,藉由動態X光攝影(Dynamic view)病人之向前傾(彎腰)及向後仰(挺腰)不同姿勢,判斷脊椎在 ...

  4. 自1960年代,禎輝教授草創本院血液科,這位認真無比、誨人不倦的老師同時也發展出全球聞名的「劉氏染色法」,那是個既快速且卓越的細胞染色法,至今仍為本院的血液室及細胞室,甚至國際上很多實驗室所採用。

  5. 由整形外科劉昌杰醫師為病人手術,於2016年11月接受右下顎廣泛切除手術併左小腿腓骨皮瓣顯微重建手術,同時利用3D列印輔助,重建將要被切除的右下顎。

  6. 迷你微創拉皮手術. 有沒有能保有傳統拉皮手術維持效果長,又兼具非侵入式治療組織破壞少、復原時間短的理想拉皮方式呢? 如今另有一種新型的微創手術稱做「迷你拉皮」,是介於傳統大刀手術與非侵入性手術之間,運用內視鏡或小切口手術拉皮,再結合注射針劑如玻尿酸、肉毒桿菌等輔助來改變眉尾、眼尾及法令紋的角度。 藉由上揚的眉、眼尾及法令紋的拉提來達到功效。 另外視情況合併上下眼瞼整形手術讓目光炯炯有神,更能顯現年輕飛揚的樣貌。 如果把拉皮手術比喻成房子重新裝修,非侵入性治療就好像只做外觀的粉刷,而迷你拉皮手術則可一次修復房子內樑柱的問題,包括填補或重建,卻又不似傳統手術般費工,風險小且效果相近。

  7. 疾病簡介. 紅斑性狼瘡(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 ,簡稱SLE)屬於自體免疫疾病,患者臉部常會出現典型的紅斑,也因斑塊形似蝴蝶狀,又稱作「蝴蝶病」。 致病原因至今仍未明確,但與宿主的免疫系統異常產生自體抗體(Autoantibody )攻擊全身細胞有關,患者常有多重器官的問題。 盛行率為每10萬人中就有20~70 人會發病,其中女性的比例約為男性的10倍,且最常發生在青春期至四十多歲的育齡女性身上。 此疾病也受到基因、地理環境等多種因素影響。

  1. 其他人也搜尋了